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真的不近女色,对嫂子潘金莲无动于衷吗?

鬼谷子识人术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说明一下,武松是不是对所有女色都无动于衷。

当然,我们这里的分析主要是围绕《水浒传》这个文本,与历史上真实的武松无关。

武松并不是不近女色 甚至还调戏过孙二娘

根据《水浒传》里面的描写,我们其实可以发现武松并不是不近女色。

相关的描写出现在《水浒传》第27回,回目是《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话说武松杀掉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被发配前往孟州牢城。

武松和两个“公人”上路,来到了十字坡。这里正有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开的夫妻店,这二人专门以蒙汗药麻翻过往行人,然后做成人肉包子为业。

他们来的时候,只见到有孙二娘,不见张青。在描写中,可以看出武松对孙二娘有了些许心动。

三人进得门来,武松开始的时候先对孙二娘说:“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孙二娘骗他说,我们这是用黄牛肉做的。诉讼接着说:“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一象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这已经有有明显的调戏痕迹了。

后面,武松又说:“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那妇人道:“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武松道:“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武松从“酒家”的称呼变成了“娘子”,还说他一个人在这里很寂寞。

孙二娘也已经知道了武松的意思,于是在心里寻思:“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寻厮!”

可能有人会说,武松可能是早已识破了孙二娘的诡计,用这种方式让她麻痹大意。

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话说武松假装喝了下药的酒之后,故意躺倒在地。孙二娘就亲自过来想把武松抬到后厨,武松突然睁眼。

请注意这段描写: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

我们都知道,武松功夫了得,与孙二娘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武松故意如此做,肯定是有调戏孙二娘嫌疑。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武松不是铁打的,他也有七情六欲。

对潘金莲并不是不动心,而是碍于人伦之礼

那么。他对潘金莲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还要再返回文本,武松与潘金莲的故事,出自《水浒传》第24回,回目是《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话说武松打虎之后,来到阳谷县,遇到了自己的兄长武大郎和潘金莲。潘金莲一眼就对潘金莲产生了好感。于是,潘金莲就开始勾引武松。

先是想请武松来到家里居住,每天中午来家里吃饭。武大郎每天外出卖炊饼,家里也没有人,潘金莲觉得正好有二人独处的机会。

潘金莲挑逗武松也是很讲究策略,先问武松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女人。武松说,根本没有。潘金莲不信,武松说你去问我哥哥。潘金莲马上说,武大郎要知道这事,他还卖什么炊饼(这句话信息量比较大)。接下来潘金莲便开始进一步勾引,拿着酒按住武松的肩头。

书中写到:“那妇人见他不应,劈手便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武松有八分焦躁,只不做声。那妇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

这段应该是这一回的高潮,从描写中可以看到,武松其实也有一些变化,只不过强忍着才忍住了自己的欲望。

最后,武松急了,说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说完之后,扬长而去。

由此可见,武松对潘金莲不能说是无动于衷,只是碍于人伦,不便对潘金莲产生非分之想。此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在这一回之前的描写里面也已经交代。武松打虎之后,在阳谷县做了都头,按理说武松应该住在县衙“宿舍”。但是,武松对知县说,自己有个哥哥,所以想回家中住。知县说:“这是孝悌的勾当,我如何阻你,其理正当……”。

所以,武松要是想保住自己的工作,肯定要遵守人伦。倘若他真的与自己的嫂子潘金莲厮混,那么知县就会认为他是打着看哥哥的名义,每天与嫂子厮混。那么,他的名声和工作都保不住了,从利益权衡上来看,这也是不划算的。

好汉不近女色?其实大部分都是喜欢孔武有力的女子

最后,我再说一下为什么《水浒传》中的很多好汉会给人一种不近女色的感觉。

在第39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里,李逵与宋江在酒楼上吃酒,这时来了一对卖唱的妇女,李逵不由得有些生气,觉得打搅了自己与宋江聊天。

于是,在那个女子额头上一点,那女子就蓦然倒地,不省人事。李逵抱怨说:“只指头略擦得一擦,他自倒了。不曾见这般鸟女子,恁地娇嫩!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

由此可见,这些好汉并不喜欢娇弱的女子,而是喜欢那种孔武有力的女子,比如武松调戏孙二娘,王矮虎喜欢扈三娘等等。


兮兮说事儿


武松是否对嫂子潘金莲有什么非分之想?

显然没有。

要不然,面对潘金莲露骨的撩拨和挑逗,早顺水推舟了。

但武松是不是不近女色呢?

书中没有交代,显然,为了彰显武松盖世无双的英雄气概,作者有意无意的把武松往东方不败的方向靠了。

其实,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一个正常男人,面对美貌而风骚的潘金莲,显然不如做到心如止水,但顺应自己的欲望,无所顾忌的,那是西门大官人。

恪守伦理道德,坚持自己做人的底线,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才是打虎英雄武松。

这就是二郎和次郎的差别吧!




中超聊天群


潘金莲本是贫农之家的女孩儿,在她9岁时就没有了父亲。为了活下去,母亲卖给到地主家里,地主见金莲貌美如花,便动了心思!未及动手,被地主的老婆察觉了,这个母老虎为了消除祸患,直接把金莲儿卖给了武大郎。

于是乎,武大郎白捡了一个漂亮又能干的黄花大姑娘。娶了金莲儿之后,他依然每天卖烧饼,把潘金莲供养在家,大有金屋藏娇之势。从这一点来看,大郎是真心爱着金莲儿的。

可对于潘金莲来说,她没有选择,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草绳牵着走。金莲嫁给大郎本身就是一种错,可是命运就是如此残酷。

不管怎么说吧,小潘同学总算有了落脚之处。可鲜花在牛粪上插久了,会蔫儿的。虽然表面的平和能勉强维持,这一池春水,就差一个石子了。武松的到来,绝对就是这一枚石子,让金莲儿内心荡漾。

都说宝马配英雄,金莲就如同一匹宝马,她自认为自己能配得上武松。武松长得高大英俊,金莲儿长得小家碧玉,郎才女貌,本是天生一对。

奈何武松却是个不解风情的人,他不懂得风花雪月的浪漫,不懂得女人内心的想法。任由金莲儿百般勾搭,武松就是不为所动。俩人尬聊到最后,武松竟然选择了逃离。

此时的潘金莲,已无衣食之忧,严格来说,已经上升到马斯洛需求的第三层—精神需求。欲求不满的潘金莲,自然是羞愤难当的,武松的无情无趣,成了金莲儿内心永久的伤疤。

被气疯了的潘金莲,做了这辈子唯一一次主动选择,她选择出轨,选择了西门庆。害怕事情败落的潘金莲,最终下毒杀死了武大郎。西门庆因为贪恋美色,稀里糊涂成了潘金莲的帮凶,最终也难逃一死。

武大郎死后,武松调查事情原委,得知真凶帮凶。于是乎,手刃潘金莲、吊打西门庆,为兄长报了仇。然后,毅然走上了梁山,开启了逃往生涯生活。

潘金莲一生真正爱过的人应该只有武松,可是命运注定他们不能走到一起,而貌美如花的潘金莲又不愿孤苦过一生,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发生了。

至于武松嘛,可能是打虎时,步子迈的有点儿大,扯坏了蛋,荷尔蒙分泌不足,导致他无法察觉金莲儿的爱意。

唉!可怜潘金莲,生在旧社会,根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啊。











祗树


鲁迅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性”。诚如是也。

我的观点,武松或已被潘金莲诱惑拿下,有了勾搭之实。

武松身长八尺,体魄强健,仪表堂堂。且当时正值壮年,尚未娶妻,遇到嫂嫂潘金莲的数次或明或暗的勾引,正常人哪里受的了。更加要命的是,潘金莲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一颦一笑,自带风骚的那种,当时就有不少浪荡子弟前来骚扰,最后武大一家还不得已搬家来躲避。

要说武松能抵挡的了一两次的诱惑,因为不想做欺胸霸嫂的事,这还可以说的过去。但武松好酒,酒后乱性,不定哪天潘金莲看准机会,穿的单薄些,耳边再娇喘几次,拿下武松是很有可能的。说不定,武松后来也曾迷失,也曾短暂的抛下过君子大义,也曾沉迷过他的嫂嫂。

至于,后面故事发展,武松可能被潘拿下后,因为忠义本性,心中肯定对哥哥愧疚,不愿继续与潘金莲维持这种关系,于是离家闯荡。

久而久之,潘金莲又陷于寂寞,孤独之中,最后又与富商西门庆勾搭成奸,合谋毒死武大郎。最后被武松查实,武松此时肯定悲愤交加,杀兄之仇,也有对潘金莲移情别恋,淫荡无耻的愤怒,一齐涌上心头。最终,一刀斩了潘金莲,也斩断他们纠缠的过往。

(喜欢小刀的朋友,轻点右上方关注哦)





温柔小刀的历史故事


武松对潘金莲早已动心,暗生情缘。

且说武松来到哥哥武大郎家中,第一次见到嫂嫂潘金莲,武松向嫂嫂行礼都显得好不自在,一个相貌堂堂七尺男儿突然像“丑媳妇见公婆一样难为情”,这分明就是武松被嫂嫂的美貌给“惊吓”到了,一下晃不过神来,变得愣头愣脑紧张的手心直冒汗;后来潘金莲见武松身上衣裳单薄破旧,于是用手为武松量身时,武松整个身体顿时一颤抖,把嫂嫂吓了一跳,这显然是武松男性“荷尔蒙”被触电似的一下“飙升起来”,谁敢说武松身体不正常?健康的狠。


当潘金莲把新衣裳做好时,让武松适穿一下看否合身,武松这回又变的像姑娘家一样要躲进屋子里换衣裳,穿着新衣裳出来时竟变的兴高采烈在嫂嫂面前转了两圈,还不忘说“嫂嫂好看吧”,这动作这语言分明是只有情侣才会有的嘛,只不过武松忘了隐藏而已了,潘金莲看到武松穿着自己亲自裁缝的衣裳高兴的样子,自己也暗自高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这也才使第二日吃饭时潘金莲对武松说“你若有心,吃了这半盏残酒”,谁敢说这是潘金莲在勾引武松呢?这分明是之前武松穿新衣裳时的言谈举止示意了潘金莲,金莲虽穷苦出身却也明知事理“你若对我无心,怎会也如此大大方方,郎情妾意”,

且再说有一日武松临时接到任务要送一批礼物进京,临走之前又回到哥哥嫂嫂家看望,潘金莲并暗自心想“莫不这厮思想我了,不然都又回来?”都说女人的第六感是很准的,这一点没错,武松看似已忘了那日“半盏残酒之事”气不在心上所以临走也回来看望一次,便也对金莲说了一句“嫂嫂是精细人,须知篱牢犬不入”意思是叫潘金莲平日里看好家门,不要让杂七杂八的人乘虚而入,这话让潘金莲听的一下羞红了脸;武松若不懂潘金莲的心又怎知嫂嫂是精细人?潘金莲若不知武松话里的意,又怎会一下羞红了脸?武松若不是对潘金莲动了心,又怎会那么大的醋味呢?


所以说武松并不是不近女色,而且对潘金莲也不会无动于衷,在这样的环境下,武松内心难免时常在挣扎罢了。


诗夜城主


一、武松不是不近女色,他性心理正常。

英雄难过美人关,是别的书上写的,《水浒》里的英雄却不好女色或不近女色。别拿王矮虎说事,那家伙不算英雄。梁山有的英雄是不娶的,如晁盖;有的娶了媳妇,却还是喜欢打熬力气,爱在地上使棍棒,不爱床上使棍棒,如卢俊义;至于武松,他不是不近女色,也不是好色之徒,而是性心理正常的男子。

可以确定,武松肯定不是GAY。

武松不是独身主义者。他不像李逵那样排斥结婚,在孟州,张都监说把养女玉兰许给武松,武松还是很感激的。

武松对女人也有点小邪念。在十字坡,面对衣着暴露性感的孙二娘,他狠狠地吃了一回孙二娘的豆腐。孙二娘说“任你奸似鬼,吃了我的洗脚水”,不想她的豆腐被武松吃了。如果武松不近女色,他完全没有必要装着被蒙汗药麻翻,完全没有必要使出千斤坠让孙二娘脱了裙子上手,完全没有必要把孙二娘压在身下。

武松对性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君子。那时候的孙二娘,在武松眼里就是个开黑店的风骚老板娘,便宜不占白不占,占点便宜教训她一下。但张青与武松结拜为兄弟之后,武松对孙二娘相当敬重,因为孙二娘已经是武松的嫂子了。

二、武松对潘金莲的心理并不复杂。

武松和潘金莲是小说人物,不是历史人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拥有上帝视角的作者都知道,也都体现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水浒传》24回,对武松和潘金莲之间的交往有详细描写,作者对他们的心理作了明确的定性。

武松看到漂亮的潘金莲,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这个“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的美人,在武松一拜之后,就只是嫂子了,只是亲大哥的媳妇了。至此,潘金莲再美,武松也毫无邪念。

因为住进了武大郎的家,武松买了一匹彩色缎子送给潘金莲,也完全是把潘金莲当嫂子敬重,是表示感谢而不是泡妞送礼物。

对潘金莲的语言撩拨,“武松是个硬心直汉,却不见怪”。对潘金莲的歪心思,武松其实是懂的,只是装作不懂。


在一个下雪天,潘金莲把武大郎打发出去卖炊饼。武松下班归来,潘金莲就把前后门都关上,邀武松对饮,还对武松动手动脚。明白潘金莲邪念的武松,只好把头低下来。这是逃避,或者叫礼貌性拒绝。

潘金莲欲火难耐,抢过武松手里的火著,给火盆拔火,想撩拨起武松的欲火,却撩拨起了武松的怒火。当潘金莲要与武松合饮一杯酒的时候,武松再也忍不住了,他大骂潘金莲,说:“武二是个顶天立地的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嫂嫂。”

人都有怕死的本能,但还有一些人能笑对屠刀。同理,做怀不乱的人,不一定心里也不乱,不乱是因为修养和信念。

武松初见潘金莲,他本能反应是什么?面对漂亮潘金莲的挑逗,他本能反应是什么?作者没说,作者想让读者知道的是武松对人伦和道义遵守。至于武松最初对潘金莲有什么原始想法,答案就是读者自己的想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武松”。


龙久于池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说。首先武松是近女色的,在后来武松与孙二娘之间的打情骂俏和暧昧关系中可以发现,武松不仅识得女人心,而且也能够凭借自身的男性魅力让孙二娘为之心动。从二人上了梁山后,我们明白每次武松上战场孙二娘对他都尤为关切,这已经超越了义姐弟之间的情感。


然后我们再来看武松自身的优势,武松天生神力、长相魁梧,且拥有一身惊人的武艺,这足以给许多女性以安全感和依靠。加上武松性格豪爽,是真正的光明磊落之人,这更容易让性情女子为之心动。虽然武松不拘小节,但是在尊卑礼法却是十分在意的,身份上的障碍也成为了他拒绝潘金莲的最重要原因。

潘金莲当然貌美如花,无奈命运捉弄嫁给了武松大哥武大郎。在没遇到武松之前,二人的生活倒还是风平浪静,但是遇到武松后,潘金莲却把心中的春水、对现实的不满、对世俗的愤恨全都展现了出来。在潘金莲眼中,欲望是大过礼法的,无奈被武松狠心拒绝后,一切对爱情的幻想都化为了泡影。



最后,或许武松对潘金莲有一丝心动,但是兄嫂莫若母;在天然的身份差距面前,武松最终还是守住了底线。话又说回来,当时如果是你和嫂子潘金莲共处一室,面对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的投怀送抱,你能够做到完全坐怀不乱吗?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武侠小王子李言


对于《水浒传》中武松这个人物,他给大家带来的印象可能多是除暴安良的打虎英雄的形象,而且本人又有着“行者”的称号,所以一副修行的样子,总给人一种不近女色的感觉。但是其实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武松的行者形象就好似为了掩饰其真实身份,由张青夫妇为其假扮的。其实,谁又没有个人的儿女情长呢?武松也不例外。

在《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多是男性,很少有女性角色。而这些男性,对于女性的态度各不相同,在宋江眼里,女人是商品,是用来交易的物品;而在矮脚虎王英的眼里,女人则是牲畜不如,只不过是好色的他,发泄用的工具而已;当然,除了这些反面例子之外,也不乏林冲这样的好男人。

那么武松又如何呢?其实武松看起来勇猛无比,其实对于女人却胆小懦弱,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我们都知道,潘金莲是武大郎的妻子,也就是武松的嫂子。潘金莲曾经对武松真情表白,但是被武松言辞拒绝,其实潘金莲的美貌是很难让一个男人不对她动心的。长久处于一室的武松,更不可能不对她动心。但是出对道德礼仪的服从,武松无法接受潘金莲的告白,更无法逾越自己内心对于女人的那道懦弱的鸿沟。

后来武松对于玉兰一见钟情,若不是玉兰的背叛,差点就结为夫妻。而玉兰身上处处都是潘金莲的影子,就连玉兰的名字也是和金莲相对的。武松对于潘金莲的心意,也就不难发现了。


历史咸谈


  在《水浒传》中,武松曾经遭遇了四个女人,潘金莲、孙二娘、蒋门神小妾,张都监丫头玉兰。当然还有个王婆,不过武松没有恋母情结,估计对王婆没有任何遐想。而武松最爱的人是谁呢?当然是潘金莲。潘金莲是武松的嫂嫂不假,武松也杀掉了潘金莲不假,可是并不影响武松暗恋潘金莲。爱到深处恨也深,自己为了哥哥放弃了对潘金莲的迷恋,而潘金莲在对自己袒露爱意之后不久竟然就搭上了另一个男人,一起快活了几个月,最糟糕的是还合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这是武松无法忍受的。于是武松杀潘金莲要剥掉潘金莲衣服,要露出潘金莲胸脯,然后下手挖出心肝五脏。武松就是要表示,嫂嫂潘金莲的心肝到底长什么样,才会做出这种让武松伤心断肠的事。

  于是,在杀死潘金莲之后,一贯谨守男女大防的武松变得风流放荡了起来,武松在十字坡调戏孙二娘,在快活林调戏蒋门神的女人,用词大都淫秽,不堪入耳,连“小便处的毛”都能从这位大英雄口中说出来,并且自然流畅,毫无一点羞涩之色。武松性情大变和心底深处对潘金莲的爱与恨密切相关。而玉兰,是武松第一个明确表示愿意结婚的女人,而愿意的原因,很大程度来源于玉兰和潘金莲的惊人相似。不过本文不准备讨论玉兰,专讲武松对潘金莲的感情。

  潘金莲是哥哥的女人,而武大对于武松,既是兄长,也是从小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亲,武松不可能做出有违礼法的事情。但是不能并不等于没有。最有力、最明确地表明武松对潘金莲有爱意的证据在《水浒传》二十七回,在这一回武松、潘金莲雪天共饮,许多对话、动作都很暧昧,很有味道,我们细细品来。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午后,武大被赶出去卖炊饼,潘金莲准备了酒肉,在武松房间烧了炭火。有肉可以果腹,有酒可以助兴,又有温暖的房间,有一心等待的女人,被拒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武松回来时,潘金莲如同伺候丈夫一样来帮武松接毡笠,却被武松拒绝。此时的武松还谨守叔嫂大防,有十分戒心。

  潘金莲问武松为何不回来吃早饭,让风雪中归来的武松进房间烤火,武松答应了,脱了油靴,换了袜子。潘金莲为武松准备炭火,让寒冷归来的武松感觉几分家庭的温暖,此时武松心中,只好有九分戒心了。

  潘金莲跑去把前门拴好了,然后端出酒菜,和武松同吃。精细的武松当然发觉了气氛有点异样,于是问:“哥哥哪里去归?”潘金莲说武大出去了,我和叔叔吃吧。武松不好意思,怎么能够叔嫂同桌吃饭呢,说还是等哥哥回来再吃吧。潘金莲说:“哪里等得他回来,等他不得!”潘金莲有些猴急,武松看了并没有反感,而是表示自己去烫酒,让嫂嫂歇着。此时武松已经有些渴望叔嫂同桌吃饭,甚至喝点小酒了,喝酒有壮胆的功效嘛。此时的武松有些软化,算有八分戒心吧。

  潘金莲连递给武松两杯酒,说了一句调情的话“天色寒冷,叔叔饮个成双的杯。”潘金莲不是说喝两杯,而是说成双的杯。难怪金圣叹要感叹潘金莲真好淫妇,辞令绝妙了。武松并不反对,自己喝完了,竟然还给潘金莲筛了一杯酒。你来我往,叔嫂关系已经渐渐淡化成男女关系了。此时只好算作七分戒心吧。

  潘金莲喝了几杯酒,故意将美丽洁白饱满的胸脯微微露出来,头上的发髻也松松垮垮的,故意引诱武松,还问武松,“听说叔叔在前街上养了一个唱的?”武松急忙表明绝对没有这种事。潘金莲故意说不信,武松说,可以问哥哥武大,自己绝没有女人。武松的话,在潘金莲听来,有两种意思,一是武松还没有别的女人,二是武松看不上别的女人。潘金莲浮想联翩,双方边闲聊边喝酒。此时书中明确写到,武松也知了四五分。武松了解了潘金莲在挑逗自己,想和自己好,可是并没有明确拒绝,只是把头低了。这是羞涩?是期待?是忍耐?是顾及颜面?很难讲。此时的武松,只好作有六分戒心了。

  当潘金莲再去烫酒时,武松自己拿着火箸拨火,估计心中想了很多。当潘金莲会来的时候,故意在武松肩头捏了一把,说:“叔叔,只穿这些衣服不冷?”武松此时有些不快,但是也没说话。为什么不快?因为潘金莲这个动作过于亲密,但是武松还是没说。为何武松既有些反感,又不明确表态呢?只好看成武松内心的矛盾,礼法和情感在不断的纠缠。于是武松的戒心并没有持续减低,潘金莲过快的节奏,让武松警觉,自己不能堕落下去。武松的戒心恢复到了七分。

  潘金莲明显会错了意,以为武松是默认,在等待自己进一步行动,于是抢过武松的火箸,告诉武松你不会拨火,我来吧。两人的手亲密接触。火盆旺了很多,潘金莲也妖娆了很多,武松也燥热了很多。此时的武松内心搏斗不止,叔嫂大防,和多情嫂嫂在脑海中盘旋,但是理智告诉武松,长嫂如母,绝不可戏,此时武松的戒心猛增到八九分。这时的戒心与其说是警戒潘金莲,不如说是警戒沉沦的自己。

  武松的沉默,让潘金莲再次会错意。潘金莲端来一杯酒,自己喝了半口,然后递给武松说:“你若有心,吃了我这半杯残酒。”在书中,潘金莲一共叫了三十九声叔叔,此时忽然换做“你”,可见此时潘金莲已经把武松完全当成自己心爱的男人,不再是自己丈夫的弟弟了。武松很生气,夺酒杯,骂嫂嫂,然后两手推开潘金莲,差点把潘金莲推倒。武松推的部位是哪里?自己想。武松说,自己不是败坏风俗的猪狗,告诉嫂嫂,如果有些“风吹草动”,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不认得是嫂嫂。潘金莲的举动过于明显,反而激怒了武松,武松果断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只是,什么叫做“风吹草动”?是说潘金莲还要继续无耻勾引自己,还是说潘金莲在外勾引别的男人?

  武松如果心中对潘金莲不曾动情,哪里会到等到潘金莲连续挑逗以至于直接表白。若不是武松一再默认,甚至迎合潘金莲,潘金莲又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深陷进去。正因为潘金莲对武松有爱,武松对潘金莲有情,两人才会独处一室,对饮调情,只是潘金莲跳跃性前进,心急了一点,让武松在爱的迷醉中猛然警醒,意识到只要最后一点防线攻破,自己就将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一刹那,对兄长的愧疚充满武松的心头,对潘金莲的柔情潮水搬退却,剩下的是震惊,是愧疚,是愤怒。武松为自己竟然迷醉嫂嫂到如此地步而震惊,为自己背叛养育自己的兄长而愧疚,而嫂嫂如此笃定地以为已经抓住了自己而愤怒!

  武松大声宣布,自己是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武松大声斥责潘金莲,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武松忘记了声音大不代表有道理,声音大更多是掩饰他的孱弱。雪天饮酒一幕,武松和潘金莲对饮,你来我往,十足情人气氛,估计这一幕会常久地在武松梦中出现。

  在武松公开拒绝潘金莲之后,潘金莲为了掩饰自己对武松的爱,加倍抹黑武松,标榜自己贞洁烈女的形象。潘金莲的做法和武松大声斥责潘金莲,标榜自己绝不会做猪狗不如的勾当如出一辙。当潘金莲辱骂武松的时候,武松没有反驳,因为他明白,这是自己的选择,选择礼法,选择大义就必须付出代价。


叶之秋


俗语说酒色之徒,酒、色相连!施耐庵笔下的好汉个个好酒,好色之徒却少!(好像只有小霸王周通和矮脚虎王英好色。)

武松为何对潘金莲不动心?是武松真“二”还是不解风情,我看两者都不是,从武松戏耍孙二娘那段就可以看出来!

武松对潘金莲不动心并不是他非汉子,不近女色!



第一点,潘金莲在他的心里定位就是嫂嫂,长嫂如母,她的美丑与己无关!所以潘金莲借酒盖脸,撩拔武松时,武松直接骂她:“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把那妇人推一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后来武松给哥哥被仇时是痛下杀手,因为有言在先)。

武松真汉子,懂礼仪,知廉耻!



第二点,武松对潘金莲没好印象,潘金莲给武松的第一感觉是“打扮的十分妖娆”,哥哥又丑又老实,你干吗打扮这么妖娆?

武松第一次见潘金连,一起吃饭时,潘金莲双眼只看着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过,只低了头不凭么理会,男人就瞧不起这样上赶着的女人,何况你是嫂嫂?



潘金莲撩拔武松,武松翻脸那次,且看潘金莲怎生打扮:妇人将酥胸微露,云髻半軃。武松瞧得起这样放浪形骸的淫妇吗?

所以别说潘金莲是武松的亲嫂子,就是不相干的女人,不自尊自爱自重,武松照样不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