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说旗袍是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

一心肝胆


从来都没听说过。

不知道题主是从哪里听说的。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也有人认为是满清旗人女子的服饰发展而来,在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虽然旗袍很受当时的女性欢迎,但要说是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就言过其实了。


因为旗袍的文化实在太短,所以说真要说旗袍旗袍是否代表了中国文化,还真不一定。我想或者说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还行。虽然经常看到有人说,那玩意儿体现了东方女性的美,含蓄而不是性感,优雅而富有诱惑之类。但是每个人都有评价和选择相信哪种评价的权利,夸和喜欢旗袍没问题,以此去贬低别的服饰、别国服饰,甚至攻击别国文化也没问题。只是,需要提醒一点的是,东方女性穿旗袍不好看的也大有人在,至于是旗袍不适合她们,还是她们不适合旗袍,这个还真是个问题。其实旗袍目前也只是各类服饰的一种,在我身边见过的女性中,旗袍甚至排不进她们常穿的三套衣服之内。最后,含蓄性感之类的描述,除了旗袍,丝袜、蕾丝等似乎要比旗袍更能吸引人,而要说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汉服的代表性又比旗袍高多了。


关河南望


书上说:旗袍是中国女人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堪称女性国服。一件旗袍就能将一个女人身材、气质、美貌和内涵检验得淋漓尽致。

我要说:惟有旗袍这样一袭长裙,把东方女性的万种风情演绎到极致。

"旗袍是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我以为:此话言重了。

请欣赏别具韵味,穿旗袍的女星们:











老伙计61322


别恶心人了,旗袍就是娼妓的职业装,到现在还没哪个民族愿意承认是自己的民族服饰,包括满族都不承认。


遊途道標


这个观点太傻了,谁说旗袍是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让人笑掉大牙。

如果说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主体,那么“旗袍”显然从来不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服饰。众所周知,旗袍的底子是满族妇女的服装,与传统的汉族服装差别很大。

即使算上满清历史,旗袍的历史也很短。更何况,“旗袍”这个称谓出现得更晚,一直到20世纪初,满清垮台之后才被大家开始使用。在此之前,旗袍之说不仅少之又少,而且没有男女之分。实际上,特指女性服装的旗袍,要到20世纪20年代才在上海被发明出来。到三四十年代,经过几番改造,旗袍基本定型,成为我们熟悉的模样。把这么晚近出现的事物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合适吗?打个比方,你会把珍珠奶茶当作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吗?还不可替代?

说句题外话,误把晚近发明的服装当作传统文化象征的笑话其实不少。最典型的例子还不是旗袍,而是苏格兰裙(Kilt)。很多人以为,这种苏格兰男子必穿的格子短裙是他们的民族服装,苏格兰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其实完全错误。这条裙子的历史不仅只有200年的历史,而且还是英格兰人发明的。起初,它就是伐木工人扛木材用的披肩,之后慢慢演变,才缠到了苏格兰男人的腰间。所以,当你开口称某样东西是一种文化的永恒象征时,最好搞清楚它的真实来历。


西闪


哪些人???民以食为天,旗袍作为饭店服务员的常服,发挥了很大作用。以这个角度理解确实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长安西市一人家


这句话是不对的,现在大部份的年轻人都不穿旗袍,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吧!在我的家乡,现在除了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穿,居本没人穿了。再加上现在又开始流行恢复汉服,我想在过个十几二十年旗袍就会被汉服取代成为中国的国服。


福建情人


这观点有点绝对。首先,旗袍是只是当前服饰的一个选项,不是不可替代。其次,服饰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历来是较为开放的部分。大唐文化丰富多彩。诗歌是唐文化的基本特点,而唐朝服饰文化绚丽多彩,开放包容。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国际舞台中央,在服饰文化方面更应当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而不是只选某种服饰符号作为自己的唯一标识。其实现在的汉服,旗袍,大襟,对襟,等多种服饰款式都作为民族服饰而得到民间认可,就很好。


霭秀桦


这是哪个傻逼提的问题啊?你听谁说旗袍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啊?没看到现在汉服才是主流趋势吗?旗袍现在都沦为妓女的标配了,或者是有些审美观没跟上来的中老年阿姨才会穿


用户6p5ackjs4x


旗袍非中华文化,因其深受西洋女装影响。


泡泡鱼253721686


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女性或者说东方女性,但是不是不可替代,值得研究,我不敢妄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