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机炮连编制:又为何从解放军中撤编?

在解放军的不同编制中,常能听说步兵连、工兵连、坦克连等装备不同、战斗分工不同的连队,实际上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解放军还有一个编制叫机炮连,这个单位的设置是为了解决步兵连支援火力不足、缺乏面杀伤能力,或师团属重火力不能及时支援的问题。


机炮连的装备多为重机枪、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解放军早期的连级建制与国民党军队类似,步兵连的支援火力由9挺轻机枪提供,火力绝称不上有多强,而且普遍装备中国军队的ZB-26轻机枪使用20发弹匣供弹,即使按照450发/分的实际射速计算,火力持续性也很差,虽说压制日军“歪把子”还不是问题,但遇上九二式重机枪,就非常吃力了。


要是再遇上敌军装甲部队,步兵那贫乏的火力,怕是只能当活靶子了。

重机枪、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这些重武器在这时就显得很重要了,首先重机枪能提供至少十倍于轻机枪的火力持续压制;迫击炮提供曲射火力,能有效打击掩体和反斜面的目标,基本上不存在火力死角;无后坐力炮则为步兵提供了一定的反坦克能力,也能打击碉堡工事里的敌人。


但这些武器占用编制太多,如一门60毫米迫击炮就需要6人编制,差不多就是半个步兵班。如果在步兵连内设置这个编制,不但不利于步兵的机动,重武器分散配置也不利于后勤补给和火力集中。

虽然在步兵团一级也有炮兵营或炮兵连,但团属炮兵有时不一定能及时反应,灵活度不足。

这时在营一级配置一个机炮连就很有必要了,步兵营的人数大多在1000人左右,有足够的编制来装备重机枪迫击炮等重武器,而且相对于连一级,营一级的作战纵深更能保证重火力的安全。


不过机炮连的设置终归是火力不足时的无奈之举,随着解放军装备发展,步兵班内由火箭筒,步兵连有自动榴弹发射器,再加上合成营中的自行迫榴炮、高射炮等不同火力,火力支援的时间和程序都大大缩短,也就不需要专门设置机炮连了。


更重要的是,在远程火力和精确制导武器逐渐普及,以及单兵火力得到增强后,机炮连这个建制显得多余,在正规野战部队中已经见不到了,只有少数预备役、边防部队还有这个建制的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