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流行“昆仑奴,新罗婢”,这些奴婢主要来自什么地方?

萧晓四姑娘


是的,唐朝时期流行“昆仑奴,新罗婢”,其意思是说昆仑的男仆人与新罗的婢女,都是最优秀的奴隶。因为昆仑奴大都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而为人忠厚踏实;而新罗的婢女,大都乖巧能干,很能体察主人的心意。而且,我们都知道韩国人(南朝鲜)长得非常漂亮,所以这些婢女在唐朝很受欢迎。

唐朝当时是世界的富强大国,而长安城又是世界的第一大城市,因此唐朝有很多贵族或者大户人家,都使用着一些“昆仑奴”,来服侍自己,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实力,当时甚至有“官员家中无黑厮和新罗婢就不成体统”的说法。由于“昆仑奴,新罗婢”,忠实勤快,切又温顺听话,因此那些达官贵族、富商豪门都抢着要用他们。

“昆仑奴”,大多是在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南亚一带弄来的仆役,以土著人最多,他们皮肤较黑,所以也称“黑人奴隶”。

关于“新罗婢”的来历,她们是朝鲜半岛的新罗人。可是在唐高宗的时候,被海贼掳掠或者自己的父母卖掉的。由于新罗婢女大都柔顺乖巧,皮肤白皙,脸蛋浑圆,是天生的美女,于是一部分海盗等人,看到可以利用她们来发大财,就不断坐船去新罗,掳掠新罗美女来大唐发卖。她们来到在唐后,还要经过一些专业的技能训练,比如,学习汉话,培训中国的礼仪,以及一些女工或厨艺等,直到成为合格的婢女,然后再卖给那些豪门贵族。

其实,不光是唐朝,而在此后的几个朝代,新罗婢在我国都也一直存在。宋朝的时候,曾禁止蓄养本国人为奴婢,于是外国的新罗婢再次兴盛起来,不过改了名字,宋人统称她们为“高丽姬”。

而且,新罗国家的也喜欢用这种方式与中国来往,甚至后来的朝鲜,还故意把选些最漂亮的女人,献给了中国作为王妃,尤其是在“元明清”的时候,高丽每朝都会向中国进攻一批婢女,称为“高丽贡女”。据说,明朝的朱棣皇帝,相传其生母极有可能就是新罗婢。

不过,关于“新罗婢”的存在与生活状态,在当时还是有些刚强之人看不下去的。比如,当时我国徐州做武将“张保皋”,本是新罗人。当他看到很多新罗妇女,被贩卖成下人如奴隶,心中便很不是滋味,而且当时的政府官员,对贩卖新罗婢的行为,很是纵容。这令张保皋非常愤怒,他气冲冲的赶加新罗,对新罗的国王哀庄王说:“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真是令人目不堪睹。吾愿得镇清海,使贼不得掠人西去。”哀庄王听后,觉得说的有理,便派给张保皋一支军队,让他打击贩卖新罗妇女的海盗,从而使海盗的掠人行为,不得不有所收敛。并且,因此张保皋现在居然成了的韩国英雄,还为他拍了电视剧《海神》呢。

 其实,新罗婢之所以会深受欢迎,是因为她们的长相和中国人差不多,而且她们又比较心灵手巧,个性温柔似水,所受的文化教育也不一样,于是在当时人看来,心里会感觉很她们是新鲜的一类人。但是,纵然如此,她们的社会地位却非常低:白天为婢,晚上为奴。传说,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沿海时曾利用职务之便为,“大宰相”张居正弄了几个新罗婢,当时张居正开心的不得了,然而没多久,身子骨就受不了了。

据记载,大明的第一谋臣刘伯温,曾以聪慧美丽的“新罗婢”作诗一首:“女儿未始会穿针,将去高丽学语音。教得新番鹧鸪曲,一声准拟直千金。”

虽不能说如今的韩国就是当年新罗的后裔,但可以肯定的是韩国人确实有当年新罗人血统。虽然在宋朝以后,此时新罗国已经被灭,但人们仍习惯的称如今韩国那地方的女人为“新罗婢”,貌似铁定了他们骨子里的那种天性。

  


超能博士


我念小学的时侯,曾经在湖南省图书馆看到过一本有关于昆仑奴丶新罗婢的书。

根据个人残存的记忆,书中好象说昆仑奴大多来自于昆仑山以南,也就是今天的喀喇昆仑山以南,昆仑奴多为南亚人丶阿拉伯人丶东非人,他们长得很黑。

古代粟特人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商人,他们什么买卖赚钱,就做什么生意,当然也贩卖奴隶,由于他们卖到中原的奴隶皮肤很黑,而粟特人为了让中原人更好的理解奴隶的来源,也可能是?想让中原人更好的记住货品的名称,所以给被贩卖的黑皮肤奴隶取名为昆仑奴。

唐朝时期,在朝鲜半岛南部有一个小属国名叫新罗,位置大概与今天的韩国重合,古代新罗女人个子小,性情温和,做事细致,很适合做大户人家的婢女。于是新罗国就将犯法家庭的年青女性贩卖到中原当婢女,当然每新罗国也会挑选上百名优质婢女进贡给朝庭,服务于天子和皇族。

我看这个记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书名也记不清了,可能会有错误,请大家谅解。


鬼影147951010


昆仑奴早在魏晋时就有此说,但出处不一,有待考证。

新罗婢,顾名思义是新罗人了。新罗统一了当时的朝鲜半岛。故所谓新罗婢应该泛指东北亚过来的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