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飲一定要小心這夥人,專業碰瓷敲詐,張口就「幾十萬」!

又一家餐廳被騙了!

近日,在哈爾濱一家燒烤店裡,發生了一起微信“串現金”被騙的案件:

一名男子進店,聲稱有十幾個人要來吃燒烤,先是點了近1000塊錢的串,後又稱在一家超市訂了1500元錢的海鮮,讓燒烤店代加工。

隨後男子說,超市只收現金,而他的錢都在手機裡,讓燒烤店給串點兒現金,老闆同意後,男子掃了二維碼付款,但說需要驗證碼,而收驗證碼的手機在他媳婦兒那兒,只能等會再轉。

接著男子拿著燒烤店的1500元錢,讓老闆開車陪他去取海鮮。路上,男子接到電話,再以他姐出車禍趕去醫院為由,下車跑了。

而燒烤店老闆回到店,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這種騙局,在餐飲行業也並不少見,但大多數還都是小打小鬧,餐廳損失的金額也不算太大。

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一幫有組織的、專門碰瓷訛詐的人,盯上了餐飲企業,張口就要數十萬,甚至百萬,餐飲老闆們更是要格外提防、小心。

一幫專門碰瓷訛詐的,盯上了餐飲企業!

1、火鍋中有“衛生巾",索賠數百萬

上月餐飲業最轟動的一件事,就是海底撈上市。然而,就在圈內外紛紛祝福的時候,在深圳的海底撈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一位倪姓女士,在深圳海底撈卓越店就餐時,聲稱發現火鍋中有疑似衛生巾護墊的物體,要求退還就餐的餐費。

門店的負責人也表示,畢竟在門店裡發生不滿意的事情,當時退還消費的800多元,作為補償。

但,隨後,倪女士情緒激動,又提出了賠償數百萬的要求,還損壞了一些餐具。

於是,海底撈選擇報警。

就在輿論不斷髮酵的時候,劇情就出現了反轉。

深圳市重慶印象火鍋(梅林店)店長看到後爆料稱,就在海底撈衛生巾事件的前一天,這位倪女士也曾前往其店內用餐,並稱發現“衛生巾”異物,要求索賠。

當時這位經理選擇私了,但是看到海底撈這一事件後,就直接去了派出所報案,一對證,發現竟是同一人。

這個時候,事情才漸漸明朗,連續兩天,同一人在不同的火鍋店,發現了同一種異物,充滿了疑點和巧合。

對此,這位倪女士稱,之所以去火鍋店比較勤,是為了火鍋店的用油安全,並且立馬改口稱自己沒有追究任何一家火鍋店的責任,也不需要賠償,只需要商家把幕後供油的油廠提供出來。

而警方則稱,該女子有精神疾病,最終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2、以菜品裡添加藥品為由,敲詐酒店50萬

今年5月份,北京一家酒店的負責人報警稱,其集團名下三家飯店自今年1月以來,被三名男子多次以向食藥監部門投訴其菜品中添加藥品為由,索要50萬元。

公司迫於無奈,先後5次向三人銀行賬戶中匯去18.5萬元。

1月份開始,該公司旗下一家位於海淀區的飯店,接到一名魯姓男子打來的電話,說其在飯店食用添加了鹿茸的某道菜品後感到身體不適。

並稱該飯店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的規定,已經將該飯店投訴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如果飯店想私了,給20萬元他就撤訴。而幾乎同時,該公司旗下位於西城區和東城區的另外兩家飯店也被兩名男子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了舉報和勒索。

通過警方調查,才發現這是一個以中高檔飯店,為主要作案目標的敲詐勒索團伙,並且核實這三人曾在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等多地以同樣的方法敲詐了十餘家飯店,涉案金額達50萬元。

目前,這三人已經被警方逮捕。

3、因賣了幾瓶紅牛,敲詐外賣商鋪

之前,在餐飲行業出現過,因為賣個拍黃瓜,被人舉報罰款1萬的事情。

這次,又輪到紅牛了。

有一位外賣老闆,稱自己租了個檔口,專門做外賣,但是因為賣了幾瓶紅牛,就被“有心人”舉報到了食藥監,現在要面臨5萬的罰款。

這位老闆說:“因為紅牛是屬於功能性飲料,沒有資質和許可證,就涉及了超範圍經營,現在就是要麼和舉報人和解,撤訴,要麼就交5萬的罰款。”

很多圈內人,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大多數同行都認為,這位老闆一定是遇到了職業打假人,因為不少的餐飲人都吃過虧。

江西一位餐飲同行,因為門店內所售的洋酒沒有中文標籤,被職業打假人勒索4倍賠償;

長沙一餐飲同行,因為店內蛋糕沒有食品標籤,被職業打假人“敲詐”1800元;……

對於這類事情,大多數的餐企都是選擇給錢了事,而不給錢的,就如上文外賣老闆一樣,面臨罰款。

餐飲不易,要格外小心避免吃啞巴虧!

以前,總是說顧客是上帝,只要顧客有投訴,有不滿,大多數餐廳都是選擇賠錢、賠笑臉。

因為,一方面,餐廳瑣碎的環節過多,環境太過於複雜,很難判定,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另一方面,餐飲人的心態,都是不希望鬧大,不要影響餐廳的生意,想著能用錢擺平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而也正是因為這兩點,就給了一些“有心人”可乘之機。

做餐飲本來就不易,無論是專業的騙子、碰瓷黨,還是所謂的職業打假人,餐飲人都要提高自身的防範意識,格外注意,不能一味的賠禮、道歉、賠錢、賠笑臉,適當的時候,要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避免吃啞巴虧。

在以往的餐廳經營過程中,你又遇到過哪些類似經歷,或者又有哪些適宜的處理方法,分享出來,供同行們警惕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