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托·墨索里尼

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7.29—1945.4.28)1922年至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王国首相、独裁者,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

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生于意大利弗利省的多维亚蒂·普雷达皮奥一个铁匠的家庭,从小缺乏教养,粗鲁好斗,多次被学校勒令停学。他渴望向上爬又不能如愿,产生了严重的报复心理,叫嚷"将来要让世界发抖!"1945年4月28日死于意大利科摩省的当戈。早在师范学校期间,墨索里尼就自称为社会主义者,并加入了社会党。他的父亲亚历山德罗是一个读过社会主义书籍的铁匠。他以墨西哥解放者贝尼托·胡阿雷斯德名字为自己的儿子命名

1902年居住在瑞士,结识了一批革命家。使他由于政治活动而被驱逐出境。

1908-1909年居住在奥地利的特伦提诺。这时产生了对民族主义的感情;他度过哲学家尼采和索尔的著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是福利省的社会党领袖。兼任党机关报《前进报》的编辑。

1914年10月20日被开除出党。同年11月14日在米兰创办《意大利人民报》。他亲自参加义勇军在1917年2月23日的一次训练事故中负重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情况,对他的灵枯的机会主义政策十分适合。为夺取人民的支持,他利用人们对日益壮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恐惧同时诉诸国人阴意大利在战后谈判中所得无几而日益增长的爱国主义的不满情绪。1919年3月23日,发起一场“法西斯主义运动”,在米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战斗的法西斯党”。这个团体的政治纲领是工团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口号的结合。1919-1922年的动荡年代里,墨索里尼利用他的黑衫军冲锋队抗击罢工工人,共产党和社会党人。1920年共产党人的威胁减退了。

1921年大选中,二十二个法西斯党人被选进国会。法西斯政党在全国范围内被组织起来。墨索里尼被称为“元首”。1922年一次长时间总罢工被“冲锋队”所破坏。从而使经过周密策划的“罗马进军”(1922年10月28日)扫清了道路。在这次危机期间,墨索里尼本人留在米兰,直到犹豫不决的伊曼纽尔三世拒绝顾问们局部墨索里尼的建议,召他组织内阁(10月31日)。

墨索里尼一上台,就逐步地建立独裁统治。1923年通过的新选举法保证法西斯党人在国内中三分之二的多数。五年后,选举仅仅是一种法西斯大会。终于1938年议会被取消,另立了一个法西斯和“公司”组成的议会,成员全部由政府任命。为了进一步工具他个人的统治,独裁者一直兼任好几个内阁部长的职位。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民主国家明显得软弱无力,是墨索里尼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他采取了侵略的外交政策。首先1935年10月派兵入侵埃塞俄比亚。当国联予以制裁时,他对世界性组织表示蔑视。竟然在1937年12月意大利退出国联。1936年5月宣布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同年7月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协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在之后的三年里派遣了数以万计的意大利军队和大批飞机在西班牙作战。从1933年开始,墨索里尼越来越无法否认他的意大利和新的纳粹德国之间存在着联系了。在这两个法西斯政权以外的世界,同时代的人几乎是非常自然地认为法西斯和纳粹的体系是类似的。在政治、军事上墨索里尼 积极与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进行合作。1936年10月,与希特勒在柏林签订《柏林协定》,规定在重要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方针,罗马—柏林轴心遂告形成。1936年11月加入德、意、日三国《反共产国际协定》。1938年,墨索里尼下令取消议会,在国内完全建立起他个人的独裁统治。1939年4月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看到希特勒的初期胜利后,墨索里尼于1940年5月出任了意大利战时统帅部最高统帅,并于同年6月10日对英、法宣战,出兵法国南部,并向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和埃及发动进攻,企图建立地中海帝国。10月派兵入侵希腊。1941年4月出兵配合德军进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对苏宣战并派兵配合德军进攻苏联。1943年7月,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7月25日,由于军事上失利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高涨而被国王撤职,并被监禁在阿布鲁齐山大萨索峰顶。 1943年9月13日被德军伞兵救出后,9月17日在意大利北部萨洛出任“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傀儡政府总理。

1945年4月9日,盟军沿戈锡克防线发动总攻。4月21日,防线被攻破,盟军及意大利部队遍布巴伦第平原,并越过波河。曾在伯恩与美国特使艾伦·杜勒斯秘密谈判的德国将军卡尔·沃尔夫代表冯·维廷霍夫将军指挥的80万人投降,维廷霍夫将军是在3月接替陆军元帅凯塞林的职位的。这些人中包括格拉其亚尼指挥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部队。贝尼托·墨索里尼及共和国政府成员在拒绝上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提出的投降命令后,于1945年4月25日晚逃往米兰。上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由维克多·埃姆努埃尔国王设在罗马的总部管辖,负责指挥并联合北部的反法西斯主义运动。但墨索里尼在4月27日去往阿尔卑斯河谷瓦尔泰利纳地区时被游击队俘虏,他曾计划在那里等候美国人的到来。上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的行动违反了国王和罗马政府在1943年9月8日与同盟国停战协议条款中所规定的义务。条款要求墨索里尼向同盟国投降。但上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决定立刻枪毙墨索里尼及其部下,并计划于4月28日下午在关押他们的科莫湖边的一个小村庄执行。

1945年4月28日下午,“行刑者”到达那里时,他们发现有人已经替他们完成了任务。墨索里尼及其情妇克拉拉·贝西塔已经被接到英国方面命令的游击队员于当日凌晨处死。墨索里尼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童年的经历使他钟爱高大敞亮的建筑

贝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1922年至1943年期间为意大利王国首相、独裁者,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的父亲是个铁匠,他是在父亲铁锤的丁丁当当声中长大的,对建筑工地上的打打砸砸的声音有着特殊的偏好。墨索里尼常常偷邻居的鸡和果园里的苹果,当被大人抓到,他就装出一副受伤的样子。为了改变他的坏习气,母亲就常常带他去教堂做礼拜。墨索里尼极不喜欢教堂那昏暗的环境,总是无精打采的。在唱赞美诗时,他经常趁母亲

不注意溜走。在他童年的思维里,教堂的灰暗使他特别向往高大宽敞透亮的建筑,他觉得这样风格的建筑才适合人居住。后来墨索里尼周游欧洲,在瑞士期间做过泥瓦匠、伙夫、裁缝、脚夫等活计,这种劳动经历,使他对建筑别有一番感悟。英国学者迪耶·萨蒂奇保

留了一张墨索里尼的照片。照片中间是一个建筑模型,周围是一群穿着黑白制服的肥胖名流,居中的墨索里尼身穿洁白的对襟套装,头戴一顶贝蕾便帽。照片中就有墨索里尼钟爱的建筑师皮亚琴迪尼,也说明墨索里尼习惯把建筑看成是必不可少的政治宣传。而皮亚琴迪尼则深谙主顾的想法,他说,建筑就是要成为宗教和国家的神庙,弘扬民族的美德,使人振奋,令人感动。在意大利二战时期的宣传片中,墨索里尼将丁字镐举过头顶,这样一个镜头不仅向人们展示他的气势与权力,还是向世界宣告:他,墨索里尼,已经和奥古斯都以及其他建造罗马的帝王站在同一高度上了。

■建筑师是墨索里尼时代备受尊重的群体墨索里尼用了二十年时间来重建意大利,他可以实现童年时追求宏大、敞亮的愿望了。在法西斯年代里,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找不到他留下的足迹。他指挥建筑师们修建了国家的现代基础设施:新火车站和邮局、法庭和大学、工厂和疗养院,尽其所能地表现出法西斯每前进一步所走过的历程。他让建筑师特拉尼在科莫设计了一栋法西斯总部大楼,大楼有一个中庭,突出了周围围绕着的党的各个机构,并特意标出建造过程中法西斯志愿者的支持,以便为其政治发迹提供更多的历史合法性。

在墨索里尼时代,尽管很多人遭到迫害,建筑师却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而受到尊重,二战期间大多数建筑师没有逃到英国或美国,很多人留下来参与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筑项目。“御用建筑师”及其同事们共同设计了墨索里尼的新城镇,为他在利比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修建了殖民地风格的小社区,在意大利各个城市建造了党部大楼,设计了向民众美化法西斯主义的宣传展览。

墨索里尼还准备修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宫殿——— 墨索里尼还准备修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宫殿———威权大厦,同时将其作为法西斯党总部。大厦计划坐落在圆形大剧场的对面。墨索里尼曾经发起竞标设计,也得到了许多方案。总的来说,这些设计相对于希特勒的总理府更为现代,但其抽象建筑语言与德国法西斯一脉相承,都表达了一种威慑和领导者对个人的征服成就的夸示。

由于种种原因,墨索里尼改变了初衷,在罗马城北边修建了墨索里尼广场。它可以说是一个复古版的法西斯主义城市规划,广场模仿古罗马竞技场布局,周围是一圈新建筑。为了纪念掌权二十周年,墨索里尼还在城市南端对称修建了另一片“建筑展示橱窗”———埃乌尔,它是“罗马世界博览会”的缩写,是为迎接1942年世界博览会修建的。最初的构想是为展览和举行仪式等兴建一系列新建筑,后来则转变为在罗马城南、朝奥斯蒂亚和大海方向大规模扩展一片新城区。随后战争爆发,世博会也被取消,但大片的地区已经被开发,使人们看到一个身披现代主义外衣的独裁者究竟是什么样子。

一心想压倒他人的希特勒将墨索里尼的建筑称为“没有创造力的复制,毫无意义”,法西斯主义者也称其“晦涩难懂”,从实际效果来看,墨索里尼的设计风格同希特勒的简单、宽敞、粗线条、威慑相比,还是添加了一些唯美风格,也比较重视历史因素,强调了建筑色彩、线条的复杂和多样化,体现了墨索里尼阴柔的风格,这一点与希特勒的强硬完全不同。

■在恢复罗马帝国辉煌的旗帜下,罗马遭重创历史上的独裁者往往对自己的国家———至少是自己所在的首都、宫殿和坟墓———的建筑有规划的企图,墨索里尼也不例外,他打出的旗号是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对内大兴土木和对外扩张就成为当然的选择,于是,“墨索里尼的铁锹和铲子”来了。

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城历史久远,意大利的建筑素以保存完好著称,但在墨索里尼时期却遭到重创。他对古罗马城镇广场、罗马圆形大剧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他为建造巨大的广场、宽广的道路拆毁了许多古建筑。他还特别喜欢把一些雄伟的古罗马建筑周围拆“干净”,要求把古建筑“亮出来”。

墨索里尼提出了一系列的建筑规划,设想全面清除罗马近两个世纪以来新建的建筑,恢复奥古斯都大帝时期帝都罗马的面貌。多亏了官僚们的拖拉和腐败,这个计划并没有得到完全实施。但是当要显示自己权威的时候,墨索里尼对古代遗迹也并不是那么尊崇,比如他下令开辟了一条把古罗马大角斗场和他的府邸———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威尼斯宫连成一条直线的帝国大道,以此来表明他的权力可以贯通古今,也满足了他追求与历史人物比肩的虚荣心。尽管这会破坏沿途的文物古迹,墨索里尼仍然大张旗鼓地干起来,最终对意大利的建筑和文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留下了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