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到底有多厉害?

陌夜8繁华落尽


张三丰有多厉害?他是金庸书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可能不在扫地僧之下。

金庸小说中,判断人物水平有一条硬标准,那就是自创武学。能自创武学,特别是在武学理念上有所创新的,都是顶尖的大宗师。当然像史婆婆那样,针对雪山派剑法创出金乌刀法,那就不值一提了。

而张三丰是金庸小说中自创武学最多的角色,没有之一。开局的时候,他只会少林寺罗汉拳与残缺的九阳神功,其他一切武功全靠自己创,书中写道:“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就问你服不服?

张三丰自创的武功,都是突破了原有的武学理念。比如真武七截阵,三人列阵威力如同四名顶尖高手,四人如同八名高手……七人就相当于六十四名顶尖高手!每增加一人,威力就会翻倍,真武七截阵强得匪夷所思,属于在基本武学原理上有重大突破,相当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还有太极拳剑,张三丰教给张无忌,再让张无忌全数忘记,可谓是“无招胜有招”,同样领先于时代,当时没有多少人能理解。而太极拳剑被杨逍、韦一笑评价为能同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并驾齐驱的武学。

至于倚天屠龙功,是张三丰伤心爱徒俞岱岩被残害,半夜在园中以手指反复书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二十四字,演化出的一套极高明的武功。这对于张真人来说,完全是即兴创作,不值一提。

金庸小说中的高手,多是承上启下,能在所学之上有所创新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而像张三丰这样,以一己之力创出一个门派的武功,并能与少林并驾齐驱,成为武林的泰山北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因此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越是强悍的角色,对张三丰就越是高山仰止,境界不同,就会看到不同的张三丰。

比如,张三丰爱徒张翠山认为师父比谢逊略胜一筹;殷梨亭则认为达到师父三成功力便能打败杨逍;俞莲舟愈练愈觉得与师父的差距大,好像自己的功力每天都在退步;明教高手杨逍、韦一笑认为张三丰学究天人;天下无敌的张无忌看张三丰是深不可测。

张三丰带张无忌上少林求九阳神功时,少林僧人虽然非常无礼,但是心中却很是忌惮,他们想:“少林寺中千百和尚一拥而上,你也未必能把少林寺给挑了。”少林寺是执武林牛耳的门派,却对张三丰如此重视,可见在少林高手眼中,张三丰恐怖如斯。

到了后人口中,张三丰更是了不起。《侠客行》中的雪山派白自在认为张三丰已是同达摩比肩的大宗师、大高手。达摩是少林祖师,能同达摩比肩,说明张三丰在金书中已经难逢对手了。



梦露居士


张三丰有多厉害,我给大家一个参照,和天龙八部中最厉害的扫地僧比较一下,就知道张三丰有多厉害了:


在倚天的世界观里,大家都知道张三丰武功卓绝,天下难逢敌手,但众人之所以敬佩张三丰,称他为张真人,连明教教徒常遇春都称他为“仙长”,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武功高、年纪大,而在于他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他是保护黎民、抵抗鞑虏的铮铮铁汉。一个人,一生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人格魅力足够伟大,即便他丝毫不会武功,仍然被人民崇敬。话说回来,张三丰是真正做到了“天下第一,与世无争”八个字。


扫地僧就是系统机械降神,就是在这个世界观解决不了的时候突然由外部力量强行解决,关于他的故事没头没尾,根本没法评价他武学究竟到何种程度,当时他用了几成功力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萧峰以十成功力轰向慕容复扫地僧轻松化解,能在萧峰全力抢救之下在其面前“杀死”其父,掳着萧远山慕容博“尸体”就跑萧峰还没追上,而且对少林绝技如数家珍、利弊如何,还能一眼看出谁练了少林绝技、怎么练的,还对逍遥派武功知根知底,在少林寺数十年,只剃度,未拜师(即他是少林寺的人,但不是少林派的),谜一样的人物。



境界上说,两个人都已经是顶级,老张开创武学,立一派根基。扫地僧更像是一次外挂般的救场,为了推动剧情,老张有很多争议的地方,而扫地短暂的出场几乎完美。扫地的神秘给了他很大的印象加成,老张的一些地方,比如挨刚相全力一掌受伤很大的减分。很多人比较简单的看法就是认为扫地非常厉害几乎无敌,乔峰都打不动而老张能被刚相一掌重伤,所以认为扫地更强。记得空见吗?神功护体的时候吃谢逊七伤拳无碍,不护体的时候一招几乎毙命。扫地如果完全不运功护体,你猜乔峰能不能打动?往小了说,空见练到极限可能就是扫地的水平。扫地的强大是因为出场太少,参数太小,而短暂的出场也不是无敌,被降龙十八掌伤到了。


张三丰练的是绵,他自己也曾说一直不理解少林寺是如何练成如铁似钢的硬功。张三丰的武功是开辟了新的形式,自成一家,不同于以前和当代的主流。他的徒弟也都如此练的,每一个在江湖上都能独当一面,可见真人的武学智慧极高。三丰的拳法与他的道家修为相辅相成,也是拳法也是修道。扫地僧则几乎是佛法的代表,通身上下都是慈悲,看起来悲悯而不食人间烟火。哪怕最后收萧老和慕容的时候也不收在自己名下,是一个四大皆空的神人。两人比较武功更像比较佛法和道法,一个大智大慧,一个潇洒自在。武功上各自有不败的理论和可能,唯一的高下应该在于扫地僧撇的干净,不染尘世。张真人看的透彻,难免残留人性。一个是人,一个是神。



扫地和张三丰的武功,在书中分别只露冰山一角。但两人的风格则大相径庭。扫地走得是谋定后动的路子。几十年不动,一出手就一定会解决问题。而张三丰虽然看似稳重,武功最强的方面却在于天才勃发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少年张君宝情急出手之前,恐怕自己也想不到会用双圈手破解对方繁不可胜的招数。兴动去龟山蛇山瞧了几天,就创出金书bug级武学真武七截阵。偶然书写遣怀,就出来一套倚天屠龙功。所以如果扫地主动去找张三丰,只打一场,张三丰必输。狭路相逢,各凭发挥,则胜负不可知。如果给老张反思酝酿的机会,十场车轮战。打到最后,那么糟糕的多半是扫地。


诗文与小说


在说张三丰到底有多厉害之前,得先说说这历史上的张三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由于史书中关于张三丰的记载有限,我们只是大致知道,他本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自幼张三丰即聪慧异常,过目不忘。据说他身材修长伟岸,龟形鹤背,大耳鹤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他都只是穿一件纳衣。其身上确实有种道风仙骨。在其出家修道前他曾做过县令,后来在终南山修道。炼的仙丹秘诀后,他便云游四方。由于他寒暑基本只是穿一身单薄的衣服,不太注重仪表,显得有些邋遢,由此而有邋遢道人的称号。此外,他的饭量也很大,据说一顿饭能吃一升米,此后可以多日不吃饭。这应该说的就是道家的辟谷之术。

那说到张三丰到底有多厉害,则确实非同一般。一是,他在武当山创立了一个新的道派,也就是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二是,他的武功高强卓绝,并在历史上留下了“以单拳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的记述。三是,他主张三教合一,即“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在他看来,修道之人应以追求道德圆满为根本。经过潜心著述修炼,他最终修得太极拳法,并从中悟出了前人不曾提及的道法观点。其著述被后世整理为《张三丰先生全集》,为我国道教史上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到了明代,朱元璋还曾派人征召张三丰入朝。明成祖称帝后,也为张三丰大修遇真宫,虽然多次遣使寻访,但都为能如愿。此后多位帝王都曾为其加封,由此足见张三丰的影响之大。


书房记


张三丰到底多厉害?敢情反问问的是那个张三丰?是说历史记载的张三丰呢,还是说武侠小说里面的张三丰,亦或者说现在民间印象当中的张三丰呢?

这个思考思路是易中天先生在品评三国的时候提出来的人物形象话题。因为历史人物往往具有三个形象,一个是历史形象,也就是所谓记录在历史,特别是正史当中的形象。第二种形象是文艺作品形象。就好比说武侠小说,民间演义等等所描述的人物形象。第三种就是民间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历史著名的人物,都是离不开这三个形象的。但如果说要分析这个人物相对真实可信的形象,一般来说还是要从历史形象当中进行分析。毕竟无论文艺作品和民间印象,都免不了传说演绎夸张甚至是神话。离真实只能是越来越远了。

那么看一下正史当中的记载,引自明史列传之一百八十七 方伎: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尽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   

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硃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   

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

这里面基本上是简言概述的,当然由于明史属于官方修订,一般而言对于传说等难以考证的事情往往就略过,而且从张三丰是被列为方伎的范围,可见官方对于术士丹士等是不会列在正传正统当中详细记载的。但专门罗列了张三丰,因为他“太祖故闻其名”一个人在那个历史时期能够惊动皇帝,甚至专门下圣旨去寻访他,可见他当时也有挺大的影响力。从这点来说,也挺算是“厉害”的了。然而这个“厉害”是在那个方面呢?

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因为他的武功。

从明史“太祖故闻其名”之前的描述来看,张三丰在当时传言在皇帝耳中的形象,是一个“异人”的形象的。也就好比说听说某某地方有个神奇的“大师”的感觉。但这个大师肯定不是特指“武术大师”因为史书正文写的“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尽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这里的描述,和武术压根没有一点关系。只有一个仙风道骨,行为怪异,行踪飘忽,甚至好像有点能掐会算的神通高人的形象。而后来的记载也是他在武当山这个地方,把当年战乱留下的废墟整理一下。等于重新修缮了一番变成可以让弟子道童居住修炼地方。然后紧接着就“已而舍去”,就是说建好了人就走了。去哪里了?不知道!

所以皇帝觉得这个人挺神秘的。那么皇帝最关注的是啥呢?肯定不是仰慕学武功的。皇帝最关注的肯定是修道炼丹长生不老。但是太祖朱元璋是没能寻到他。

为什么说皇帝最关注的是张三丰是有长生不老的仙术呢?其实正史当中也有答案。就在后面的引述:“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 ”这记载可玄乎了。说张三丰是金朝时候的人。因为金和宋基本上就是同一时期。那么可以说张三丰是宋朝人也没啥毛病。那么皇帝去寻访的时候已经是明朝了。当中宋元明已经是三个朝代时期,差不多过去了两百多年。一个活了两百多年的人还能传说登山建房云游四海。而不是做成黑白相片挂在墙上的。怎么能够不让最大理想是活到“万岁”的皇帝神往呢?甚至一直到了明朝英宗的时期,皇帝都过去了几代了,最后实在找不到,皇帝就“赐诰”。赐诰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皇帝宣布,张三丰这个世外高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要么已经羽化成仙飞走了。要么就是入土为安了。总之他已经OVER了。大概这个意思。如果从金时算起到明英宗的时期,估计两三百年的时间都是要有的了。

正史当中很有意思的就是,几乎有关张三丰的一切都是“或言”“不可考”而前面的很多事迹也是没有亲眼证实,只是因为传说的信誓旦旦所以不得不记载下来。但正因为他在民间的名气大的几乎不容质疑他的真实存在性,连皇帝几代都在关注,故而不得不记载在正史里面。那么这个不能否认存在却没办法亲眼证实的人物,从历史形象来说,已经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了。那么姑且下结论,张三丰很“厉害”但这个厉害和武术当中的厉害无关。因为即使是传言传说都不得不记载在正史里面的张三丰,也没有一个字写到了他的武功怎么样。

以上算是历史形象。那么到了文艺形象上面,张三丰可就厉害的不得了了。据说他开创了武当门派,创立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又有梯云纵,真武神功,紫霞神功,两仪剑法,又说他学自少林,什么易筋经,洗髓经,九阳神功等等他都有一些联系。俨然就成了一代武林宗师泰斗。

为什么这样呢?很简单,读者喜欢,愿意这样看。假如说光传说修道修仙的形象的张三丰,基本上也就让老百姓知道一下就完事了。因为这个太遥远。但是说道武侠里面。这个就大大吸引人了。而且关键是武术高人和长寿看起来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一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首先就应该觉得他的功夫深不可测。更何况几乎都是成仙印象的世外高人,耍几趟武术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是顺理成章的逻辑。

所以说文艺形象的张三丰,从丹士修道之人,一下子变成了武林宗师泰斗。这个转变符合思维逻辑,同时也是愿意让读者接受的最好形象。

那么到了民间印象,那就更加夸张了。历史记载形象神秘莫测,演义作品里面一代宗师。那么到了民间传说在加上演绎传说,张三丰已经基本上和神仙是一个级别了。可惜传说民间修到仙籍的主要只有吕洞宾铁拐李等八仙,这个说法同样深入人心。否则我估计张三丰当时如果觉得传说的靠谱的话,应该能够列在第九仙的范畴了。那么既然是仙。自然神通广大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区区一些武术范畴的东西,简直就是不在话下了。

那么张三丰究竟有多厉害呢?我的结论是你觉得他有多厉害就多厉害。看你愿意觉得他应该多“厉害”就好了。


剑客浪心2017


张三丰到底有多强?这一直是金庸书迷的好奇的一个问题。

在武侠小说中,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出手的战绩。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只出手了三次,我们就看看这三次出手的具体情况。

第一次是在武当山上,鹤笔翁掳了张无忌当人质。

书中根本没有描写张三丰如何出手,鹤笔翁也没有看清,上一秒鹤笔翁还在屋外准备跃上房顶,下一秒就觉得肩头一沉,张三丰左手已经搭在他肩头上。

转瞬之间从屋里到屋外,无声无息一招就制住了鹤笔翁,只须内劲一吐,鹤笔翁不死也得重伤。

第二次是带着张无忌去少林求医的归途上,刚好遇到蒙古武士追杀常遇春等人,他仅仅是袍袖挥动,就让船上的众武官番僧人人气息闭塞,半晌不能呼吸。

等到他袍袖一停,众人面色惨白,齐声惊呼,争先恐后逃窜开去。

第三次,则是被刚相用金刚般若掌偷袭,张三丰左手反手一拍拍在刚相头顶上,登时击毙了这个敌人。

刚相在赵敏手下是第一高手,比玄冥二老地位还高,又和空见神僧空闻方丈同为空字辈,实力可想而知。

三次都是秒杀,哪怕小腹被金刚掌双掌击中,丹田受损的情况下,依旧是一招克敌。

说完武功,咱们再从修行方面看一看张三丰的境界。

就从他非要送周芷若上峨眉这件小事,就能看得出来张三丰的修养。

和常遇春一行人分手时,明明说好要把周芷若带上武当山去,另行设法安置。

但实际上却将周芷若送去了峨眉,他是考量过的。

第一是为周芷若考虑,在峨眉她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是为了避嫌,虽然张三丰当时已过百岁,但他依然认为这样不妥。

要知道,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仪琳独处一夜,报的就是劳德诺的名号。实际上劳德诺才五十多岁,但众人一听是他就觉得没什么问题。

鹿鼎记中韦小宝指使澄观把阿珂绑进了少林寺,已经是动手动脚了,但是独臂神尼九难听说有七十多岁的澄观陪着,就觉得很放心。

实际上,男女之间避嫌和年龄根本没有关系。

一把年纪色心不死的新闻咱们看的还少吗?就连摩根弗里曼这样的老戏骨都被爆出深陷这类丑闻。

所以不仅武功,张三丰的思想觉悟,也是领先时代的。

最后,如果真要给张三丰的武功确切下一个定义,二狗觉得是无敌二字。

参照者,是古龙笔下的李寻欢。

边城浪子中荆无命看到李寻欢的传人叶开之后,自认一辈子比不上李寻欢。他说:我的刀只懂得杀人,可是小李飞刀出手三次,却都是为了救人的命。

这也是为什么上官金虹武功在李寻欢之上,却死在他的刀下。因为李寻欢并不是为了想杀人而出手的,他做的事,上可无愧于天下,下则无愧于人。

回头再看张三丰三次出手,也全是为了救人。这种人生境界,在金庸书中也只有扫地僧能比了。

这样的人,有武功有境界有大德,也只能用无敌来形容了。


二狗扯读


张三丰,武当派创始人,自创的太极拳、太极剑流传至今。幼时得到过神雕大侠杨过的指导。峨眉派创始人郭襄女侠的朋友。魔教教主张无忌的师祖。




我喜欢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那咱就从电影中分析一下张三丰有多历害吧!电影开场就是张三丰大战玄冥二老,玄冥二老应该是赵敏手下一等一的高手,虽然匆匆几招就结束了,但是不难看出张三丰战他俩很轻松。再有一场就是打败少林寺偷学九阳神功的和尚,可见九阳神功奈何不了张三丰。最后是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可以说是江湖高手吧!手持倚天剑在老张面前还无还手之力。至今没见到真正打败张三丰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可以说张三丰的武功高深莫测。



千篇非一律


悟空的小秘书给了这样个题目,有点蒙圈,权且回答,请指正。

第一,俺心目中的张三丰印象。

少时啊,张三丰是本连环画《武当英杰》,可是记忆模糊了。后来啊,张三丰便是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现在啊,便是恶补和重温了金大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之后对张三丰的全方位了解了。但文学形象不能等同于历史形象,历史的才是相对更真实的,下从历史角度,说说张三丰到底多厉害。

第二,创立武当。

一说武当派,无人不知,岂不知正是大名鼎鼎的张三丰所创。地点:湖北武当山。时间:起于元而兴于明。武当派被称作内家之宗。张三丰,历来被皇家尊崇。尤其朱元璋。朱元璋建立明朝依道教香军之力,张三丰曾显迹相助,助洪武夺取江山。

第三,创立太极。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出门晨练,随处可见练习太极拳者。这拳法,正是张三丰所创,自元,经明,历清,到今天,健康国人多少载?太极拳,宗于内内丹修炼,外观自然之运行,柔中有刚,后与传统武术文化交融,成为世界瑰宝。

第三,发展道教。

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老庄以来,道家兴起。张道陵“张天师”之后,道教兴盛。人称张三丰恰是张道陵张天师的后裔,得其真传,是道教的一脉传承。我们常说儒释道三教合一问题。当时,儒家为官方力挺,自不在话下。佛教开始进入中国开始盛行。幸得有了张三丰,昌明道教。终于使得三教平分天下。

第四,武侠小说上的张三丰。

回过头来,再提一鼻子文学上的张三丰,以金庸作品为例。在小说里,张三丰武功盖世。代表武功有: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太极剑等。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张三丰都有出现。到《倚天屠龙记》,成为天下宗师,武林领袖,其修为已经无人能及。


走过万水千山2018


刀叔导读:金庸小说中张三丰算得上是纵贯整个系列的第一人,足见查老先生对张三丰的崇敬之情。那么,张三丰到底会多少种绝世武学?又是哪门武功让他真正的无人能敌?今天刀叔给您详解一下。

读金庸武侠,张三丰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老人家。金庸给张三丰的情节,一在十几岁,一在九十岁以后,可谓一首一尾,独独缺了中间的七十年。

正当他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第二次华山论剑都已远去,大胜关英雄大会、襄阳城英雄大会也已经过去许久。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已经演变为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当中东、南、中都已年近百岁,郭靖的生命力也已经不再强健,杨过一心隐居。

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都将退出江湖。这时候还是张君宝的少年张三丰,面对的只能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于是张三丰近百年间只能独领风骚,做一个寂寞大神。

那么,活了一个多世纪的张三丰究竟会多少种武功呢?好了,现在我们来盘点。

武器——真武剑

真武剑是张三丰三四十岁的佩剑,张三丰带着它四处游荡。到了晚年间,张三丰只用寻常木剑了,而真武剑也曾了武当派镇派之宝。

内功——武当九阳功、纯阳无极功、太极玄功、九霄真经

其实在武侠小说中,武当派的内功心法多了去了。有古龙的束湿成棍,还有天蚕变等等,因为有的并非张三丰所创,所以并不做论述。

武当九阳功是张三丰开山立派的根基,说到底还是《九阳真经》的番外篇。而纯阳无极功和太极玄功的确是张真人所原创,纯阳无极功在当时中原各派中居首位,太极玄功则是配合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心法。

不过,真正让张三丰无人能敌的,还是《九霄真经》。九霄真经分为九窍九章,一窍自成一区,练成七窍七章,便能开发人体九成窍穴,潜力极限发挥,堪称绝世高手。九章圆满之后,仍有【两极归元】【太极归宗】【终极归一】【无极归真】四大巅峰境界!传说张三丰活过百岁,终成就【终极归一】之境,修为已无人能敌!

轻功——梯云纵

堪称轻功中的轻功,其注重身法的轻灵,不以步法多变来迷惑对手,要旨是身形轻巧,高低进退自如。

但见张无忌抓着圆音高大的身躯微一转折,轻飘飘的落地。六大派中有七八个人叫了出来:“武当派的‘梯云纵’!”

拳掌——武当长拳、太极拳法、武当绵掌、震山掌、回风掌、倚天屠龙功、虎爪手

三十二式武当长拳是武当派的基本拳法,几乎所有弟子都可以习得。武当绵掌、震山掌、回风掌和虎爪手,均是武当派独门绝技,张三丰只会传给某一个弟子。倚天屠龙功是俞岱岩受伤后,张三丰伤心欲绝,悲痛之下反复书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所演化出来的武功。

而真正成为武当派标志的,还是太极拳法,“倚天”中老张和小张的情节暂不赘述。

刀法——玄虚刀法

乃由《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之意化出,出招变化莫测,暗合道家生生不息之意。

剑法——绕指柔剑、神门十三剑、太极剑法

七十二路绕指柔剑使用时以浑厚内力逼弯剑刃,长剑竟似变成了一条软带,轻柔曲折,飘忽不定,剑招闪烁无常,敌人难以招架。神门十三剑并非是“神门”所创,而是指“神门穴”,这一套剑法专攻穴位。

太极剑法是集道家武学之大成的剑法,讲究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以不变应万变。太极剑法的精奥是以己之钝,挡敌之无锋。

阵法——真武七截阵

“倚天”当世第一流高手寥寥二三十人,便是单单六侠联手已经天下无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武当派能与少林鼎足而立,有此阵法坐镇又有何惧?

武当七侠成名以来,无往不利,不论多么厉害的劲敌,最多两三人联手,便足以克敌取胜,这“真武七截阵”从未用过一次。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刀墓手札


首先从张三丰的武功路数分析:

1.九阳神功

2.少林易筋经

3.太极拳,太极剑

4,少林罗汉拳

5,梯云纵

其次从张三丰的经历来说

《1》太极是一种新武学,当年以太极十三式轰动武林;

《2》从玄冥二老手里轻松将张无忌救下

《3》轻松解决少林叛徒,当时少林寺没有人能打得过那个叛徒;

《4》打败少林金刚般若掌高手

《5》发明倚天屠龙拳

《6》江湖公认的武林太斗

《7》当时,张无忌要不是会太极拳,太极剑,他打不过赵敏的三个家奴;

综上所述,我认为张三丰的武功在张无忌之上!


小二拉磨


张三丰有多厉害呢,先说说张三丰其人,张三丰,名君宝,字符元,道号三丰,內拳始祖,武林至尊,原太极创始人,龙行书法开山鼻祖,武学造诣臻入化境,元末明初人,1247年出生于辽东懿州,14岁考取文武状元,18岁任博陵县令,与元朝宰相刘秉忠,名臣廉希宪相识,,1280年辞官出家修道,拜火龙真人为师。

封号: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号“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封他“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成就:道家内丹祖师,道家拳术祖师,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所创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等至少十七支,历代统治者对张三丰尊崇有加,清代儒学大家朱仕丰评价张三丰说: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

太厉害了吧,古往今来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