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地震:有记录以来最高烈度地震

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海原县一带发生的一次大地震。此震是中国内陆地区近代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损失极大,波及面极广。全球地震目录定此震为8.6级,地震的有感范围远达北京、上海、重庆。极震区内村镇埋没,地面或耸成高陵或陷为深谷,山崩地裂,黑水横流,海原、固原等4城全毁。仅海原一县死者就达7.3万余人,全区因地震而死者不下20万人。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00千米。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很长。

海原地震的发震时间为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农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海原地震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7,东经105.7度。海原地震的基本情况是:宏观震中位于海原县的西安州、大沟门至干盐池之间的石卡关沟、哨马营一带,其经纬度35.38度,105.21度;震中烈度为12度,极震区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远、景泰等县,呈条带状,北西向展开。面积2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波及宁夏、甘肃、陕西、青海、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市、自治区,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1/4,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极震区的海原、固原和西吉县严重滑坡,仅在西吉县的夏家大路至兴平间64公里范围内,滑坡就达31平方公里,在靖远、会宁、静宁、隆德4县竟发生503处的滑坡。在固原县的石碑塬一带,发生了一个长达3500米的滑坡体,在会宁县清江驿响河上游,滑坡体将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并在其上游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滑坡。大地震使东穴舟山区村镇埋没,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县城全毁,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极重,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27.34万人,伤及不计其数。

由于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的大,而且强烈的震动的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因此,兰州白塔山公园的庙碑上用“环球大震”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大地震,是最恰当不过了。历史碾过了一个世纪。今天,地震造成的许多遗迹和景观依然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曾发生的一切。

海原地震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数字是世界上除了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外最多的一次。1922年八、九期《地学杂志》的资料表明这次地震共死亡人数234117人。海原和固原为其极震区,其中海原县死亡73064人占全县人口的59%,占总死亡人数的31.2%,固原死亡39068人;通渭死亡人数18208人;静宁死亡人数15213人,震中所在地海原县,死亡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地震还压死大量的牲口,造成大量房屋倒塌。这一次强烈地震给震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灾情惨重。

世界上记录到大地震为9.5级。一次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相当于1.4/10(25次方)尔格,如果把这些能量换算成电能,它需要像我国刘家峡那样的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连续工作30多年。海原地震被确定为8.5级,其释放的能量需要刘家峡水电站工作将近10年。从古至今,我国共有3次地震被认为达到8.5级,除海原地震外,还有1688年山东郯城地震和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但海原地震是我国唯一震中烈度定为12度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