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会有月经?科学家是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的?

随风轻吟文远方


这可是个深奥的问题,任何涉及到为什么的问题,都是生物学上最难回答的问题。

简单答案,月经是为了怀孕的需要才出现的,这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

因为,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没有月经,照样不妨碍怀孕,那为何人类女性要受这份罪?

当然,除了人类女性之外,还有一些灵长类哺乳动物也有月经现象。


首先,月经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周期性阴道流血现象。它代表着怀孕的能力。

让我们搞清楚月经是怎么回事,即它发生的过程,然后搞清楚它的功能,最后才有可能回答为什么。

月经的实质是女性子宫内膜细胞的周期性的增生和消退,消退时不是简单的消失,而是以类似“坏死”的方式消退,所以伴随着流血,这些血液就形成了经血,经血排出不畅与痛经有一定关联。


形成的月经的关键就在这里: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增生和消退,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排卵。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增生的子宫内膜才会消退。这意味着月经让女性拥有每个月都可能怀孕的能力。这一点正是人类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重大差异所在。


为什么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具有随时怀孕的能力?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并不具有每个月都怀孕的能力,它们通常具有特定的发情期,出现在比较固定的季节里。而这样做的好处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妊娠的时间是大致不变的,所以怀孕的时间固定,就意味着生产的时间也固定。


地球上的多数地区都有明显的四季交替现象,这会影响到食物的丰盛或稀少。哺乳动物的幼崽,就算那些生下来很快就会奔跑的小羚羊,也是需要吃一段时间的母乳才能真正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而对于要当母亲的雌性而言,在食物丰盛的季节里生下幼崽,那么她才不用为奶水的产量担忧,她的孩子的成活率才能最大化。


既然不需要随时怀孕的能力,所以它们也就不需要拥有月经。

实际上少数哺乳动物,如果在发情期中没有怀孕,也会有少量经血排出的现象。类似于人类的月经。不过多数哺乳动物由于子宫内膜增厚得很少或者不增厚,即便在发情期没有怀孕,它们也不会有例假。


这些研究因此带来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类怀孕需要子宫内膜增厚呢?如果人类不需要子宫内膜增厚也能怀孕,即便依然保持随时都可能怀孕的能力,但同时也不会有例假这种现象了。


为什么人类怀孕需要子宫内膜增厚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由耶鲁大学生物学家Deena Emera回答的。他发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有两大类型,其中最主流的类型是胚胎就在子宫内膜表面发育,比如猪牛羊。而不那么主流的类型中,胚胎则需要钻入到子宫内膜中去完成发育,对后一种类型来说,就需要让子宫内膜提前增厚!这正是灵长类动物中采用的类型,也是造成人类女性拥有月经和例假的根源。

图示:侵入式的胚胎,在发育之初需要将自己植入子宫壁中。在人类中这一步是由来自父亲的基因所控制。


某些动物则介于这两者之间,比如猫和狗。这些动物在发情期也有类似月经的现象,就是因为它们的子宫内膜也会稍微增厚,因为它们的胚胎会稍微往下钻一点,但没有灵长类动物钻得深。


为什么我们的受精卵需要植入子宫内膜去成长?


现在,我们终于接触到问题的核心。

如果您认为这是母亲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发育环境,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的话,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的受精卵需要钻入子宫内膜去发育,这是母亲对我们的考验!


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考试,不是私立小学的测试,或者小升初。

我们人生最重要的第一场大考,生死攸关的大考正是母亲的子宫内膜。

不能钻入子宫内膜的受精卵将被淘汰出局。


研究发现,自然流产率在人类中非常高,可能高达30%甚至更多,绝对多数自然流产就像一次正常的月经周期,毫无知觉。不仅是人类,事实上,灵长类的受精卵由于某种原因遗传缺陷率很高,包括各种染色体紊乱等等。为了应对这些遗传缺陷,我们进化出了增厚子宫内膜考验受精卵这样的能力,同时也就让例假成为这个过程的副产物。

我们都顺利通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大考呢。


三思逍遥


妇女为什么会有月经,《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岁更发长,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王冰注曰:"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而见也"。古代人人把男者为阳,女者为阴,分列日月为象征,这也是自然之巧合联系。李时珍《本草纲目·妇人月水》篇亦有月经,天癸丶红铅之名,时珍曰:"月有盈亏,潮有潮汐,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丶月信丶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规也。",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月经本女性生理周期的一个循环,因为有了月经也从而使女性有了生育能力,女性每个月都会有一段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的增厚,而且还会发生脱落的变化,这是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内阴道排血或者子宫出血,就形成了月经。"的说法极其吻合的。

古代科学家对妇女月经的解释,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妇女月经周期是28天左右,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一周时间是27.32天,也就是说,人类的女人的月经周期与月球运动的周期高度吻合。古人只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没有给出科学的解释,来揭示二者之间内在联系。有人认为,这和月球的引力有关,人体有70%的成份是水分,就好比一个大的液体,月球的引力对人体也产生了作用,这与月球对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引力作用是一样的,每逢新月和望月的时候,引潮力最大,所以人类的月经出现了与月为单位的变化规律。其实,引潮力并非单纯是月球的运动变化所导致的,引潮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的物体产生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之间的合力,海水涨落潮汐一日两次,每天日出与日落之时,水位涨落亦同样每日各出现一次,按此说法,人类女性月经是不是也要出现兩次变化,因为地球上的潮汐与月相有关。地球上的海洋广阔和月球的数量级很大,而人类数量级在月球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谁能感受到这种引力吗?沒有。为了提高受孕率,女性的排卵期就固定在新月的前后,月经就改在望月的前后容易受孕。也有的科学家发现月球运动的周期与其他动物的月经周期是不一致的,这里还没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