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状元”的诞生

一个“状元”的诞生

本文共计

3948 字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图说:民国九年(1920年)云南省图书馆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人袁嘉谷

云南省在元朝之前,是相对独立的区域,当时,云南人是不参加科举考试的。从元朝开始,云南考生才获得了参加中原地区的科举考试的机会。当时,仅有少数人能考中举人、贡生。

至明、清两朝,云南省出现了不少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一直没有状元。中原地区科举的昌盛,让云南的官员和百姓都不甘心,希望早日出个状元,为云南人争气。

在昆明的金汁河上有一座古老的桥,名叫桂林桥,到康熙年间,桂林桥摇摇欲坠,当局决定修复加固,修好后在桥上盖起一座3层的桥楼,给来往的行人挡风避雨,歇脚休息。刚修好时取名“魁楼”,魁是第一的意思,指这座桥是由东边进入昆明的第一座楼。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此楼几经修缮,保存了下来。20世纪初,人们把这座桥楼改名为聚魁楼。

1895年重修的“聚魁楼”老照片

清光绪十八年(1892)时,云南提学史张建勋(广西人,1889年状元)倡议重修聚魁楼。因为魁斗星是主文运的,希望上天保佑,让云南也能出一个高中金榜的状元。重修聚魁楼的费用全部从民间捐款解决。云南的富商以及读书人、普通百姓大多都捐了款。有趣的是,石屏一个叫袁嘉谷的年轻人,虽家境一般,也努力捐出了六钱银子。

聚魁楼于1895年重修完成。八年后的夏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袁嘉谷考中了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消息传到昆明,全城沸腾,云贵总督魏光寿提议褒奖袁嘉谷,由书法家钱登煦书写“大魁天下”四个大字,挂在聚魁楼上。从此聚魁楼就被云南的老百姓誉称为状元楼!

云南地处边疆,接触中原文化比较晚,不能和内地文化先进的省份相比,如苏州,仅清代就出了23个状元,而云南人盼望了六百年,才等到一个袁嘉谷,其兴奋和喜悦的程度可想而知。

袁嘉谷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能够脱颖而出?让我们来看看袁嘉谷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经历,也许能得到答案。

吃墨少年

袁嘉谷自幼好学,他五岁就开始读书,先是听父亲袁德洋口授《千字文》《三字经》《千家诗》等启蒙教材。听过几遍后,便能背诵其中的一些诗歌,这让父亲非常高兴。

随父兄去游览风景名胜时,每见到匾联,他都要认真地读,遇到不懂的字,就问父兄,然后默记在心,回到家中他就能背诵出来。

6岁开始,袁嘉谷就跟着三个哥哥读完了“四书”。哥哥们就是他的启蒙老师。7岁跟着大哥袁嘉乐学习《史记》《易经》《诗经》;10岁跟着二哥袁嘉谟学习诗词、联语;12岁跟着三哥袁嘉猷学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学王羲之,旁通颜真卿、褚遂良、米芾。

袁嘉谷行书作品

10岁那年,逢城里赶集,熟精诗赋的二哥带袁嘉谷及几个侄子去赶集,一路上有说有笑。走到黑龙坡时,二哥信口说出一联:“近看黑龙坡。”问袁嘉谷能不能对出下联。他马上回答:能!随口说出下联:“远望白马庙。”二哥又出:“雷打火烧铺。”他马上对出:“风吹瓦头窑。”又出上联“游西准堤”,他也很快对出下联“进东岳庙”。二哥非常高兴,和侄子们一起高喊:对得好!对得好!

12岁那年的夏天,他去小瑞城(石屏异龙湖里的小岛)游玩,回来就写出了一篇颇具文采的《游小瑞城记》,其中有不少精彩的句子,如:“癸未夏,复登舟往,一岛苍翠,峙于湖心。不阔而嶒崚,不危而崚,不燥而静,不湿而润。无端而以城名,盖取形似。渔人家其滨,邻比而居,如城市然。我辈城外人,游之反教居者难。不航不游,不晴不游,不酒不游,不友不游。今竟游矣。”

1884年,在他十二三岁时,法国军队攻占了越南(当时是中国的属国,称为安南)的几个地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入侵越南的法国军队,后来又挑起谅山事件,被中国老将冯子材带领的清军打败,收复了谅山,取得“镇南关大捷”。可是清政府却仍和法国签订了屈辱的《中法会定安南条约》,之后法国势力不断伸入云南。

袁嘉谷知道这些事以后,心中愤愤不平,写下了七律诗《闻人道安南事》两首,以一腔饱满的爱国热情吟道:“要盟竭尽苍生力,为报哲思敢告劳。”并对法国势力从边关深入到我国西南各省而悲愤:“饮恨和戎师魏绛,苦心矫诏叹陈汤。”抒发了爱国的正义呼声。

这年的端午节,他和侄子正在专心学习,二嫂送来了热乎乎的粽子和红糖汁。袁嘉谷一心在书本上,取一个粽子,剥开粽叶,眼睛一面看着书本,一面拿粽子去蘸糖,哪知却蘸到了砚台的墨汁里!由于过于专注,咬了几口竟未觉出异样。一旁的侄子见状,开心地叫起来“哈哈,五叔吃墨了!五叔吃墨了!”

艰苦求学路

袁嘉谷善于从古代英雄的身上汲取营养。岳飞的《满江红》是他从小就喜爱的诗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悲壮的诗句一直鼓励着他刻苦读书。

那时的年轻人读书学习,就得学会写诗。他也常常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在14岁时,写出《亿西秋日侍家大人游金钟山》:

山村茅屋两三家,篱豆花香杂稻花。

好上青云最高处,吟诗遥对海山霞。

这首诗表达出他立志要登上高高的云端,向满天云霞去吟唱诗歌的壮志。

袁嘉谷读书,专注且善于思考。在《登楼望乾阳山》中,他表达了这种勤读多思的愉快心情及感悟:“日与书史游,不暇游山水。天助山水趣,移山近十里。”

还有“书檐压山巅,山势飞不起。一读一看山,静中得妙理”

袁德洋公建的故居

1885年,袁嘉谷父亲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在石屏城内的卖米巷(今南正街),盖起了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四合院。在这个院子里,德洋公专门为孩子们建了“读书楼”,为此袁嘉谷写了一副对联,上联:读经史易礼春秋。下联:书真草隶篆文章。横批是“读书楼”。这副对联,今天还挂在石屏袁嘉谷故居的读书楼上。

石屏故居读书楼

读书楼内部

16岁时,袁嘉谷父亲袁德洋不幸病逝,享年56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召集全家人开会,为使大家庭的生活不受影响,让老大、老二持家和务农,老三、老四接过父亲的马帮去经商,让还未成年的袁嘉谷和两个弟弟安心学习。在母亲的带领下,这个家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袁嘉谷也在生活的历练中逐渐成熟。

石屏焕文公园里的状元楼

石屏名儒张竹轩是袁嘉谷的老师,虽为人师,却和袁嘉谷是同辈人,称袁嘉谷为五弟。他很喜欢袁嘉谷这个学生,希望把自己的大女儿张灵芝许配给他,于是去征求女儿的意见。女儿出了一副对联给父亲,说如若谁三天之内能对此联,就随父亲做主。她的上联是:

“荷花朝上,蕉花朝下,二支朱笔,点尽天文地理。”张竹轩把上联交给袁嘉谷,没说别的,只要求他三天之内交出下联。袁嘉谷第二天就交出了下联:“日光照昼,月光照夜,两团宝镜,射遍山海乾坤。”

张竹轩阅后大喜,主动上门找袁嘉谷的母亲提亲:“伯母,我想把大女儿许配给五弟,你看如何?”袁母笑道:“这样,我俩不就成同辈人了?”张竹轩答:“不敢,我只是想让他们俩合起来,夺取一个状元啊!”袁母听了很高兴,他们的婚事就定下来了。

婚后第二年,袁嘉谷到昆明参加乡试,不幸落榜,这对年轻的他刺激很大,连日辗转反侧、思前想后,遂把这些积极思考的结果写成《悔箴》14则。从起居饮食、读书治学、谨言慎交,到寡欲戒游等几方面给自己订下规矩。

21岁时袁嘉谷又参加岁试,考试结果名列第一。让云南学政高勉之很高兴,把他调入五华书院,作为优等生深造。在昆明,五华书院是仅次于经正学院的好学校。学习一年,他又在省里科试中夺得第一,高勉之又把他调入经正书院,这是当时云南的最高学府。

清代科举考场实景还原图

经正书院名师荟萃、藏书丰富。有许印芳、张竹轩、朱廷珍、陈荣昌等著名学者,他的同学也是一批优秀人才。进入这个书院,可以和名师益友们反复切磋。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他如鱼得水,学问不断精进。

在经正书院,袁嘉谷博综子史,擅长考证,汉学宋学合并研究。古人说读书一目十行,可他认为要十日一行,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

23岁时应光绪辛卯、甲午并科优贡试,袁嘉谷名列第一。后来又参加了甲午科云南乡试,名列第二,成为举人!

1894年11月29日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要求朝野内外为她举行隆重庆典。朝廷六部(礼、户、吏、兵、刑、工)尚书为讨好老佛爷,以求加官晋爵,纷纷捐出自己的“养廉银”,聘请能工巧匠,修缮紫禁城,使之金碧辉煌,焕然一新。几个省的封疆大吏也准备向老佛爷贡献巨金以做寿宴的“点景费”(装修费)。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内很多地方发生灾害,对外中日之间危机重重。这时英法已经逐步占领了越南和缅甸,并且窥视着中国,逐步向云南、广西、广东渗透,形势危急。

祝寿这件事引起云南学政高勉之的反感,遂以此为题,让经正书院的学生作文。有的学生认为此文难写,可是袁嘉谷很快就交上一篇作文,题目是《拟请节点景之费以赈灾黎疏》。

二十出头的袁嘉谷,血气方刚,充满正义感,他的文章写得大胆、坦诚,先平静地和慈禧讲理:皇上一贯是以孝治天下,现在太后万寿,群臣祝贺,全国欢腾,各省又准备献上“点景费”来祝寿,好不热闹?可是有了这个点景费,并不能增加孝的作用,没有点景费也不会伤害了孝!为皇帝祝寿,是老规矩了,虽然不能废掉,但总可以改进一些嘛。接下来他详尽地介绍了各地的灾害情况,特别说明云南先是干旱,之后又发大水的灾情。出现这些灾害,过去皇帝还要拿国库的钱去救济,现在何不就命令各省领导,把点景费直接用于救灾?这样才是既尽孝了,也爱民了,多好的事啊。

两次进京赶考

昆明距离北京近万里之遥,在20世纪初期,从昆明到北京只能走路或乘马车,没有三四个月的长途跋涉,根本到不了。袁嘉谷是以举人身份到京参加会试,可以乘坐马车去。这种马车俗称“公车”,只要进京赶考的举人都可以免费乘坐,不过回程就不免费了。他带上弟弟嘉瑞一起去北京,想让弟弟也见见世面。

1898年的春节他们是在湖南衡阳过的。又经过一个月的跋涉,历尽艰辛后,在当年3月到达北京参加会试。袁嘉谷遗憾的再次体会到落榜的沮丧。然而,他没有就此沉沦,鼓励自己“大丈夫不作楚囚泣”。

1903年袁嘉谷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河南开封参加会试。为什么要在开封会试呢?因为1900年的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在议和的条款中,就有五年之内不得在北京举行科举考试的内容。对这个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袁嘉谷非常气愤,在诗中写道:“二百年来开变局,六千里外住公车。”清朝建立二百多年来,还从来没有过把公车停在六千里外的荒唐事!

于是,在这个屈辱的条约束缚下,1903年的会试只能改在开封举行。这一次,袁嘉谷没有让自己失望,也没有让他挚爱的家乡人民失望。

袁嘉谷最后的功名是:癸卯科二甲62名进士,癸卯年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

老照片“三进士”,右一为袁嘉谷

经济特科一等第一的功名,相当于榜眼、探花,并非传统意义的状元。老百姓习惯称其为状元,是从尊敬的角度讲,也没有错。从另外的角度,也可以说“特元”比“状元”更难,科举三年则有一状元,而清代267年间,能考中特元的仅三人而已,而当年的状元也未能考中经济特科第一。“状元”与“特元”,是不同取仕的科制,笔者认为两者不具有可比性。

袁嘉谷在世时,从未自称过“状元”,他挥毫作书时常用的一方印章,印文是“经济特科第一翰林”。袁嘉谷如果活到今天,听大家议论状元和经济特科第一名哪个级别更高,一定会捻着下巴上的胡须,笑着说:争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有时间还是多做些实事,多教几个学生吧!

云南

本文摘自

《耕读世家——云南科举第一人百年家族史》“与时俱进”一节,有删改

文字校对//李爽

文中图片来自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