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他惹了曹雪芹,最终被设计流放边疆!

谁让他惹了曹雪芹,最终被设计流放边疆!

文|明七

南京的“随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园林在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军给辟成了稻田。在清朝时“随园”是江南三大园林之首,它还是《红楼梦》里那个姹紫嫣红的大观园的前身。这园林本是曹雪芹曹家的产物,而“随园”名字的来历跟一个叫隋赫德的人有很大的关联。

曹家之所以繁盛,因其家主曹寅曾是康熙帝年少时的伴读,数年伴读使曹寅深受其信任,康熙曾称曹寅为“股肱耳目”之臣。曹寅当初为了讨康熙帝的欢心,在康熙其中四次南巡中大量挪用经费甚至不惜举债也要大肆操办,只为迎接康熙到来的曹家极尽奢华颓靡之事,而这时衰败的种子就此在曹家种下。

曹寅因风寒病逝后,亲儿子曹颙也在继任家主不久后便病故了。随后由读书天分很高的继子曹继承家业,因之前曹寅的大肆举债出现的巨大亏空已经无力弥补加上曹并没有管理织造事物的能力,致使那颗衰败的种子开始在曹家破土而出开始发芽生长。

雍正帝上台后便开始严加追查欠款问题,虽然允许曹三年之内还清亏空,即便时间如此宽裕也令曹伤透了脑筋,只好多方求人找人。这时雍正从传闻听到曹找人的消息,亲自写下朱批特喻警告过曹禁止结党营私,不然就是买祸受。

结果曹寅还是四处找关系以求减少罪责,这件事情传到雍正耳朵后,雍正对曹家的憎恶和猜忌渐渐开始加重。雍正一扔弹劾奏折立即下令严审,竟发现曹家在这期间居然将家产秘密转移。天子震怒于此,先是命人将曹抓捕入狱,随后又命隋赫德查封曹家,还告诉隋赫德查出的家产可由隋赫德任意处置。

隋赫德一听可以随意处置曹家财产就乐了,这可是一笔横财哪有轻易放过之理?于是命人将曹家搜查的干干净净哪怕是犄角旮旯都不肯放过。这曹家最漂亮的园林也被隋赫德占为己有,随之改名为“隋园”。世事难料,要知道曹家曾经也是一棵大树,虽说猢狲散是因树倒但大家都知道枝干易折树根不倒的道理。

自是有人要向隋赫德报复的,一位名叫“纳尔苏”的老平郡王,也就是曹寅的女婿准备开始将报复的手伸向隋赫德(估计被报复这点估计隋赫德也没有想到,不然当初抄家的时候也不至于那么狠了)。虽然老平郡王之前因罪被罢免了职务,但该伸手时就伸手,伸手的时候也是一点也不客气,隋赫德本身心虚的同时也得罪不起这位大人,所以勒索出来的钱数量还相当可观,也算是为曹家出了一口恶气。

隋赫德本身也不是什么洁身自好之人,之前抄家就可看出其人本性贪婪为了钱可不择手段,这种手段露馅是必然的。很快隋赫德就站在了悬崖边上,这时老平郡王纳尔苏又伸手了,将他推了下去。事情是这样的,隋赫德落入法网,有口供证明隋赫德贿赂纳尔苏,这贿赂之罪就此定了下来。

对于处置像隋赫德这样贪得无厌的小人,雍正向来不会心慈手软,立即将隋赫德发配至北路军台(现今蒙古戈壁大沙漠附近)充作奴役。而老平郡王因是皇亲国戚,雍正只是取消了他的爵位收回之前贪污的银两并且命令自此之后不许出门。

金陵有一才子,名袁枚,虽有独特的政治眼光但不喜追逐名利涉及庙堂,只愿悠然自在地随着自己的心性生活。因喜钟敏灵秀之地,于是举三百金买下隋园,并将其更名为“随园”。不光听起来也自由风雅许多,性情洒脱的他还将随园四周围墙推倒,以表不加管制任人前来寻山赏花,而自己看到游人如织内心也是乐得自在,此情此景自是没有负了“随园”的名字。

再喜游山玩水也得要金钱支撑,本身购买和修葺随园就已经让袁枚捉襟见肘了,这时就体现出袁枚炒作经商的天赋。因为随园游客众多自己又是随园的主人,他开始卖自己所著的书,结果生意火爆供不应求。后来又有人来找他写文章,只要给足银两自是来者不拒,名声也越来越高。

一场“随园游梦”此时繁盛彼时衰败,这期间引发了多少令人们叫好或是悲叹的故事。似那隋赫德恶终有恶报,或似那袁枚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的这一生都是要人们自己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