做为一名数学老师,如果有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samaner


同数学老师,不邀自来!😂

先说一下我自己,我是培训机构的数学老师,带初高中数学。这种问题其实很普遍的。

初中数学倒还好,教过两届后,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压轴题的话,偶尔还是会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的,不过一般压轴题会提前准备一下再给学生讲,前面的基础题很少有被学生问到,可能跟同时带高中有关系吧,我的知识用初中的思想方法可能很难解答,但是用教高中的思维,就比较容易了。所以初中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高中就比较尴尬了,有的时候,高中的一些题目真的是难得变态,我甚至遇到过一个题目,答案都看了30分钟,还是个选择题,才勉强看懂。有的题目考察的真的是让人没有心理准备,虽然做了那么多题,讲了那么多题,但是还是沧海一粟。我没有学过竞赛,偶尔有学生问到竞赛题,我多数时候都解决不了。

我想说的是,有不会的题目是正常的,但是作为老师,还是应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我经常也自己做题,2小时一套,只有自己亲自做题,才能明白学生在做题中遇到的问题。我一般自己做题也就135-148的水平,很少能做到148以上,但是带的学生是有考148或者以上的。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虽然做题越来越多,但是做题速度,思维越来越跟不上了。我觉得老师更多是提供一种方法和做题技巧。遇到不会的也没有关系,和学生探讨,或者虚心地问其他老师都是可以的。

如下图所示:小学数学神题,让我来做的话,如果用初中知识,那我会做辅助线,用扇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圆以及他们的关系来解答。如果用高中知识,我们可以用积分的方法,也能得到答案。如果用小学知识,我只能说,这个题我不会做了。



另一个视角看世界


这位亲爱的老师,你说的这种情况毫无避讳的说,确实遇到,这就是数学老师最尴尬的地方。有个时候,遇到一道题目,确实如你所说,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但是一般来说,多想一下,还是能够做出来,或者和同学一起钻研。

首先,自己摆正心态,有时候遇见很难的数学题,一下子不会做也很正常。有个时候,自己的学生都做出来了,作为老师的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孩子的反应比你快,这也很正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第二,偶尔,遇见特别难特别经典的题目,可以和学校里的数学组老师一起探讨。这个也是必须的,相互多交流多学习,集思广益,总结思路。我们曾经为了一个数学题目,探讨了三天,各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各种方程,各种演算,最后做出来这种成就感,也至于数学才有。

第三、数学和语文有点不同。语文课里,一些常见的字词句,一些文学常识,一些名人传记,如果遇见稍偏的知识,可以查字典,可以查书籍资料。语文的文艺赏析或者作文,只看立意新颖,看叙述描写,看修辞手法,看华丽辞藻,所以基本上不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

数学就不一样,有个时候同学不知道从哪个辅导资料上有一道数学题,题目确实有点难度。但是题目非常经典,出得非常好,所以就会有几个数学老师自发的凑到一起来做。

遇见难题,都想解决它,这是每个数学老师的病。因为,有些数学题目的答案,你是查不到的,只有靠几个老师一起来研究,然后反复验证,证明此题解题思路的正确性。最后把这种题型的规律和思路总结成文档笔记的形式,分发给同学们。

第四、一般来说,数学老师对于大多数题型还是非常熟悉的,遇到的题目还是很容易做出来。如果一个老师连基础的题型都不回做,那就真的尴尬了。

这只是方老师个人粗陋的观点。希望每个同学,打好基础,遇见稍难的题目,独立思考,也要多交流,用心钻研,快速提升自己。感谢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方老师数学课堂。


方老师数学课堂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果有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嗯,这个问题有点尴尬了呢,我是一名培训机构的老师,从事教育行业大概有8年的时间了,在早期时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回答初中学生的问题,这时候来一道高中学生的题目我就会一时转不过弯来。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一开始我会紧张,而越紧张就越答不上来,那么通常我会让学生把题目放在我这边,让他先去完成别的练习,这个时候我会一是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二是找别的老师一起探讨,若是还是没有思路就会借助搜题软件来帮助自己。 长江后浪推前浪,每年我都会遇到拥有很强数学思维的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他们身上有时候我也可以学习到一些东西。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对学生,充分展示你的专业性和态度,学生是感受的到的,他不会因为问你问题你答不上来而从心底对你产生质疑。 希望我的问答能帮助到你。


mathmen的数学课堂


都是数学老师同行,我看到这个题目,我就主动进来回答了,算不上回答问题,我们之间交流一下,互相进步学习吧!

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从一本试题中找到一道题目,在课上做练习的时候问我,我看到题目之后就懵了,看了一小会实在没想出来方法,后来,我就强装着镇定,那这道题拿到讲桌上把题目抄到了黑板上,然后,给学生们说有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大家都看看,今天把这道题作为一个作业回家做一做,看看谁能把这道题做出来。明天上课我们讲一讲,看看谁的方法更好。

下课了,我自己赶紧做一做,请教了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一起做了出来,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问题,我觉得不算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但是在学生面前还是要把老师这一份面子保住,不然,老师的威严就会大大受损。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先找个合适台阶,这不也是体现了连续机智吗。

所以,作为老师的,平时不仅要研究透教材,加强知识的强度,多多研究教学,多想老前辈学习,只有我们自己变得更丰富了,才能让孩子们取之不尽。


小学数学姜老师


首先对于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应该需要加强。

一,课本上所有的例题和习题,了然于胸。

二,各省市的中考试题,99.9%看完题之后,能有大致思路,能够完成。

三,所订阅的辅导资料,上面试题能够完全会做,并能总结相应的解题方法。

四,订阅有关初中数学或初等数学的杂志,了解所在学科别人的研究内容。自己也要有意识的通过别人的研究成果,去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五,对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竞赛试题,进行一定的研究。也就是要多做一点难题。

基本上达到这五点要求之后,学生所问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实在不行,可以下载一个猿题库,作业帮拍照即可获取答案,但尽量少用。


初中数学研究


大多数常规题还是要会的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学生所问的问题应该做到会,否则如何教好学生呢?当然要想做到所有题目都会可能比较有难度,数学题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书本常规题,有考试压轴题、还有奥数题、还有国际数学竞赛题等等;前面几个还好说,像国际数学竞赛题那就不一定能够做出来,因为学校常规教学并不涉及那么多内容;平时学生也不怎么练习,被问到这样的题目,做不出来情有可原的.然而是考试中比较常规的题目做不出来,表示老师要加强专业水平了.

初中几何题本身是难点,需要加强训练

初中几何,特别是涉及到辅助线的题目,难度一般会比较大;一是辅助线的作法可能找不到,二是几何题目变化比较大;此时需要老师们针对性的训练了肯定少不了,还有分析、推理方面还是需要特别加强的;再者就是熟悉你当地中考数学的题型特征,虽然很多地方学的内容一样,但题目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学霸数学



现在的数学,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所以遇到不会的题目很正常。

如果是学生问的:

1.如果你已经经验丰富,是本校学科的带头人,你可以大方地说不会,我再回去想想。或者直接找数学学霸讨论。

这样学生还会佩服你的勇气,说你平易近人,有学习的精神等等一堆好话等着你。

我高中的化学老师就是这样,他一轮教下来因为出色就专教高三了,充分说明在本教化学中他是有话语权的。就是他,遇到不会的题从不避讳。

他立即拿着找学霸去问,接着回来讲:“这是xx给我讲的。”

我们都认为他是最可亲最可敬的老师,不高高在上,实实在在的自己人。因此,我们都很认真刻苦地学化学,男女生都一样,热情高涨。

2.如果尚年轻或者孩子不信任的老师,还是找借口溜掉,接着回去下苦功吧。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各类题都搜出来啃一啃吧。溜了只是缓兵之计,一次两次可以,多了孩子心里就犯嘀咕了,难道……

一定要证实一下,专门找偏题怪题,我就是这样一个学生。

如果是自己遇到的:

可以向其他数学老师请教,大家在一起没准能整个多种方法解题。讨论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手段。

如果是经典题可以让几个拔尖的孩子做做,不要小瞧这些孩子,他们的思维活跃度高,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遇到不会的题怎么办?我爱做题,喜欢被挫的感觉,学生不给我机会,初中的难题少,满满的套路。给我个高中班教教,我会被学生拍死。

遇到不会的题,表明自己也该啃题了。


努丽初彩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首先应该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尽量使不会做的题目变得越来越少,这就需要长时间得磨炼,刷题,刷无数道题目,让自己脑子中有很强大的知识储备。当然,还是会存在有不会的题目的情况,第一时间独立思考,看看之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也就是用类比的思想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回忆总结之前得题目是怎么做的。如果不得法,那就要去请教同事,请教身边的人,毕竟人多力量大,见过的题目也多。肯定会有老师能够解出来。然后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就是总结,总结这道题目的突破口是什么。下次遇到的话一定还要会做。这样也就减少了自己不会的题目的一种类型。慢慢地,自己就会越来越强大。



贾宇飞数学



教师对于个别题目不会做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数学学科,而是在各个学科中都会出现并且是一种正常现象、特别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如果老师任教的是普通班级(本地区常分小班和普通班),对学生所提问题、或对书后课后习题、考试中出现题目不能立即、正确解答并传授这的确是件尴尬的事件,也说明这位老师水平欠佳、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位老师应有自知之明,暂时离开教学岗位,卧薪尝胆恶补一下了。


如果老师任教的是(重点高中)小班这种现象应该是正确且可喜可贺的事,此类班级学生是冲击985院校的,个个是人中蛟龙、实力非凡,并且他们知识面广泛、知识深度、广度、解题速度、发散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绝非一般。老师在此时解题速度等不及学生实属正常,如此时学生还不及老师,说明这些学生没有什么真正实力击985院校了。 老师虽然解题速度甚至出现个别题不会,但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引领学生、把握方向、指明重点。

你同意我的说法吗?


美丽青春您真痘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解题是教学基本功,会解题才能讲题,而解题教学是数学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老师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会解的题,这种题要分情况,第一种是研究类的数学难题,例如七桥问题、四色问题等,与教学工作关联不大,但有助于训练老师自己的数学思维,可当作数学大脑体操进行,这种数学题别说数学老师,专业研究数学的人也未必马上给给出解答,因此,不会很正常,但是要研究,至会做为止。

第二种是教学中的高难度数学题,例如各省市中考、高考数学试卷中最后几道综合题,这类题目思维量大,老师一时出现不会没有关系,多想想,重点把自己的思路记录下来,因为学生也有可能是这样想的,有助于想出来以后给学生分析思路,避免错误的方向,找出正确的解法。可以与同事讨论,也可以百度搜索,无论哪一种,这种题目肯定会进一步讲解有帮助,毕竟数学老师做题也是一种备课。

第三种是普通难度的题,说实话,这样的题目不会做,老师真的要回炉重新学习一下。当然,比起解题速度,部分年纪大的数学老师可能会不如年青老师,甚至不如学生,这也很正常,但速度慢不代表不会,这个要区分开。

最后,数学老师一定要学会使用一些教学软件,例如几何画板,用于研究数学习题很有用,还要利用软件建立自己的题库,方便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