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小学生弑母后,他的父亲说:孩子太小,不懂事,对此你怎么看?

嘉应居士


《12岁男孩弑母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不容忽视!弑母男孩父亲回应》

《12岁弑母男孩被送长沙管束教育3年,是在长沙的这一所学校?》

《12岁弑母男孩的作文曝光,揭露男孩因何走向深渊!》


《12岁男孩弑母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不容忽视!弑母男孩父亲回应》

近日,在12岁弑母男孩被释放后,男孩的父亲在记者的采访下做出了回应。

据报道,男孩的父亲表示,自己长期在外地打工,与家人一年就见几次面,有时就通过电话联系一下。男孩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自己很少管教。

而对于男孩的教育问题,男孩父亲本来是想让男孩回原校读书,但是受到其他学生家长的反对,于是就寻求政府的帮助。

目前政府方面正与学校协调,暂定是将男孩单独安置在其他地方,派学校的老师给男孩单独补课。

12岁男孩弑母案到目前为止大致是告一段落。

而对于12岁男孩为什么会有弑母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很多人都归咎于要么是男孩的天性如此,要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但是,12岁男孩弑母的原因真的就是如此吗?

天性如此

比如男孩在弑母后的冷静、撒谎以及麻木,让很多人认为男孩是天生的反社会型人格,很多人甚至表示此人留不得。

留得留不得那是法律问题,是另一回事。但是与男孩素无交集的吃瓜群众,就凭男孩一时的表现,就可以轻易断定男孩这是天生的人格问题吗?

就像很多抑郁症患者,即使在熟人看来可能都觉得对方比一般人还乐观开朗,又有谁能想到这些患者抑郁症发作时所受的折磨,甚至会选择自寻短见呢?

不管是医学还是普通的生活常识,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同样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原因引起的。

比如同样是咳嗽,就分为外感型和内伤型咳嗽,外感型咳嗽还分为风寒、风热、风燥。同样是肚子痛,有可能是受寒,有可能是食物中毒,甚至有可能是看到别人肚子痛自己也感觉痛的群体性癔症。

群体性癔症:比如很多人在同一桌吃饭,突然有一个人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其他人即使没有吃过该食物,也会出现相似症状。而原因往往只是心理的恐惧造成的心理问题。

因此并不能单从男孩一时的表现就判定其内心完全没有波动,也不能因此判定男孩就是天生的问题儿童。

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男孩父亲对其家庭情况作出描述后,又有很多人认为男孩弑母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比如男孩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很少管教孩子。

但是没有管教不等于教坏孩子,一不管是加零还是减零还是等于一,反而方式不对的教育还不如没有教育,对有些孩子来说,放养甚至更好。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家庭教育是绝对重要的,但据一些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确实有影响,但影响并没有众人想象中大。反而是孩子所处的社区环境以及同龄人群体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比如青少年吸烟与其父母是否吸烟整体来说并没有正向关系,甚至一些案例中父母吸烟反而会让孩子更厌恶吸烟。

这还要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双方关系好,则孩子相对更容易模仿父母;双方关系不好,则孩子相对更容易排斥父母(即叛逆)。

你们回想一下,自己的一些(有益或不良)行为,大多都是从谁那里学来并养成习惯的?(包括青少年时期和步入社会后)

还有一个对少年犯罪和中学生辍学率的研究表明,那些家庭环境不好但社区环境好的孩子,往往比那些虽然家庭环境好但社区环境糟糕的孩子更有出息。

所以,当大家都在探究12岁男孩弑母背后的社会原因时,不能只抓住男孩的家庭因素不放。同样也要思考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又对男孩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男孩的社交圈又对男孩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确实重要,但并不是说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结于“缺少家教”。

12岁男孩弑母是一个悲剧性的结果,其可能是男孩天性、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社区环境、校园环境、校园教育、社交圈子等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而男孩,则是在该情境下的一个执行者。

而如今,男孩又要何去何从呢?

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趋势,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男孩弑母后,由于其年龄只有12岁,既没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也没达到进入少管所的年龄,因此只好释放回家。

而对于男孩来说,即使他犯下了如此罪行,但继续接受教育依然是男孩以及社会最好的选择,同时这也是男孩的权利。

然而网络上却存在这么一些言论,还受到了广泛赞同。

这些言论不仅认为孩子不该接受教育,甚至还谴责想让男孩继续读书的男孩父亲。难道这些人是认为让这个男孩直接流入社会更好,还是说想自己亲自动手亦或是蛊惑他人去动用私刑?

之前虽然有新闻报道“男孩想返校读书,遭到其他学生家长的抵制”,但是,其他学生家长抵制的是该男孩未经过任何惩罚和矫正,就回到学校继续上学,会给其他学生带来潜在的风险,而不是抵制男孩继续接受教育。

虽然目前学校已经安排老师给男孩补课,但正如男孩奶奶所担心的,这种补课恐难以长久。

在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呈现低龄化,男孩弑母一案对于社会来说,不应只当做个案处理,更应该借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既不能让犯罪的未成年人得不到应有的惩戒矫正,也不能让犯罪的未成年人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机会。



《12岁弑母男孩被送长沙管束教育3年,是在长沙的这一所学校?》

最新消息,据媒体报道,弑母男孩的爷爷奶奶在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男孩已被送往湖南长沙的一家机构接受为期三年的管束教育。

虽然男孩的爷爷奶奶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一家机构,不过如果是正规机构的话,那么就应该是少管所了。

我查了一下,湖南长沙只有一所少管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始建于1984年,次年开始收押少年犯。并于2004年更名为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受湖南省监狱管理局管辖。

据法治湖南网的新闻,湖南未成年犯管教所于2016年初推动了收押结构转型升级,并开始收押女犯。同时湖南未管所还有一所针对未成年犯进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专职学校,叫华新学校。未成年犯在此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可以参加中考。(很多省份现在都有针对未成年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

因此,男孩很有可能就在这一所学校内就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只希望男孩不要在未管所内虚度三年。

如今对男孩再多的谴责和谩骂也没什么意义。只希望各方引以为鉴,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方式、社会结构等等。让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教育。


《12岁弑母男孩的作文曝光,揭露男孩因何走向深渊!》

据最新消息,12岁弑母男孩目前已经被送往长沙的一所机构接受为期3年的管束教育。(具体见文末链接《12岁弑母男孩被送长沙管束教育3年,是在长沙的这一所学校?》)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在男孩的爷爷家中,看到了男孩五年级时写的作文(男孩今年六年级)。

作文的主题是“爸爸,我想对您说”,这是多年来小学作文的常见主题之一。

男孩在作文中详细记录了男孩脑海中深刻的一幕,“我一想起自己在家的哪一天,泪水就糊了双眼

那是一家人一起吃晚饭的一天,在晚饭过后,男孩的母亲去上夜班,临走的时候特别交代男孩的父亲,“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

男孩的父亲对此似乎并不高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而当男孩的父亲接到麻友“三缺一”的电话时,“脸上满是笑容,三两口把饭吃完了,把碗筷一扔”,让男孩洗碗。

这并不是男孩父亲第一次离开男孩出门打麻将,而是一个常年累月的习惯性行为。以至于男孩对这个“三缺一”的电话都有着异样的感觉,

“电话里传来领我厌恶的声音,那时候我恨不得把电线剪短,恨不得把电话砸碎。”

而这一次,男孩出声请求父亲:“爸爸,妈妈不在家,您就别出去了,就这一次。”

然而男孩的父亲,却放下脸说:“小孩子懂什么!”

当天晚上,男孩的父亲出门两次,而将男孩独自留在家中。(应该还有男孩一岁的弟弟)

作文的最后,男孩写道,“爸爸我想对您说,‘您少打麻将吧!我失去的爱太少了。’”(注:原意应为,失去的爱太多了或得到的爱太少了)

12岁男孩弑母一案,很多人都称男孩是一个天生的冷血恶魔。然而,并没有什么天生的好人亦或是天生的坏人,一个人的善恶更多都是受到其生活经历的影响而一点一点地转化而来,年龄越大,先天的因素影响越小,后天的因素影响越大。

男孩的这篇作文,并不是男孩家庭矛盾的开始,而是男孩家庭矛盾的爆发。一个由于工作不得不在晚上离家工作的母亲,一个为了打麻将不顾孩子挽留而出门的父亲。一个11岁的男孩带着一个1岁的弟弟,会对男孩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男孩的父亲看来,”小孩子懂什么?”然而,小孩子其实什么都懂,反而真正不懂的是男孩的父亲啊……

很多人也许有个疑问,冤有头债有主,男孩对父亲不满,为什么会去弑母?

或许对男孩来说,父亲的爱太轻,而母亲的爱太重吧……

小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与成年人不同,而且更加敏感、脆弱。男孩写那篇作文的时候,心理状况应该已经处于深渊的边缘。

在那之后,男孩的父亲因债务问题出远门打工,对男孩的管教基本上都是靠男孩的母亲。

此时男孩的心性已经改变,可以说是提前进入了叛逆期。

虽然男孩在作文中抱怨的是父亲的行为,但不代表男孩就满意母亲的行为。父亲在男孩生活中的淡化和缺失,凸显了母亲在男孩生活中管教和影响。

而对于一个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父母不恰当的管教不仅会造成情感上的疏离,更会遭致孩子的怨愤。

而男孩父亲的远在他乡,使得男孩将双份的怨愤全部都倾泻于母亲身上。

12岁男孩弑母,你很难说男孩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早有此心。

男孩冷血吗?是的。

男孩天生就冷血吗?并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在这过程中又有谁听到男孩内心那无数个“为什么”的呐喊呢?

而同时在各地又有多少孩子的呐喊被人忽视了呢?

有人说,类似的家庭千千万,为何只有这个男孩会弑母?还不都是天生的。

的确, 每个人的天性各有不同,对事物理解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但这只是众多因素中一部分;即使是家庭教育,也同样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部分。

在天性和家庭教育以外,还有众多的因素会对一个人造成影响。

这就像门上的锁,即使你不锁门,也有好人不会进你家门顺手牵羊;而即使你锁了门,也同样有坏人会撬锁入室盗窃。

如果世上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你又何必锁门呢?

而锁门,却可以避免那些可好可坏之人一步踏错变成坏人。

同样,如果世上只有天生的天使和恶魔之分,那又何需教育、道德以及法律呢?

对于这起案件,社会要反思的就是这扇门要怎么锁……

本文作者【out-man】,发表于公众/微博号【相遇体验GO】,转载请留言。


相遇体验GO


“虎毒不食子"。12岁小学生弑母后,他父亲说出“孩子大小,不懂事”这句话,从人之常情这个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亲情。一个人结婚生子后,肯定会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不管这个孩子成器与否,也不管这个孩子犯下了多大的罪。在父母的心里,始终是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的。虽然,杀害他老婆的凶手就是儿子,但他能把失去妻子的痛和对凶手的恨转嫁到儿子的身上吗?他显然是做不到的,他只能在这痛苦的煎熬中,以孩子大小,还不懂事的理由来强迫自已去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了。

也许,面对此事,他更多的悔恨和责备的是他自己:要是自已不去外面打工;要是全家能一直呆在一起,共同陪伴孩子在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共同亨受一家老小生活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但是,这个社会允许吗?这个家庭允许吗?

一个为了生存不得不长年在外打工的男人;一个面对妻子被自已的儿子杀害的巨大悲痛之中的丈夫;一个背负着强大社会舆论的谴责却对儿子恨不起来的父亲;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妻子离去、还带个问题孩子的家中顶梁柱;又叫他怎么去面对和度过接下来的人生,他还能杀了孩子不成?显然是不能的!

虽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但是,在这个社会中,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错吗?这可能才是值得人们去反思的问题吧!


知足常乐1284922


看看这两个孩子小吗?不想在多说什么~



犇72853936


12岁小学生弑杀母后,他的父亲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对此你怎么看?

这位父亲还没理解:"子不孝,父子过",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可悲啊!他杀的可是你的妻子,难道一点也不心疼自己的妻子吗?自己的妻子死能瞑目吗?你可以不念夫妻之情,更不知你将如何去面对自己岳父母他们?

一个十二岁少年,在家抽烟被其母亲发现,母亲加以训斥、管教,于是对自己亲生母亲生存怨恨,竞然挥起菜刀残忍地砍杀亲生母亲,"可是连砍二十多刀",如此这般的胆大、心狠,他的行为也超过了一个小孩子作为……同样是父母生养的孩子,记得前几天网上有报道:湖南一8岁女孩生病,因无钱治病,自拔氧气离世!临终前对父母连说三声"谢谢"!这么比较,真是天壤之别……,


一个十二岁孩子弑杀母后,自己居然模仿母亲口吻给老师请假……他的心态这么淡定,恐怕不是一些常人能做到的……

并网上有报道:由于年龄不够十四周岁,警方只好将他无罪被释放时称,"我杀的又不是别人,学校不能不要我"。说明他根本没有悔意之心……


家人平安147354958


我敢断言!这种孩子改造不好!长大后还会杀人!最后以枪决告终!


手机用户51182648500


“这个杀手有点冷”一来冷静,二来冷漠,三来冷血。说12岁的他有点冷是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对亲生母亲砍了20多刀,将冷漠和冷血发挥到了极致!事后还能坦然自若,像事情没发生一样,确实很冷静,作为成年人的我自愧不如。12岁小学生弑母后,他的父亲说:孩子太小,不懂事,完全是一种袒子心切,不负责任的做法。你的妻子只有34岁,被12岁的儿子无情杀害。她很老吗?冷静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一个34岁的女人正值年轻,能被12岁的孩子杀害,说明你的孩子比34岁的女人力气大,比34岁的女人强,他拿起刀能杀死人,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孩子了。而作为丈夫,你的冷漠证明了你的态度。你以为妻子死了,你还能再娶上老婆吗?

《三字经》里有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子不教父之过”,作为一个父亲,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终将让孩子犯下大错,还不悔改,还在一味的袒护孩子,这个父亲三观人品和教育方式都存在问题。这孩子释放后由这样的家长监管,能教育好吗?另外,作为丈夫,你也不称职,你说的话,让一个旁人听了都寒心,表现的没有一点夫妻情分可言,俗话说的好,“一日夫妻百日恩”,十几年的夫妻感情只是一个大笑话,怎么能说一句孩子太小,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带过呢?难道你妻子很老吗?她只有34岁,含恨而死,太可怜了!这个女人不是病死的,也不是出意外而死的,而是被自己12岁的儿子杀死的,这是事实,无法篡改。如果她没有结婚,还在享受青春呢。孔融四岁知道让梨,甘罗12岁当宰相,而你的儿子12岁杀了母亲,难道不够讽刺吗?难道孩子的所作所为和你这个父亲的教育方式就没有一点关系吗?

古今中外,只要出了人命都是大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孩子的性格塑造要从小培养教育,这个孩子的冷漠无情和这个父亲的关系很大,和这个家庭关系也很大,值得反思。孩子犯下了天大的错误,一般父亲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这个父亲仅一句:孩子太小,不懂事,就一笔带过,是在袒护孩子,推卸责任,教育理念和方式严重脱轨。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有违伦理,属于大逆不道,社会影响很大,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要以为孩子还小,释放了,就没事了。现在只是暂时不受刑事处罚,杀了人法律终将有一天会追究责任的。


红良育儿


看罢十二岁男童弑母的消息十分震惊,尤为震惊的是,男童的父亲事后竟说出“孩子还小,不懂事……”的袒护之词,让人情何以堪!你对你年轻的妻子难道竟一点痛惜之情都没有?你的孩子已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冷血动物你还在护犊子?这一切难道不是你这个一家之主的责任?就这么轻描淡写的不了了之了?悲哉哀哉!难怪你的孩子杀了他妈妈后还会那么与年龄不相符的冷静,这与你的冷血何其相似!子不教,父之过。虽然法律上不能判你什么罪,但你必将永远受到良心的谴责与惩罚!





于会永


12岁孩子杀母,不是社会原因,也不是学校教育,是典型的家教出了问题。

12月12日,湖南12岁学生吴某,因抽烟被母亲打,继而提刀砍死母亲。

因未达到成年人处罚年龄,当地公安已释放,让家长接回监管。

看到孩子如此冷血,自己犯错,不让母亲管教,砍死母亲,让人心痛。

12岁学生杀母后,他的父亲说:孩子还小,不懂事。

这位父亲太不称职了,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

杀死自己的老婆都熟视无视,这父亲是干什么的?

不懂事,就该杀死母亲,懂事了连父亲也敢杀。

子不教父之过,说得一点也假。自己孩子犯下如此大错,你不管教,让孩子懂得错在那里。

还替孩子说情,什么叫不懂事,多大就懂事。难道杀死父亲才懂事?

这位父亲可悲又可叹,叫人痛不进心里。

愿天下父母,以此为镜,教育好自己的儿女。

莫让悲剧再发生!





用户zmj情感嘚啵嘚


狗急跳墙,人急上房。

母亲轴,孩子也轴,就会出事。有的母亲心理焦虑,不理性,不讲道理。

几年前,遇到过一事。礼拜五周末,读初二的儿子放学回家,吃了晚饭想玩,母亲一定要孩子立刻、马上做作业,不听。母亲就打孩子,孩子反抗还手。父亲听见后,赶紧劝开。

孩子就在卧室书桌旁怒目发狠、发恨。

母亲在客厅怪父亲,不帮忙,不打孩子。

父亲说,孩子为什么还手,是因为他长大了,有力气了,知道抗争了。

孩子小的时候,和动物区别不大,打他是条件反射的管教方式。儿子长大了,我们应该高兴,应该改变方式,应该和他讲道理。继续以打他的方式解决问题,他将来就会以这种方式对待我们。

如果他和我们对打,就会互相伤害,造成隔阂。外人知道后,除了说孩子的不是,让他抬不起头。更多的是会笑话孩子的父母,管教无方。

打孩子不是目的,和孩子恃强斗狠是父母不得法。

教育孩子还是应该尽力而为,多和孩子沟通,适可而止。还是应该尊重孩子,方式方法也要分年龄。

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暴力解决问题不可取,最终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既要事在人为,又要量力而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开心就好


孩子他爸,你儿不小了,他如此凶残,手段残忍,他超乎了成年人的想象力了,举刀杀母,连畜生不如,请你瑾记,下次死的可能是你!或你的家人?你还想他回校念书,是不是比他回校杀更多无辜的人?你才高兴吗?你妻以死,尸骨未寒,您怎对得住死去的妻子!为这个畜生着想,这个畜生应受到法律的制载,让他在小年看守所伏罪吧!他良心已眠灭,路是他自已拣的,哪就让他狱里忏悔罪过,终老他的一生,国法不容,杀人偿命,请你不要为这个畜生,伤透自己的心。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神圣不可侵犯。望你节哀顺变,愿你亡妻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