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下的增城区和南沙区,2018年房价的走势你更看好谁?

航海者HNJY


一个区域的房价由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来决定,广州近十几年的发展有点失落,未来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好大湾的机遇才能迎头赶上,我认为未来广州经济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在战略上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重视金融产业;在发展方向上全力南下,力推广深融合发展。

从路径看广州发现的重点在南沙而非增城,只有把南沙这片地土深耕好,广州才有可能实现新的腾飞。

当然,一个城市除了发展经济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绿水青山,习总书记说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增城发展规划应该着重于生态环保方向,不要和南沙拼工业(包括从化),这样一个城市才有层次感,才能给子孙后代既积累了财富,又可保留一片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

题外话,当下政府已把房价控制一个合理的区域,有刚需的朋友是置业良机。


天圆地方870


一个城市的前景要看它的潜力和未来。广州市的增城区和南沙区作为两个新区,发展都不错。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近看增城,远看南沙。

一,增城离广州核心区域近,水满则溢,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现阶段增城区的优势可能清楚显现。

二,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向东走还是向南走,政策的支持犹如点金之笔,所到之处发展就快。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向南走成为广州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番禺,南沙将成为明天之星。



三,南沙的独特魅力。港口经济,自贸区建设,政策的支持,未来的湾区中心区域促使南沙快速向前。

四,现阶段,南沙与增城的房价,经济发展都差别不大。南沙发展需要更多时间和资金,但它的潜力更大。


根据现在调控的情况来看,2018年广州市的房价会平稳上涨,部分区域可能止步,部分优势地区会不断上升,上升额度有限,差别不会太大,应该是波澜不惊的一年。


我将与你同行


增城,以前还不是广州的,是这几年才并进来的,增城只有新塘靠近广州,有地铁!发展可以,除了这里,增城其他地方真的一般,你说广州发展重心是向东,但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呢?5年?10年?有难度,毕竟广州中心不是没有地,没有一点发展空间了!

至于南沙,这个地方,在我印象里面就是郊区,远郊还要是,就是这几年好了个自贸区,还有什么我不知道了,房价蹭,蹭!可以去去到4万多了!虽说有地铁!可是什么人会买?你发展不了港口城市,没用!

总结就是别说的,长期看人口!如果这两个地方没有人口流入,没有好的工作岗位,是没有什么钱途的!


耑小星星


看好南沙。南沙是广州中长期规划里的唯一副中心,还有南沙明珠湾规划的是CBD。现在已经引进了亚信,微软,海尔等几家大型公司的南方总部,未来发展是肯定的。



当然,看看南沙的房价,基本两万以上,三万的也很多了。蕉门,金州基本基础建设完成,商业街有万达广场,风信子等等。附近的房子价格最高。

增城其实也很好。当然,离市区中间有个黄埔。看看现在的黄埔,年投资一千多亿,增城也只是五六百亿。所以很多人选择了黄埔。



南沙区的地理位置优越,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加上现在建设的路桥,很快就是中转中心。对经济的发展不言而喻了。

所以就选择南沙。


广漂肖言


我比较看好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里,南沙是广州离海最近的区域,将成为广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根据地;而且南沙还享有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广东省自贸区、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等规划加持,未来的商业投资价值以及潜力不可限量。

2017年,南沙区人口增幅、GDP增幅都是广州第一!如今,南沙发展进入快车道,规划与配套逐渐成熟。

在交通方面,推进南沙枢纽站规划建设和提升庆盛站综合交通服务能力,推进建设南沙与广州主城区,香港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广州南站畅达的高速交通走廊,实现30分钟直达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和重大交通枢纽,1个小时直达珠三角其他城市。

在企业集聚能力方面,南沙的新名片吸引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南沙,光是2017,南沙新设企业突破200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0个。

在医疗方面,在南沙区新建的三甲医院就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分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

在教育方面,南沙将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广州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南沙学校、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南沙外国语学校等项目签约落地工作。

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位,到《财富》论坛唯一指定参观区域,南沙从前景来看潜力很大,但是“罗马非一日建成”,对南沙的建设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起期待吧!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好内容等着您】


粤港澳大湾区


2041

小土熊

广州不像深圳,广州的土地面积有七千多平方公里,深圳是2000,但是值得注意的,广州有一半的土地面积增城从化是最近几年才纳入市割区,现在的广州发展极度不平衡,无论是交通或者产业,教育,医疗,人口分布等等,增城从化占了一半的土地面积,人口不到200万,可想而知。想要发展,人口分流是一个重点,而且是高质量的分流,把产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和当地环境结合起来,建设高质量,环境优美,绿色环保的生态宜居宜商的山水田园区域。市区的人流分流了,可以释放市区的用地紧张,容易将旧城改造。照目前的人口来算,300到500万人口比较合适。在这个分流的环节中有个注意的因素是市区的居民能否接受到增城生活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增城就算最靠近市中心的板块也要30公里左右,出入不方便,在广州市区上班的市民稍微晚一些都没车或者没地铁回家的问题,政府对相应板块应该实施地铁通勤时间延后,比如现在市区地铁一般11点末班车,对特定板块特别是郊区的,可以适当延后到凌晨2点或者3点,半个小时整点一班车,可以归纳为夜车等。这样会有效解决分流的动力因素。


小土熊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马上就要来了,对于粤港澳11个城市无疑都是利好。而作为大湾区核心之一的广州,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可以说,大湾区建设是广州继续保值内地城市前四的重要筹码。广州若能很好地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就有希望成为全球性城市。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最利好哪个城市的分析,之前已经写过,今天再重复说一下。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有三个关税区,分别是内地、香港和澳门,有四个特别的城市,分别是广东省会广州、国家经济特区深圳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因为特殊的城市关系,导致粤港澳大湾区没法想京津冀那样,绝对的服从核心城市(北京)的资源调配,也不能像长三角那样,配合核心城市(上海)资源调配,粤港澳大湾区只能通过协作共赢的方式进行发展,因此如果要将这11个城市划分层级,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应当属于第一层级;佛山、东莞属于第二层级;中山、惠州、珠海、肇庆、江门属于第三层级。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最受益的应当是第二层级的东莞和佛山,因为这两地方相比于第一层级房价低,也即营商成本低,而其他硬件设备又比第三层级的城市要好,所以第二层级的城市最能承接来自第一层级城市的外溢产业。而从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组成的珠江东岸黄金中轴线来看,东莞的利好比佛山更大。

另外,从这条黄金中轴线还可以看到,广州的南沙也刚好在这条线上,南沙已经是自贸区,相比之下,发展前景肯定要比增城好。


天天说钱


一个是普通大学毕业已经工作的社会青年,一个是还在清华攻读博士的学生,于是这个社会青年嘲笑说,我都是自己赚钱了,穿的观鲜,而你还是一个穷学生。增城和南沙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情况,不过时间可以证明一切的。增城现在确实人多,不过规划就是一个城乡结合部,杂乱无章,而南沙的规划明显就是一个城市中心的高度了。一个珠江新城花了20年,南沙就等时间告诉我们吧……


风行原野1


其实只凭两点即可判断未来谁更胜一筹:

一。大官们巡察南沙还是增城的次数多?

二。官方投资南沙还是增城的数额大?

答案当然是南沙,其它废话多说无益。


衣冠东渡


南沙布局相对更高大上,但是增城引入富士康为代表电子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交通制造业,未来广阔民生刚需科技制造业几乎覆盖大半!且和老牌黄埔萝岗区科学城等外企密集区连成片。

看看当初美国硅谷怎么起来的?高科技制造产业集群基地!关键在定位清晰、集群成势。这个布局至少能支持短至中期快速发展。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再看看当初深圳靠什么起来的?富士康等标杆巨无霸从哪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