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马宣布控股华晨宝马,那华晨宝马车尾的字样会不会被省掉,为什么?

Zhf


日前,宝马宣布控股华晨宝马,那华晨宝马车尾的字样会不会被省掉?

是的,可以这样理解,按照宝马官方公布的消息,宝马将会以36亿欧元的价格,增持华晨宝马25%的股份,交易一旦完成,宝马合资持股将会变为75%,而华晨方面也只剩下了1/4,如此一来,尾部的“华晨宝马”的标志也会取消,按照规定这只是个早晚的事情,不少车主调侃道,以后终于不用偷偷抠标了!

15年前,宝马汽车与华晨正式“联姻”,双方各持50%股权,而如今,华晨却以约288亿人民币卖身宝马,这个新闻让人唏嘘不已,只不过,宝马和华晨或许只开了一个头,有行业专家称,在未来4年的时间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会有一方站出来,试图将另一方资本挤出。

没有办法,主要原因还是今年7月份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修改了外资股比限制!在以前的政策中,我国为了应对外资品牌的凶猛涌入,保护本土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早在1994年,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要求外资在华生产销售的汽车,必须通过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展开,并提出“合资汽车公司和外方占股不能超过50%”,如今修改了政策,像宝马和华晨这种情况,势必越老越多!




可能我们以后看见的车尾,会变成清一色的品牌标示:大众、本田、丰田等,不再是一汽、上汽、广汽,不过这样的做法,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威马汽车车友会


我是車无定论,欢迎加关注一起聊车!

这里一般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华晨宝马之所以叫华晨宝马是因为华晨和宝马各站一半的股份。如果哪一天谁的股份增多了,就能拿掉另一个的名字。

实际上华晨是华晨、宝马是宝马,而华晨宝马就是华晨宝马,这是三个独立的公司。只不过华晨宝马这个公司的股份之前一直被华晨集团和宝马集团各占一半。如今华晨把手上25%华晨宝马的股份卖给了宝马,于是宝马就占了华晨宝马75%的股份。

也就是说,这笔交易里面,跟华晨宝马的名字没有半毛钱关系,哪怕宝马全部吞下华晨宝马的股份,只要这家公司的名字不改,那么以后国产的宝马后面依旧是华晨宝马这四个字。

很多人都对像华晨宝马、北京奔驰等尾标很反感,很多人买来就扣掉了,所以有人就建议,渐染买来就被扣掉,那干脆厂家省掉这几个字就好了。先不说厂家愿不愿意,首先这是国家的相关规定,就算厂家愿意省掉,也不行!再说了,这几个字也是宣传广告啊,厂家怎么会愿意放弃呢。


车无定论


今年6月,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2018年我国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将取消商用车、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10月11日,在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庆典活动上,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决定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从2018年至2040年)。宝马集团将对华晨宝马增资30亿欧元,用于未来几年沈阳生产基地的改扩建项目。同时在其全球官方网站宣布,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将从50%提升至75%。

增加持股比例,不仅意味着宝马集团未来更看好中国市场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德国宝马集团将在运营上更占据主导,华晨宝马将更多取决于宝马集团的战略决策和发展影响。目前,宝马集团全球范围共有31家生产基地,欧洲集中了17家,亚洲设有7家,北美洲有3家,非洲和南美洲各两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慕尼黑的丁格芬工厂,劳斯莱斯和BMW 7系就是从这诞生!



说了这么多,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根据《汽车外部管理标识管理办法》车尾部的显著位置要用中文标注生产企业名称。所以不管宝马集团是否绝对控股也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未来生产的宝马也一定会有相关的中文标识。但至于标什么?这要看未来的变化,但宝马一定会站在全球的高度来命名的,比如像沃尔沃一样叫亚太宝马之类的。我想应该不太会刻意强调华晨了(以前华晨是为了提升自己名气和地位,后面恐怕说了也不算)。


EIMICHS艾蜜雪


控股了之后,尾标会改为:宝马中国或宝马亚太。这个可以参照大庆国产的沃尔沃,尾标并不是吉利沃尔沃,而是沃尔沃亚太。控股股东有权提请改名儿,为了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