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陕西巡抚,七十岁还想复辟清朝,连克十城叫溥仪回来称帝

华夏五千年历史,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十个王朝,不管是短命王朝还是长运王朝,政权覆灭后都有怀旧者为其奔走相告。比如说明朝,明朝覆灭后,天地会等民间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叫嚣了数百年,终满清一朝都为平息反清复明之声,连埋葬满清的辛亥革命都是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笼络人心的。当然有人会说明朝是汉人王朝,群众基础深厚,而满清是少数民族政权,自然不得民心。

其实不然,满清覆灭后,也有忠肝义胆之士为光复大清朝四处奔走,多罗特.升允就是其中之一。升允是八旗蒙古镶黄旗人,承袭满清公爵、世袭罔替,也算是满清政权的既得利益者。既受君恩,自然要为满清效犬马之劳,升允的履历也着实丰富,他曾主政山西、陕西、江西、甘肃等地,都是封疆大吏,可见满清对他是十分器重的,虽然也曾因上书言事被溥仪革职过,但升允一直对满清忠心耿耿,即便龙椅上坐着的是嗷嗷待哺的小溥仪。

溥仪退位前夕,升允领兵远征陕甘等地,当时的陕甘等地军阀林立,都想乘着大清摇摇欲坠之期占山为王,升允一路吹城拔寨,连克十数城,形势一片大好。可惜就在此时,溥仪宣布退位,大清国就这样亡了。升允心里是失落彷徨的,但也有一瞬间的彷徨,升允立刻振奋精神,乘着甘陕新军普天同庆之际,迅速举兵反扑,企图打通陕西通往北京的道路。如此一来便可以从紫禁城将溥仪接到自己的地盘,登基称帝复辟大清。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升允兵少将寡、孤立无援,加上四周革命军环伺,要接溥仪哪有那么容易。升允攻势猛烈,但却总是无功而返。最终被困在陕西境内,陕西境内的新军不愿与升允开战,便派人议和。升允在新军的劝说下,加上眼前的形势要到北京比登天还难,升允只能暂时撤回甘肃,以图再谋。升允议和这事还被写进了《白鹿原》,大伙应该能从电视剧《白鹿原》中看到这一桥段。

未能接到溥仪,是升允一生最大的遗憾,自那以后升允转战各地,其他打下一片根据地,可惜最终功败垂成,后来升允又到各地募集满清义士,其他壮大复清大业的实力,可惜这时候连满清自个的王爷们都只顾自己,无心复清大业,升允又何如逆天改命呢。升允虽然不是溥仪身边的近臣,但他为光复大清所做的贡献一点都不比溥仪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升允仍然在为光复大清奔走,73岁方才寿终正寝。溥仪为表彰升允的功绩,赠谥曰文忠。可惜只是嘉奖,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