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起起伏伏的人生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继位第二年,为了遏制秦国向东扩张,韩国想出一个馊主意,派水工郑国劝说秦国修一条连接泾水和洛水的水渠,试图用庞大的水利工程挡住秦国东征的步伐,结果成就了秦国四万顷水浇地,关中从此富饶。

因为从韩国来的郑国在修渠一事上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秦国宗室大臣认为,这些诸侯国来的人们都带着各自的目的,劝说秦始皇把这些人都打发回家,下了一道逐客令,李斯就在这些人中间。他向秦王嬴政写了一封《谏逐客令》,指出逐客令的实质是“藉寇兵赍[jī]盗粮”,是给敌人提供帮助,这才让秦王留住了各国的人才。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楚国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秦朝政治家。李斯早年在上蔡当个小吏,看到厕所中的老鼠为了吃点污秽的东西被人吓得东奔西跑,粮仓中的老鼠却悠然自得根本不知什么是害怕,于是大感慨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你的行为是由你的位置决定的,屌丝与富二代永远不会相互理解。

李斯自那封《谏逐客令》后,日益受秦始皇重用,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在秦国统一六国中起了较大作用。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的行为立马变了,说以前诸侯并争,正是用人之时,所以广招天下英才,现在天下已定,这些儒生不好好学点技术,老爱议论点历史,不如严禁之,非议古今的杀,那些现存的诗书百家等全烧掉,所谓焚书坑儒。中国历史在此断篇了,你说李斯的罪过有多大吧。

公元前208年,李斯因与赵高的斗争被腰斩于咸阳。临刑之时,他与其中一个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人生起起伏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