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张之洞胆子也太大了吧?竟敢当众骂慈禧是老寡妇!

在 一文中,历史妞总结了张之洞“香帅”之名的来源,并且证明了张之洞“香帅”之名实至名归、并非虚名。此外,在这篇文章当中,历史妞还提到了中法战争关键时刻,正是张之洞力主让前任广西提督冯子材出山,才得以取得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从而扭转整个中法战争的战局。

如此,我们可以看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确实是晚清时期不可多得的一位人才,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也是实至名归。

但是,张之洞毕竟是汉臣,慈禧等满清统治者对汉臣绝不可能百分百放心。因此,后来终于发生了一件让张之洞忍无可忍的事情,以致于张之洞竟不顾君臣之礼、当众破口大骂慈禧是“老寡妇”!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张之洞为什么要以下犯上、当众大骂慈禧是“老寡妇”呢?要知道慈禧可是当时满清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啊!

这件事情,还需要从1900年慈禧对11国列强宣战说起。

众所周知,慈禧一向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主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但是,1900年6月21日,“老佛爷”慈禧却一改常态,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等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并将宣战诏书连同召集各地义和团民的诏书加急送往地方督抚衙门,要求这些封疆大吏率军进京勤王,与十一国列强决一死战。

然而,朝廷的诏书并没有及时送至各地督抚衙门,各地总督也并没有立即率军进京勤王。

原来,时任邮政大臣盛宣怀收到诏书后不仅故意暂扣不发,还提前将诏书内容电告了各地督抚长官,并倡导“为了保持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不要服从这个命令”。此外,李鸿章的死对头荣禄也在第一时间秘密告诉他“朝廷的诏命不必理会”。

因此,当朝廷对11国的宣战诏书以及召集各地义和团民的诏书真正下发到各地督抚衙门的时候,各地总督的反应就变成了这样的:

两广总督李鸿章收到诏书之后,立刻回复:“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就在倡导“东南互保”的邮政大臣盛宣怀的联络下,声称朝廷的宣战诏书是在义和团的胁迫下“矫诏、乱命”的,为了保证东南半壁不陷入混乱之中,拒绝遵从!

但是,早已加入“东南互保”阵营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回复朝廷诏书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朝廷的诏书终于送到时,张之洞就命令属下代拟一封抗旨不尊的电报。于是,张之洞属下草拟电报曰:“臣罪侍东南,不敢奉诏”。

按说,这个电报内容并无不妥,但张之洞听了却不满意。他愤然扔掉了手里的烟枪,站起来说道:“这个老寡妇需要吓她一下!改成‘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徐梵澄《蓬屋说诗》)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湖广总督张之洞才不顾君臣之礼,当众大骂慈禧是“老寡妇”!由此可见,慈禧一时脑热的宣战在当时并非明智之举。

当然,要指出的是,张之洞并非是私下里骂慈禧“老寡妇”的第一人,始作俑者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