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佩瑜?

一生一世我爱你誓爱生世


如果不是因为郭德纲和张云雷,真不知道京剧还有年轻人愿意买票取看;如果不是因为王佩瑜,真不知道京剧演员原来也有综艺型人才,对京剧也才有稍微深入认识。看了《吐槽大会》第四季以及《跨界歌王》中王佩瑜的表现,不得不对这位“王老板”刮目相看。

王佩瑜是京剧余派(余叔岩)第四代传人,素有“梨园小冬皇”美誉,也是京剧界少有的“坤生”(女老生)名角。“冬皇”何许人?孟小冬,也是京剧女老生,民国时期风靡九城的红角,比肩当时京剧界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故被观众尊称为“冬皇”。也是梅兰芳大师曾经的知音,同台合作多次而互生爱慕,但终因一场变故而未能成眷属。

少年即成名的王佩瑜,演艺成长生涯一路顺遂,18岁时便与70岁高龄的京剧名家谭元寿合演《失空斩》而跻身“京剧名家”行列。在电影《梅兰芳》中为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音,与梅葆玖的配音梅兰芳一起,重现了历史佳话“梅孟之好”。

有网友评价,这些年王佩瑜的京剧表演技巧和腔调明显退步许多,这个只有京剧票友才能有体会,外行只能看热闹。但从王佩瑜这些年为宣传京剧而做出的各种努力,利用自己的名气推广京剧、让更多观众了解、接受并喜欢京剧,这对于“国粹”来说就是功德无量之事。

有人说王佩瑜是利用京剧炒作自己,其实确切说是王佩瑜用自己炒作京剧、培育京剧观众群体。在快速消费的现代社会,有人是通过作品进而了解演员,但更多人是通过演员才会去了解艺术,这也就是王佩瑜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致力于通过综艺节目宣传京剧的缘故。

也许,王佩瑜成不了“孟小冬”第二,成不了余派大师级名角,但能通过自己个人魅力和艺术展示,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花钱看京剧,其意义不亚于郭德纲让相声艺术起死回生之功劳。


岑詮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有不少京剧的戏迷,因为通过王佩瑜的表演艺术而了解并爱上京剧。

虽然王佩瑜的水准比不上一些余派大牛,但是她在年轻一代里(原谅我用了年轻),算是水平很高的了,要说京剧名家,也算得上。

作为这一代京剧演员,王佩瑜始终坚持唱传统剧目,力求把传统剧目的经典角色,以最生动的形象展现给戏迷,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虽然我平时主张着创新,但是戏曲艺术中的经典剧目还是不能抛弃。

近些年她参加的综艺较多,什么《奇葩说》、《吐槽大会》之类的,关于这点京剧界的争议很大,倒是始料未及的,但是我认为,京剧演员去做个人魅力,以偶像派演员呈现在大众面前,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现在的演艺圈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大多数是通过作品了解演员,现在大多数是通过演员来了解作品,可能时代的节奏太快,已经容不得人们细挑慢选,逐个去甄别最好的演员。

王佩瑜参加许多综艺节目,其实收益最大的是京剧,因为她基本上是以宣传京剧为主的,我很欣赏这样的做法,毕竟现在京剧界,除了有限的戏迷之外,对外界可谓是万马齐喑,不了解戏曲的人,谁关心京剧发展的如何呢?

京剧以及其他各种剧目,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欠宣传,很多演出、名角儿等方面,都是靠戏迷口口相传,在这个娱乐明星满天飞的时代,没有宣传,没有广告,光靠戏迷爱好者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王佩瑜或者可以成为综艺性京剧艺人,我认为这样很好,甚至我还觉得,那些青年艺人们全都综艺化好了,因为这也不失为振兴京剧的一种好方法。


魏青衣


王珮瑜,首先她的京剧唱功大约是没毛病的,不然也不会有综艺节目请她当嘉宾。但她走红主要是她在娱乐节目中那身帅气的中性打扮引人注意。如今捧人的主力军是青少年,但我不信他们看得懂京剧。

王珮瑜责任心也没毛病,虽自称不是当老师的料,但靠自身人气在为京剧传承做宣传,可惜她到大学开讲座,来听的学生在接受娱乐记者采访时说“不会学京戏,只喜欢看她说话”。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化学女老师,人气很旺,长得好看,短发有男儿英气。上课爱打手势比划。很多女生喜欢她的气质,喜欢她的手势。我倒是讨厌她,觉得她拿腔拿调的,而且我发现喜欢她的学生中没几个化学成绩好的。

所以说王珮瑜现象只是个人崇拜,不是京剧繁荣。就像青春版《牡丹亭》,也就一阵风。我前年在苏州昆曲研究所也没见几个年轻人,都是老人在那里哼哼。

不过王珮瑜这个人,如我开头所说,并不是花架子,至少带动观众看看京剧,哪怕是看热闹。这热闹中带来些商机、生机也是好的。我常说她就是当代孟小冬。有趣的是她说前世可能是某大人物的妾,看来也自比孟小冬了。



王玲燕王玲燕


这么说吧,笔者通过媒体认识王珮瑜先生之后,才渐渐又喜欢上了京剧,这就是笔者对于瑜老板的最为中肯的评价,至于为什么在喜欢之前,加上个“又”字呢?

因为,笔者小时候,特别爱听京剧,别的孩子都在外面跳砖头,玩画片,我就守着电视,一有什么吚吚哑哑的节目,我就瞪大眼睛看。



可是,八零年代的人,或许都知道,我们那时候,背负的东西太多了,现在都说八零一代,除了几位性格独立的,逃离了传统教育禁锢框架的,另类小说作家,算是成功人士了,除此以外,几乎绝大多数的八零人,都遵循着学习,高考,工作,娶妻,生子,这么一个套路。

所以,童年对于京剧、越剧、黄梅戏这些传统戏曲的些许爱好,便被无休止的作业,课程给抹杀掉了。

而现如今,经历了社会上几乎所有的污浊沉流,熏陶侵染之后,笔者能够再次拿出抽烟、喝酒、打牌、撸串(都是玩笑话,笔者一样不喜爱,但我想,大多数喜欢瑜老板的小伙伴,应该至少好那么两样吧!)的宝贵时间,来听瑜老板几出戏,足以说明了王珮瑜的影响力了。



诚然,比起梅、程、荀、尚的老祖,瑜老板绝对不算是开天辟地,也可能不太入资深戏迷的法眼,毕竟老生的行当,如同武生一般,不比旦角那么受众,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观点,传统文化底蕴却都是一样的,瑜老板把她那骨子里的传统曲艺气质 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一众曾经对戏曲不感冒的看客,也成了瑜老板的拥趸,这便是王珮瑜的个人魅力,与价值的体现。

郭德纲曾经说过一句话,要想让京剧红起来,越剧站起来,得让一批八九十岁的老人家退下去,一大帮十八九,二十啷当岁的大姑娘,小伙子走出来,这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甭管郭老板的语调,是否是一个商家的口吻,但他说的绝对是一个事实……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


关于王珮瑜,个人还是很喜欢的,说来她是我关注的第一个京剧人。


也正是因为她,我突然发现,原来京剧在唱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招架)。她让我对京剧的哼唱(不好意思,我还处在哼唱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兴趣,也同时让我有了以往从没有过的大胆尝试。

对于专业上的东西,我当然不知道她现在是哪种程度,只知道她是余派老生唱腔,上了妆一亮相,一个活脱脱的老生身段,这卸了妆走到人前却又是个稳重干练的京剧传承人。

有人说不喜欢她上各种综艺,总觉得京剧属于传统,就不应该搞这么多花哨的东西,或者说不应该参合在流行元素中,各种秀。但是我却不这么想。

个人觉得越是传统的东西就越应该跨越固有的屏障,展现在我们大众的眼前,作为传承人之一的王珮瑜,她或许不是专业上的顶尖人物,但是在传承,或者说传播上她做到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京剧,知道老生这一行当,也更让很多从前不敢张口唱京剧的人,有了足够的信心或者说的兴趣去哼唱那么一两句。


无论是京剧还是其他的戏种,亦或者说是其他的任何传统的技艺,都需要得到年轻人的认识、认可,因为传承下去靠的就是接下来比他们老一辈(当然她还很年轻)更年轻的人们,或者说是年轻人的孩子们。

所以说,王珮瑜作为京剧的传承人,在传唱这个事情上,她做的真的是很不错的,而且也不顾有些人的嘲讽,一直致力于京剧的传播,不管是否有个人作秀的痕迹,也不管她是不是真心为了戏曲,至少在让大家都了解并喜欢上唱京剧这个事情上,她确实也是功不可没的。

我喜欢她的舞台,当然我想也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她的舞台。所以希望她能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进,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京剧人。


梦归秦淮


如果想说王佩瑜这个京剧演员或者说角儿,得从京剧这个行业来说起。

传统曲艺的没落其实是有目共睹的,原因无非是新兴的各种新媒体所带来的娱乐活动的丰富,冲击了传统曲艺这一块。一场好莱坞电影和一台大戏摆在你面前,大多数80、90乃至00后会更欣赏哪个呢?

郭德纲先生提过一句京韵大鼓所面临的尴尬,最年轻的名家70多岁了……你圈不下新的观众,20多岁的年轻人不会看着一个老太太唱几十分钟大鼓还坐的住的。

所以,传统曲艺的二次繁荣需要自己去培养观众,用不同的方式去让人注意到这门艺术。王佩瑜老师算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让自己成为一个偶像型的京剧演员,出席各种选秀节目。出场永远一身长衫,多年苦练的基本功,无论是身段还是气质都很招年轻人喜欢。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也不是因为京剧,而是和杨宗纬合唱的《凉凉》。

以偶像身份出名,立马会招来一批“装X粉”,可能这些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管王佩瑜老师叫“瑜老板”,立马就跟着叫起来,后来会向各路朋友装X,然后知名度就这么一点点高了起来,然后有了噱头,有了名头,才有搞头…

最后,如果说王佩瑜老师是中国第一老生,可能诸多朋友不服。但是如果说,王佩瑜是第一个走上综艺舞台,顺应时代,培养观众的偶像型京剧演员,当之无愧。


HBKbean


本来很不错。给自己加的东西太多,审美疲劳。什么传人,大师,推广人。什么小冬,大咖,第一人。只做王佩瑜好了。郭德纲就是郭德纲,王佩瑜就是王佩瑜,说好了就有人听,唱好了就有人听。


先这样吧先这样吧


王珮瑜年纪不大。但她资格觉很老道!他追求是传统的作派,并非现代。他每次参加的,所有的综艺节目。都是穿着长衫。从没一次现代的打扮。说明她的骨子里。已经融入了。浓浓的京剧元素。

我对,国粹京剧。不是很在行。只是一个非常喜欢,听,喜欢看的一个普通观众。但是,我很欣赏她的唱腔。他除了自身的嗓音条件外,主要一点还是他,唱得字正腔圆。表情有板有眼。 她的动作眼神,一招一式。都很到位。一点没有女人的痕迹。这就是她表演的绝妙之处。希望他永葆艺术之春。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老佛爷209652674


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瑜老板,是北京卫视的跨界歌手。之前不知道她是唱京剧的,只感觉她一袭长衫,书生气很浓,跟一般的女子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气质,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听她的唱,和传统京剧感觉也不一样,传统中透着现代的气息,让人更愿意听这样的演唱!


李静598


唱戏和唱歌的不同是,唱戏不是人人可以啊唱,但唱歌确实基本人人可以。

会唱戏的唱个歌不是和玩一样。

小沈阳,张云雷,都说唱功了得,也是得益于有唱戏的底子。可是真的和唱戏的比又差一截,但是糊糊听惯流量小生的妹子也是绰绰有余了。毕竟唱歌的那些号称专业的真的太次了……

唱的好了多了,平台不行也是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