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吃面条的人多还是吃米饭的人多?

让爱永恒186390619


肯定吃米饭的人多

首先说明下,中国人有食米和食面的区分,但面条仅仅是面食的一种,不能单独拿来作比较。

在很多国人心中南人食米,北人食面。但实际上北方人也有很多是吃米的,南方人也吃面。

现在网上有很多Loser连吃米吃面都要喷,互相攻击,真是想不懂这有啥好喷的?你想吃啥吃啥,这个又没有干涉你。欧洲人还整天吃面包呢,难道吃面包就比你吃大米,吃馒头的高贵吗!

主食的不同完全是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造成。多水的地方适合种植稻米,而水资源不是那么丰富的地区则是以种植小麦为主,自然也就是吃面了。

要知道跟中国南方同纬度的亚欧大陆其他地区,除了印度以外大部分国家都不怎么吃大米,原因是这些地方根本没有水,拿什么种大米。而在中国,高纬度的黑龙江都能种大米,这完全就是环境造成的。

汉人的祖先在中原时吃的都是麦饭(当时还没有研磨技术,没有面粉这个东西),而来到南方后则顺应环境开吃吃米,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有啥好喷的。

稻米是一种高产作物,特别是南方地区的稻米可以做到三年两熟或一年两熟,亩产产量很高,能养活很多人,是秦岭淮河以南所有南方省份人民的日常主食。

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南方人不吃面,像是广东地区就非常擅长做面食,吃过广州传统早茶的朋友都可以感受到广式早点对于面食的青睐。

(广东传统的早茶中就有许多面食)

而相对而言大部分北方地区则是吃面食的,但日常也吃米。

现在主要以面食为主的地区有山东、河南、陕西、陕西、河北、甘肃、宁夏、青海、内蒙、新疆。这些省份大都是以面食为主,辅以吃米。

但是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和东三省却是以米饭为主食的地区,只不过吃面食的频率比南方要高很多,尤其是吃饺子。现在生活好了,饺子这种以前只有过年才吃的美食如今三天两头的吃。

东北的水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土质更是肥沃无比,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这里种植的大米是一年一季,特别好吃,比较著名的有五常大米。天津和北京吃的就是东北地区的大米,甚至整个北方吃的大米也基本都是东北的。

在此不得不说,北方的大米的确要好吃一点。不过泰国的香米也挺好吃。

(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五常市,真的非常好吃)


千佛山车神


这样说吧,中国十四亿人口,五亿人吃面食,剩下的九亿吃米饭。

很多人印象里都是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但是过于北的话也是吃米饭,比如东边,主食也是米饭,西北地区是吃面的多一些。


到了河南山东这些地方,基本上顿顿都是面食,但是面条一天最多吃一顿,而且基本上是中午,不像南方喜欢早上起来吃碗面。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足够证明吃米的比吃面的人多,那就是大米小麦的消耗量,我们国家每年消耗大米在1.5亿吨以上,而小麦的消耗量只有1.1亿吨。

其实我感觉主要是北方人南下工作的原因,北方人粗犷豪放,能吃饱就行,不矫情。

南方人让他们吃两顿馒头肯定要叫了,哈哈。


一枚黄色的果子


这个题因该没有精准的统计数据,只能通过饮食习惯丶地域人口等大概判断。

一般来说,南方人吃米食多,北方人吃面食比较多。

先看看南北方地域:

南方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海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北方省数量少,只有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

北方人口总体上大约6.2亿人,占了全国人口约48%。从这点讲,吃米食的要多些。

米丶面的年消耗量:大米年消耗1.2亿吨,面食制品年约8000万吨(含面粉)。(2012年数据)。从消耗数量上看,也是吃米食的人多。


让飓风吹


中国吃苗条的人多还是吃米饭的人多?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全国各地也去了个七七八八,各地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大体上的了解,简单说下我的看法:

东三省,东三省虽然是典型的北方,但是跟大家印象中不同的是东三省是吃米饭的地区,当地对面食的喜爱程度明显低于米饭的喜爱程度。而且东北大米是真的好吃。

华北、西北区域,华北区域应该是面食为主,但是面食不一定全部是面条,还有可能是馒头啊、包子啊、饼啊等。

华东区域,华东还是以米饭为主,比如江苏、浙江种植水稻的面积明显高于小麦的面积。

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区域,这几个地方就是典型的以米饭为主的区域。曾经在武汉读书,现在还记得,在当地人看了,中晚饭吃个包子、吃碗面条是不能算是“吃饭”的,只有吃米饭才能吃饭。



最后说下山东哈,山东其实可以分成两部分,山东整体是以面食为主,但是胶东半岛比较特殊,我们是“杂食”的,米饭、面条、馒头、水饺、包子轮换着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食,但是总体也是面比米吃的多。

那这样算下来,全国吃米饭的人远高于吃面条的人,这一点也可以从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体现出来。读者朋友,你们那习惯吃啥,你喜欢吃馒头还是喜欢吃米饭呢?


果然悠


1999年24岁我从南方来到了我现在生活的城市跑业务,一个典型的中原小城,地理意义上属于北方,刚来的时候没有租房没有自己做饭,天天下班都会去一个固定的饭店吃饭,每天都是固定的一个荤菜一个素材一碗米饭一个汤,如此半个月我发现服务员看我的眼神不对,我一直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我才知道了原来他们就没有见过天天吃米饭的人尤其是晚饭吃米饭。


后来租了房子第一件事买米,没啥经验,在南方地区买米一般一次买100斤,我找了整个农贸市场没有找到卖100斤的包装的米,找来找去找到一家卖50斤米的扛着往自行车上一放,不对了我怎么觉得整个市场看我的眼神不对了呢?20年了我还记得当时是周六上午菜市场人不多,后来我知道了人家买米一次买5斤最多10斤,我发现这边大米一过夏天常温保存就会坏,而我记得在老家小麦稍微不注意常温保存夏天就容易坏。

那个时候米饭在这里有点象奢侈品,大家偶尔吃一次,但是二十年过去了,北方地区吃大米饭的比例越来越多,儿子高中的食堂还有当地大学的食堂米饭也占到了50%以上的比例,也就是说南方人基本吃大米,北方人50%以大米为主,东北人也以大米为主,所以吃米饭的人远远超过了吃馒头面条的人。看来袁隆平发明的超级水稻有了大的用途了,希望我们北方地区的农业专家也能发明出适合旱地种的水稻,这样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生产水稻了。

创业特种兵传递快递物流信息分享创业心得!


创业特种兵


俗话说“南米北面”,很精简地说明了中国人的主食走向,大众来说,南方人更爱吃米饭,而北方人更喜欢吃面或面食。均衡来说的话,吃米面的人都差不了多少,男方也有爱吃面的,北方也一样有更爱米饭的。无论是米饭或者面食,都可以作为我们的主食食用。

这里可能有朋友觉得,南方人吃米饭秀气,米饭不宜发胖,人也秀气苗条,北方人吃面食,都长得很壮实,面食容易让人发胖。其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我们吃米饭都必须得搭配着肉菜一同食用,白米饭谁能盯着就吃一碗,所以,肉菜、主食都搭配比较均匀,但北方人吃的面食,比如面疙瘩、花卷馒头、面条,这些食物要么就是纯面粉吃下去,要么就是几片菜几片肉,面食占的比例更大,碳水化合物摄入更多,而肉菜摄入的比例更少一些,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转化为的葡萄糖也较多,葡萄糖过量可能最终会转化为脂肪的哦。吃面,吃面食都是一样,适当吃,注意肉菜搭配结合。

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每天摄入主食450~600g,这其中包含粗粮杂粮,一顿算下来,可吃150~200g,大概是一碗米饭,一个馒头、二两面条的量,所以,不要大口大口吃,一下就闷下肚两个馒头。另外,我们现在的主食加工得十分精细,米饭是精白大米,面食是用精致小麦粉做的面食,其中损失的膳食纤维可高达80%,这让我们吃的主食更容易被消化吸收,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会更快。推荐在米饭中加入一些粗粮杂豆混合食用,这些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减缓糖分、胆固醇、脂肪的吸收速度,从而平稳餐后血糖。


只有营养师知道


其实今天的交通如此发达,我国南北方都是米面结合了,,以人口来讲,吃面的都是人口大省,吃面的人数多,吃米饭的地区多。还有很多地方是米面结合,像我国的江淮地区很多的都是米面都吃,而我国的南方地区好吃的面条也是有很多,到了北方的大城市米饭同样受欢迎。


主食的话应该是东北的米饭,山东的馒头,山西的面条,天津的麻花,上海的生煎,云南的米线,杭州的小笼包,暂时想这么多,其实到了云南和四川,你会发现他们的米线,麻辣烫不是北方买的那种。会吃不习惯的。其他的主食我都喜欢。

米天天吃,吃的是米粥。一两个月吃一次蒸米饭。不过还是喜欢北方,吃的花样太多了。比如疙瘩汤,缸炉烧饼,麻樘,凉皮,油炸糕,馅饼,饺子,混沌,面片,烙饼,煎饺,煎包,肉包子,素包子,豆腐脑,豆浆等,有的人理解错误并非面食区天天面条,馒头。


商丘身边事儿


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当然是吃面的人多。具体分析原因如下。虽然北方人偏爱吃面,南方人偏爱吃米。但是面条在南方的欢迎程度也不能忽视。很多南方地区早上爱吃面。

在南方种类的面食“上海阳春面、浙江温州的手工面、杭州片儿川、武汉热干面、重庆小面……,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看兰州拉面在南方的布局就是很好的说明,反而在北方个别地方一年吃不了几顿米饭。



阿維哥


中国吃面条的人多还是吃米饭的人多?

钟情三农直接回答你吧!在我国,目前是吃米饭的人还是要稍多一些!

下面,笔者就从地域人口分布、饮食结构以及我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等方面来为大家详细的解答一番!

整体来看,不管是从我国主要以大米为食的南方人口总数与主要以面为食北方人口总量对比来看,还是从我国每年的小麦制粉消费量和稻谷的食用量总数的比较来看,在我国,吃米的人数和每年的大米消费量还是明显分别高于吃面的人数和面粉的消费量。

我国以米为主食省份多于以面为食的省份!

众所周知,那条神奇的“秦岭淮河”地里分界线,把我国的地域、气候、降水、积温等地理特性一分为二,其中就包括粮食种植和饮食消费结构!除东北地区的粳稻种植和消费以外,我国绝大多数的稻谷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南方。

所以,我国的南稻北麦的种植和饮食结构呈现的还是比较明显的。

而且,从最新的全国人口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常住人口总数是低于南方地区的。以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人口13.9亿,其中,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位于南方地区以大米为食的省份有

7个!其中,典型的完全以大米为食的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分别位列第一,第四和第五。

我国每年的稻谷食用消费量远大于小麦!

一直以来,我国的稻谷产量和消费量都是高于小麦和面粉的消费量,这一点从官方给出的权威数据中可以意见端倪!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18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为18560万吨,其中食用消费为15680万吨,占据我国每年稻谷消费总量的85%左右。

而反观今年我国的小麦制粉消费量,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预测数据,本年度我国小麦总消费量为10771万吨,其中,制粉消费8850万吨,所占比例也超过了85%。

所以说,但从到底全国范围内,以面食为主的人口多还是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多这个话题,毫无疑问,答案是以大米为食的人口更多一些!


钟情三农


不过,作为一个三农自媒体,还是希望给大家更多一些普及知识。

我们知道,大米和面粉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食用,但在食用形态上差异比较大,大米最主要的消费形式就是做成米饭,而面粉制作多样,我们常见的有面条、面头、饺子、包子等。

因此,单论题主所谓的“中国吃面条的人多还是吃米饭的人多?”,答案应该是吃米饭的人多。

但从专业角度来看,其实在我国面粉的消费量要大于大米的消费量。

来自专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面粉产量大约在1.49亿吨,而大米产量约为1.46亿吨,两者相差300万吨。更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小麦库存数量(约8000万吨),稻谷目前是仅次于玉米的高库存品种,库存数量应该超过1亿吨。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造成吃米饭饭的多于吃面食的印象,除了上面说的消费方式不同外,还有一样,面粉的工业需求要比大米高出不少。比如我们熟知的饼干、方便面及一系列一面粉为主的快消零食。

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是吃面食的多于吃米饭的。从这张稻谷种植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稻谷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消费群体也以这一区域为主。但小麦的种植范围极广,除东南亚地区外,是大部分国家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