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铁人事迹 感悟铁人精神

一个工人

铁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他是一个工人,一个劳模,铁人在石油人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铁人纪念馆的变迁可见一斑。铁人纪念馆是中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纪念馆经过了四次变迁,1970年铁人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指示“铁人是个英雄,值得纪念,铁人精神值得学习”,遵照总理指示大庆油田在同年12月,在铁人带领1205队来大庆打的第一口井—“萨55井”旁,兴建起“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陈列室”,1971年7月1日正式建成开放;1974年,考虑到陈列室规模太小,大庆油田决定在市区中心广场建设“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展览馆”,1975年5月开放,实现了由室向馆的转变;1989年,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之际,油田决定在原铁人事迹陈列室基础上,扩建“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1991年11月15日铁人逝世21周年之际开馆,实现了由综合展览向人物纪念馆的转变;2003年2月,大庆油田决定把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迁建至油田世纪大道和铁人大道交汇处,更名为“铁人王进喜纪念馆”,10月8日,铁人诞辰80周年之际奠基,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之际正式开馆,温家宝总理题写了馆名。铁人纪念馆已经由43年前的陈列室跻身于国内综合性一流展馆。

二句名言

铁人经典的话语很多,著名作家何建明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后说,铁人是天生的语言大师。铁人的诗更是生动,完全来自于生产生活。著名艺术家华君武参观完铁人纪念馆后,挥毫写下:人民的诗人。参观过铁人纪念馆的同志一般都会被纪念馆序厅的群雕所震撼,同时也对序厅两侧墙上的两句话记忆深刻,那就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铁人的两句经典话语:

1、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口号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伟人名言一道,成为三千年来振奋过中国人的100条标语口号的第74条。1960年3月31日萨中指挥部召开先进队长座谈会。王进喜在会上说:“眼下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要说困难可真不少。有也上,无也上,天大困难也要上”。这是铁人对艰难困苦的有力回击。铁人历来主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在自己。面对困难与挫折,铁人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向困难挑战,与困难搏斗。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说:铁人是一个把困难压在脚底下的人,而有些人往往把困难举在头顶上。我开会时总说这样的话:“开口说话总是以“不”字开头的人,肯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没等做事呢先被困难吓跑了!”刘宏斌总经理在做形势任务报告时说,地质学家要敢于想象地面下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会有目标,我们工作生活也一样,要有一个美好的愿景,这样我们才会有奋斗的目标。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凡事先找办法,而不找借口。

2、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发出的钢铁誓言,浓缩了铁人的终身实践,是铁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大庆石油会战时树立的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五面红旗”,尚有3位健在,铁人如果健在,也已经是91岁高龄了,而1970年王进喜离开我们时刚刚47岁,他绝不仅仅少活了20年,而且是以血汗、青春甚至生命为代价,兑现了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誓言。

从铁人王进喜的“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再到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的“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的爱国情怀是一脉相承,始终如一的。

何为爱国?不仅仅“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才是爱国,和平年代的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国家强大,社会和谐稳定,否则像埃及、叙利亚等国家那样,最受罪的是百姓。对百姓而言,爱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立足本岗位,把自己工作做好,把自己从事的事业做好,这是集小爱为大爱,这也是爱国,其他的都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三个经典故事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间、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内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国家迫切需要石油。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财力、物力的严重匮乏,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没有被吓倒!王进喜下车伊始经典的“三句话”: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记录是多少?宋振明后来在回忆说到:铁人的这三句话很有一名战士的品质,作为战士要清楚有没有武器,战场在哪,作战任务是什么?这是主人的姿态,战士的做派,指挥员的思想。在石油大会战中王进喜带领队友演绎了三个经典故事。

1、人拉肩扛运钻机。1960年4月2日,1205队的钻机终于到了大庆火车站。可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套钻井设备总重60多吨,在玉门拆散搬家,需要吊车、拖拉机各4部、大型载重汽车10辆。然而刚组建的萨中探区吊运设备非常少,怎么办?王进喜说:我们绝对不能等,我们几十个人就是几十台拖拉机,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全都拉上井场。3天3夜,王进喜带领队友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硬是靠双手和双肩把60多吨重的钻井设备从火车上卸了下来,装上汽车,搬运到井场并安装就位。在人拉肩扛过程中,王进喜和几个司钻轮流喊着号子来鼓舞全队士气,他们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豪迈诗句。

2、破冰端水保开钻。打井离不开水,1205队使用的是贝乌-40型钻机,是通过泥浆泵、立管和水龙头组成的循环系统把用水配制的泥浆通过空心钻杆注入地下,再从钻杆外边返回地面。每口井大约耗水60多吨。正常情况下,这些水是专业供水队专门接管线输送的。可当时马家窑的管线还没有接通,等罐车大约要等3天。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又一次把队员集合在一起,他说:“还是那句话,有也上,无也上!就是尿尿也要开钻!”他带领全队工人到井场西边一里多远的大水泡子,把已经冻得厚厚的冰用镐砸开一个大窟窿,用脸盆、水桶盛水, 甚至连铝盔、灭火器外壳也用来装水,一盆盆、一桶桶地运往井场。附近的老乡和指挥部的机关干部都赶来帮忙,组成了100多人的运水长龙。当时的气温是零下三十多度,可是大家却干得热火朝天。天渐渐黑了,可运水的的人们点亮马灯、燃起火把,挑灯夜战,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努力,终于端足了打井用的50多吨水,保证萨55井的顺利开钻。

3、奋不顾身压井喷。1960年4月29日清晨,王进喜在指挥工人放井架往第二口井搬家时,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右腿。可他不顾伤痛,拄着拐杖,继续指挥。当天,他带伤参加了万人誓师大会,面对万人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钻至700米浅气层时,突然发生井喷,如果不及时制止,就可能井毁人亡。压井需要重晶石粉,可当时井边没有,王进喜果断决定用水泥代替重晶石粉,水泥投入泥浆池里无法融合沉了底,泥浆比重无法提高,危机时刻,王进喜顾不上腿伤,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几名队友也跳进泥浆池里搅拌泥浆,随着泥浆比重的提高,高比重的泥浆被几台高压泵强力注入地下压住了井喷。王进喜奋不顾身的一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定格为一个历史的瞬间,成为铁人精神的象征。

通过这三个经典故事我们学到或者体会到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学习老一辈石油人那份创业的激情,有同志说我的激情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流逝,已经消失殆尽了,有的说我基础差底子薄年龄大。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最先冲到终点的必将获得献花与掌声,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最后一个冲到终点所获得的掌声远远超过第一名,而中途退场的永远也听不到掌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股子激情,如果没有了激情就像人没有了精血,会变得萎靡不振,我们是不是应该重燃或者激发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退的激情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他说过一句话: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从现在开始就不晚,从现在开始就没有迟到。

四次代表

铁人当过很多次会议代表、代表团代表等,但其中有四次做代表的经历,对他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令他记忆深刻。

第一次是1959年的公交群英会代表。在北京群英会期间,王进喜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因为缺油而背上了“煤气包”,让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他说:连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住的地方—首都北京都没有油用了,我还有什么脸面当先进、开大会、受表扬?叫国家做这么大的难是谁的责任?是我们的责任!从此这个“煤气包”沉甸甸地压在王进喜的心上,成为挥之不去的心病。也成为他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动力。

第二次是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期间,王进喜、邢燕子、陈永贵、董加耕等4位代表和彭真、钱学森、陶铸的夫人曾志一起参加毛主席71岁生日晚宴。毛主席说:“今天一不请客,二不祝寿,就想同大家一起谈谈。”又说:“今天没让我的孩子来,他们是吃蜜糖长大的,不够资格。” 席间,毛主席谈到大庆时说:“石油工人干得很凶,打得好!”又说:“铁人是工业带头人。要工业学大庆。”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首次向外界公开报道大庆油田。第一次提出“大庆精神”这一名词,称赞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国内各大媒体开始大力宣传大庆精神大庆人。大庆和“铁人”王进喜的名字从此传遍了祖国,传向了世界。

第三次是出访阿尔巴尼亚代表。1966年,我国派一个石油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铁人王进喜作为代表随团访问。访问期间王进喜得知阿尔巴尼亚早已达到平均每年每人半吨油,这让他感到非常震惊。

第四次是1969年党的九大代表。1969年4月,王进喜出席党的“九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会议投票过程中,当铁人投完票经过主席台时,周总理起身对毛主席说:这是大庆的王铁人。毛主席握住王进喜的手说:铁人,我知道,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你长得很结实,像个铁人嘛。王进喜也与毛主席留下了唯一的一张合影,这是一代伟人与一位工人瞬间定格,一个时代的剧照。

通过这四次代表,我们梳理一下王进喜思想演变脉络。1950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他说:主人不能干长工活。他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1956年光荣入党,志愿书中写到:过去受苦受打受骂,每月拿工资还买不上一斗麦子。解放后拿的工资能养活几口人。父亲死了,上级马上派车把我送回家,还给我钱回家安葬父亲…,所以要求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一种朴素的报恩思想,体现出一腔真诚;1959年参加群英会,因为“煤气包”让他羞愧,这时他已经有了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情怀;当了人大代表后,在1965年7月的石油部政工会和1966年2月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铁人提出了“要让国家省省有油田,管线连成网,全国每人每年平均半吨油”的奋斗目标,这完全是站在国家能源战略角度提出的目标,当得知阿尔巴尼亚已经实现每人每年半吨油时,他更加坚定了发展好我国石油工业的信心和决心。1969年4月,参加党的“九大”,当年7月,他组织成立了大庆钻井废旧物资回收队。1970年3月,在大庆油田出现地下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两降一升“的严峻形势下,他不顾个人安危,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为恢复大庆油田的正常生产局面做出了贡献。从这个脉络我们可以看出铁人的爱国情怀越来越浓烈,为石油工业奋斗一辈子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何为信念?王进喜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干好一件事,就是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这是他的毕生追求,他坚守一生,执着一生。信念与信仰有区别,信念是低层次的,信仰是高层次的,信念包含信仰,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念,坚定的信念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江河奔流千里之远,也不会忘记源头给予的力量。曾国藩云:凡专注一事者必有所成。

高举民族团结旗帜

共建富强活力智慧和谐幸福肃北

发布:肃北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