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我国的空军战机爱打火箭弹?如果是,是为什么?

军事小科普


之前胡写了一文,现继续了。

爱打火箭弹?,这话从何说起呢,估计是经常看到宣传意义上的视频节目、报纸画刊、报道介绍得出的结论吧。个人以为天朝用火箭弹甚多不假,但选用“爱”字来表述频繁的选择使用,该字却遮掩了选择适用它时认识上的偏颇与无奈,只显现出有意的成份喔。它的认识上的优缺点可取舍于对手,或结合可能的对手之武器水平条件来做评判,但一般意义上的性质作用,就应以一般适用概念来解读,虽然因国而言结论或许会有某些方面的小偏颇,但其结论总归还是随大流也符合发展潮流的。

火箭,个人脑中的理解是以含(载有)氧化剂的推进剂,在点燃固体燃料推进剂(小型火箭均非液体燃料)喷射的反推力推动箭体高速向前飞行,而火箭弹也只是火箭前部装爆炸药做武器的专门设计的武器款式罢了。火箭弹是一种简单成本又低赚,一载具可密集发射命中目标威力也大。特别是近短射程的火箭弹其配简单的发射装置,可大规模低成本少技术的生产,其作战在人们想象的效能下威猛无比。他们往往丢开能否有条件发射出准备的火箭弹不讲,只想到(可能)成功的攻击发射下,被打击者将承受一片火海,在如此壮观威猛的视觉效果及光环的照耀下,它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大杀器,也成就了它名不付实的“穷国的大杀器、穷国的威慑、穷国的化武”之名。

火箭弹的发展也与其它武备一样,也是在追求精良与时代相合拍的过程,否则不可避免会被淘汰或萎缩,火箭弹的使用范围除远程外,近、中程是明显被压缩发展前景了。从二战后期大规模应用(地面的如苏联的卡秋莎,空中对地的机载火箭弹)至战后的发展,其发射平台更明显发展为陆地自行中,远程火箭炮,还有就是那机载配备的小型火箭弹。

以地面为发射平台的,世界上(实际天朝最全)它有近、中、远程火箭炮,该三射程(或称三种规格)既决定了它参战的条件,也决定了显现出其各自完全不同的生产成本,其装备入队之部暑成本也完全不同,实际显现的可作为参战的实用性、可能性也完全非一档次。

对于三种规格可说:短近程体现了各项的最低成本,低赚的弹体还有简单的发射装置,便宜的它只是在今日科技下它又有何用?,感觉交给游击队打游击适用吗?,看似它如此简单的发射装置及操作的低要求,但因射程过短问题成其要发挥作用时的严重阻碍,过短射程变成了其己不具发射的条件了,几十年前可能的作用今日也只剩下想象了。

中程火箭炮(弹)而言,中程火箭炮综合成本(火箭弹与发射车等系统)与短时间内达到的火力相比,其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其飞行速度低造成射击精度不高,在现今需要指那打那不误击旁人边物的要求下,它射击时以总量多并以覆盖目标的打击放式为优势,它与中远程火炮相比其打击追求的精准实在过低,它总显的与追求精准打击格格不入,现今打点再以过去覆盖(面)的方式攻击或己不适时宜了。另外因其射程有限之原因,在离被选定攻击的目标距离会显过近,作为现代战争他人怎容你靠近呢,况且还是几十管的,需地面公路到达的,体积火力并不小的武备。据此中短射程火箭炮在现科技条件下,基本可认为己无用武之地了,印象中之前的西德约70年代曾装备过,久未再听报道估计可能早己淘汰了吧。当然交战双方力量相差大,那就另当别论了。

远程火箭炮(弹),它与普通意义上的火箭弹之赚价己挨不着边了,其远射程高精度大火力的造价真不低了,此时让人感受到它是一枚大火箭,而非显现其携带弹头了哈。虽成本高但其远射程(高成本下的相对打击目标的高精度)成为它的最大优势,且远射程往往攻击的不是点目标,这对其射击落点做不到点状特点的一种“适应适宜”。不管怎样与导弹相比,它少了控制机构、主控设备,相比之下成本比导弹还是小不少,在其适用的环境及目标下,它仍会起到设想的作用与目的。据此在将来可能的大规模战争中,远程火箭炮在今天看来,它还是可起到今日设想之作用的。

空射火箭弹问题:二战及前,对地除能投弹之航空炸弹威力大外,之后就排上机载的火箭弹了,而火箭弹相对轻巧携带弹头装药量也有限,但它基本也属轻型航空器对地的重武器了(当然轻型机也有带小型炸弹,但除炸弹外它就是大王了),它可对地面目标以面(非点)的打击,其对地攻击效果远大于它的下属,也即机炮的点攻击或有限的对面目标的威胁(扫射)哈!。

对于机载火箭弹,再次又需提到现今科技及各国的武器装备之水平了,除非交战双方武备差距巨大,或一方己基本消灭对手之还手之能的,否则现今何来选用火箭弹的适用环境和条件喔。

同上之理短射程的火箭弹发射,对于固定翼飞机飞行员而言,往往还是以飞行员目视目标方式(可视距离内)进行攻击,而且火箭攻击前还需提前调整飞机对目标的姿势,最近甚至少于十公里(要超射程也近似该距离吧)的距离上让自己显摆在对手面前。而此时空域估计距己方控制区距离还不会近(固定翼战机作战区域一般会比武直要远),相对于真正相当武力之国间的较量下,此远离己方控制地域的交战空域,那来的久留空在对手面前又不被击落的机会哟。

对于武装直升机参战的地域,此时应该离己方控制区距离不远(相比固定翼、直升机相对离己方更近),或许己方能部分控制交战地域或空域,此时可利用空域及地形进行攻击发射。现今科技武装的武器下,适用火箭的机会应该会是少之又少了吧。武直机对地面防守方而言目标也不小,想调整并保持火箭进攻姿势来发射火箭,估计会被看成是主动找死的行为了。

现近距与敌接触的抗击与对抗,均选射后不管的方式(如空射打击装甲车的导弹),为的就是尽快脱离危险地域空域。别指望自己长时留空在对方防空火力下而无事,要知道靠运气好是罩不了你也救不了你的。据此飞机携带火箭弹进行打击,因火箭使用前飞机需久留目标前,该风险随防空武备的发展越来越大,个人理解将会渐萎缩至最终淘汰。

对比现今军事强国,天朝选择适用的火箭(弹)明显多过他人(故小编才有咱爱用之说哈),或许是与咱交界或冲突之地都是山地为主,适用地面火箭炮(弹)机会、条件可能略大于他国。但细观近年来世界上局部冲突的过程,远程火箭攻击仍在做为某种远程打击手段(如海湾战争),但作为中、近程火箭炮己明显失去或出现或被选择的机会与兴趣。另外还有那机载火箭弹,在固定翼专业对地攻击机上,如以类似之前强击机归类的美A10上还有见,但作为兼顾对地攻击功能的如F15、I6、18等主力战机上就少见或不见了。然咱苏27、歼11、歼8、飞豹(因称其为战斗轰炸机而非强击机)等非专业对地的战机上,在设定对地攻击时仍会载有火箭巢。应该说适用火箭弹这问题上,理念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喔。

现今对于机载火箭弹的使用,它与现今防空武器的发展相矛盾,火箭弹廉价造成敌损害是优势,但使用高风险是不争的事实,它己越来越不符合适用现代战场也应承认。虽说对于现可能的交战对手之因素可留存,但仍应考虑作战环境及科技发展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对手将来的发展或根本性改变之问题吧。对于此问或许大家还存各种理解与看法,个人现今对仍有装备也不敢武断下结论说对与错哈。

以上纯粹个人认知与看法及理解,看客认为有误可批驳或纠正,但勿胡喷哈。

又写于高铁上。


wangan1


因为我国当初进口的苏27战机并不具备对地攻击能力。除了因为苏27追随F15的理念都是作为空优战机研发的下视下射能力被删减殆尽。那么我国在没有大型轰炸机的情况下自然希望战机能对地有所作为。于是练习火箭弹。可以不借助雷达肉眼攻击。实际上在实战中这是得不偿失的。用昂贵的战机低杀伤火箭弹去攻击地面暴露目标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是并不是说打火箭弹一无是处。我们知道现代制导武器基本上都做到了反射后不管。但是训练时以制导武器为训练项目一是价格昂贵。二是过于简单,对瞄准要求不高。而火箭弹恰恰可以让飞行员更好掌握在无制导情况下飞机操控与武器投掷的最佳时点。无形中加大了难度。为更好的掌握飞机特性提供帮助。当然我国打火箭弹并不是从苏27开始的。可以说很有传统。最后不得不说火箭弹可以清晰的标注出弹着点而不像一般模拟攻击那样依靠事后的数据分析。使训练更加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