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台地茶,乔木茶,大树茶和古树茶该怎么区分?

邹旺茶行


对于一名普洱茶友来说,当你喝明白生熟、各大品牌的拼配茶后,你可能就会慢慢去常识古树茶。但古树茶、大树茶又是怎么分类的呢?今天特意为你介绍:大树茶、台地茶、古树茶的区别。

(图为寨百年以上古树)

一、古树茶:关于古树茶的认定,在普洱茶圈仍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应该是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但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称为“老树茶”。这些古茶树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不一定都是野生,也可能是古时人工栽培的茶树。这些古茶树病虫害少,不需喷药防治,也不进行修剪、施肥等管理措施,因此产量低,不易采摘,但茶叶内含物丰富,所以当下很受茶友们喜爱。

(西双版纳乔木茶)

二、大树茶:也就是我们说的乔木茶,叶片较大;目前为止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分布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市茶区等地。

(人工种植的 )

三、:也有人称为“灌木”,也就是我们一般常看到的矮茶树种,叶片较小,由于此种茶树是种植在茶农门开垦的台阶似的土地上。台地茶因为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如修剪、施肥、喷药等在台地茶管理过程中很常见。

茶农眼中的大树茶和小树茶

在普洱茶知名的山头或村寨中,当地茶农一般根据茶树的大小,也就是树的高低和主干的粗细来分为大树和小树。通常大树树龄长,鲜叶价格高;小树低矮,树龄较短,鲜叶价格自然相对便宜。当地茶农没有人说什么,是茶友自己的说法。大树茶和小树茶都属于山头茶,但不属于台地茶。

以上就是关于、大树茶、小树茶的基本区分与辨别,希望你看完以后有所收获。更多关于普洱茶的知识,请关注今日头条“说茶网”。


说茶网


这个问题不是一般人分得清楚的,首先做茶的人必须是有良心的人!现在的标准是100年以上的茶树都可以叫古树茶。

我给大家看一下(第一张图)自家茶园里放荒了38年的茶树,如果对外说是120年的茶树也可以,但做茶是下辈子的事!

树下面那些就是台地茶!

第二张就是古树茶!

第三张是通过欧盟认证的台地茶(也叫做有机茶)





一道集品普洱茶


首先,这几个概念是不能类比的。

●台地指的是种植方式,分为有性繁殖(茶果)和无性繁殖(扦插);

●乔木指的是树型,分为大乔木、小乔木、灌木;

●大树古树指的是树龄,除了科研的树,没有哪座茶山上的全部茶树都检测过树龄。

另外,普洱茶制作中,有一个技术活叫“拼配”,为的就是按照不同比例配伍出综合性俱佳的茶品,比如7542这类茶。

一款好的茶品,是多方原因造就的,原料、工艺、仓储,冲泡,缺一不可,只单单用原料来说茶品好坏,太片面。

如何辨别

●茶园茶(台地)一般都是大厂自有的,例如:大渡岗

●乔木和灌木在茶山用眼睛看就能区分,成品茶的滋味口感区分,需要长期的饮茶习惯结合专业知识才行

●古树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自201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界定保护范围和对象:即自治州行政区域内野生型茶树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口感滋味区分同上一条。


日常无常


台地茶

指那些成片种植、人工矮化、精工管理的现代茶园茶。首先野生茶大多较原始,嫰叶无毛或少毛;其次,野生茶毛茶大多为墨绿色;第三,野生茶大多带有浓重的野生茶特有的腥味。这三点是它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和栽培型茶最重要的区别。但也可能因密植而虫害略多。台地茶苦涩味比较重,香气高锐,口感刺激性强。

乔木茶(也称大树茶)

是指原料采用树形高大、乔木形状的大叶种茶树产的鲜叶制作的普洱茶。乔木型茶树要么是古茶树,要么是野生茶,茶农要攀爬上树去采摘。乔木古树茶苦涩味较低,汤色醇厚,回甘好,耐储存,口感协调,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好的滋味。

古树茶

指那些由古人栽培的前人人工优化或选育的茶树,现在往往指那些不打药、不施肥、不锄草、不修剪的野放茶树。古茶园里的古茶树因为不施化肥农药,所处深山老林又没有工业污染,因而鲜叶制作的普洱茶备受推崇。而历史上,因为古茶园产量偏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曾被荒芜遗弃,现在人们认识到它的宝贵价值,这些曾被荒芜的茶园已经身价倍增。

如何品味台地茶和古树茶

很多朋友选茶一直处在一个误区,总是喜欢闻一闻,看一看,就开始发表意见,这样的人一定是相当初级外行,请大家记得普洱茶是用来喝的,那最准确的“辨别普洱茶内含物质”是否高的方法就只有一个,就是“品”;

六味两性:意为六味“香韵、茶汤的甜度、汤水的粘稠度、回甘生津、苦涩、喉韵”;两性:“持续性、稳定性”;其中六味中最重要的三大关键的就是“香韵、茶汤粘稠度、喉韵”。

有朋友问:为什么不施肥、不拼配、不修剪的易武台地茶没有密香呢?因为他摄取的是浅层的养分,土壤结构中含独特性的矿物质成分一般均在土壤深层。

还有人提出,为什么不拼配古树茶呢?为什么要拼配呢?台地茶内质不足,喝的人多是因为其一是人们还不了解他的品质,其二是因为他价格低,属大众消费;而古树茶可以上升品味的高度,资源稀少,能品者少数人也,品的就是他的内含饱满丰富及其地域性的风貌特征,古树茶还需要在拼配吗?从古至今,拼配的出现是因为各山种植的台地茶都有滋味不饱满,内质差的问题,但各山的滋味均有互补优势,所以才将各山的茶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拼配,使其互补提升滋味,降低原料成本,但不管怎么拼配均只能拼配得到基本口感的达标,决不可能拼出地域的风貌特征。

甜度:此种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能把回甘混为一谈,但其甜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既能领略,新茶客很难品出,甜度也是鉴别好坏之处,但不是关键,只能大家慢慢修炼。

茶汤内质:茶汤是鉴别内质丰富度关键二;台地茶茶汤内质不足所以表现为黄绿色,茶汤淡薄如水,喝进口中还会有烫嘴的感觉,这个感觉您可以仔细尝试,古树茶内质饱满,一样的热度,喝入口中,烫嘴的感觉区别很大,尝试一下吧,相信您会收获不少;古树茶茶汤均为蜜黄色,色泽明亮,而且这是当年早春茶的表现,注:茶汤粘稠度的鉴别请勿一点点茶汤喝入口中,就来判断,应该将茶汤稍试大口一些喝入口中,在口中迂回一周在咽下,一能感受其茶汤粘度,二能感受茶汤厚实饱满度及其顺滑感。

回甘生津:回甘和生津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

苦涩: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但表现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1、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此时这种原性就体现的尤为突出;2、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在台地茶仅能吸收的浅层土壤里碱性加强,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根据这两点原因可以告诉大家,苦涩绝对不是茶气,也不是说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还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成茶这些均为错误观点,苦涩是原性,也可说成是茶的缺点;谈到此处,在教大家一招实用性的鉴别方法,您在喝茶是留出一杯茶汤,冷却之后来喝,内质不足的台地茶您只能喝到一口仅有极重苦涩味的茶汤,而古树茶放冷之后喝虽苦涩也会加重,但他的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还在,这就是内质丰富茶性稳定的表现。

喉韵:喉韵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之三,也是非常之重要,一般台地茶是很少有的,有也是很快散去;喉韵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凉舒适感,此感会使您呼吸都尤为的顺畅,舒爽度较高,还有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产生错觉,怎么我的喉部也能尝到甘甜,香韵;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时,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台地茶内质不足所以还没有累加就已经释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韵,这种喉韵古树茶在喝完茶后均能持续20-30分钟之久,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足。

持续性:可以简单都说成是茶的耐泡度,但一定得注意,生茶的投茶量一定是8克,而且要精确称重,泡法要标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盖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泡茶时采用矿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后保持小沸腾的状态,一般我们采取电磁炉或光波炉烧水,可以保持持续沸腾,每泡开汤时间10秒即可,冲水下去时不用直冲其杯中茶叶,应顺盖碗边缘均匀环绕慢慢加水,然后10秒左右后出汤,这样标准的泡法您就能客观能鉴别出6项滋味的各项再每一泡汤水中的持续度,在品饮时,如果发现其中一项滋味在任意一泡发生减弱时,就证明此茶的持续度就只有到达于此,台地茶一般6泡之后就会开始减弱,古树茶都能持续至8-10泡以上,较好者能持续至12泡以上,所以千万不要说您买的茶能泡20几泡,20几泡您喝到的是茶的回甘,生津感觉,而且泡法不标准时,只要把茶量多头,水煮沸后停止加温,能泡的更久,那都是茶店忽悠茶客专用之术;持续性决定了茶的稳定性,持续性越久,稳定性越高。


中医生物电理疗养生馆


没有一万以上都是忽悠



刘金水茶王


就分台地茶和乔木茶,乔木茶分大小树。如果只是喝茶,不要计较那么多,口感好,性价比高就是好的口粮茶!大树小树,班章冰岛那得一点点慢慢积累!


追风少年0426


普洱茶在茶山只分抬地,小树,大树。没有那么多细分。


知止


找到适合自己的口感,不管台地茶,大树小树都有人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