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国能赢得长平之战吗?

小小嬴政


赵国仍然赢不了,不过我认为赵国并不是输在国力,而是输在了朝堂之上。以当时的情况判断,廉颇被换已成必然,即使不以赵括换掉廉颇,也会以其他将领换掉他。原因就在于朝廷已经决定以主攻替代主守,而一旦展开野战,不论赵国以何人带兵,都将不是白起的对手。

廉颇被撤换已成必然

虽说如今史学界对长平之战到底是持续了三年还是数月仍有争议,但可疑确定的一点是,秦赵双方在进入对峙阶段后,赵国首先撑不住了,这个不仅是国力上的问题,还有朝堂上的问题。

赵孝成王

秦赵双方前线军队数十万,每天的开销都是天文数字,秦国即使国力比赵国强,恐怕也有些捉襟见肘,两国其实都不好受。赵国之所以先是求和,后是换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朝堂,而差的就是一口“气”而已,不是赵国先顶不住了,而是赵国君臣顶不住了,反之秦国君臣却选择了以举国之力支持这场战争。

在前线进入对峙阶段后,赵国朝堂分裂成为了两派,一派支持廉颇的坚守之策,另一派则建议更换主帅主动出战。而赵孝成王显然倒向了主动出击一方,赵王在召见楼昌、虞卿等等商议对策时,甚至说出了”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的话,意图亲自率兵与秦军决战。在楼昌的建议下这才放弃率兵亲征,转而派郑朱前往秦国议和。

秦昭襄王

从这里看,在派郑朱议和失败,且导致赵国陷入“五国不救”境地之后,面对国内的压力,主战的赵孝成王换帅已成必然。而秦国的反间计,只是让赵孝成王在挑选继任者时倾向了赵括而已。

即使没有赵括,赵国野战仍难胜秦军

在赵国朝堂已经做出换帅的决定后,不论以何人为帅(李牧此时驻守雁门关尚未成名,乐毅刚到赵国还未重用),在正面野战之中仍然难以战胜秦国。这个从长平之战前期的战况就可窥见一二。

廉颇

在答应接受上党郡时,赵国就已经料定秦国定然会挥军来攻,赵孝成王向群臣问道,“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

平原君赵胜当时回答“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可以为帅,理由则是“(廉颇)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引严尤《三将叙》)

然而事实呢,长平之战前期,即使面对秦将王纥,廉颇率领的赵军仍然多次战败。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四月,王纥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赵孝成王令廉颇迎战,双方先头部队在玉溪河谷交战,赵军裨将茄被杀,初战失利后赵军退守空仓岭防线。

六月,廉颇再次战败,空仓岭防线被秦军攻破,重要据点尉城和故谷城被秦军攻占。赵军再次向东撤退,于丹河一线构筑防御工事。

七月,赵国坚守营垒不出,秦军发动强攻,赵军西侧防线被攻破,两位尉官被俘虏。

赵括

廉颇由于多次作战不利,赵军这才东撤至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了第三道防线,坚守不出,双方这才陷入对峙当中。在李牧驻守雁门关尚未成名,乐毅刚到赵国还未重用的情况下,赵国即使不换上赵括,又有哪位将领是白起的对手?

虽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但即使赵国不换上赵括,仍然极难取胜,或许只是不如赵括败的那么惨罢了。当然,我认为赵国战败其实并不是因为国力等客观因素,而是败在了赵国君臣上。


小林趣谈历史



流星68421911


长平之战,如果不更换廉颇,使用赵括,赵国不说赢得胜利,但绝对不会输,绝对不会全国野战军全被秦军坑杀,45万人呀,多少个家族破碎,是什么概念?其惨烈程度古今少有。

先简要说说长平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来分析。

公元前260年,秦国左庶长王龁,攻陷上党,上党居民投奔赵国,赵国统帅廉颇率军进入长平,收容难民。王龁继续攻击赵军,赵军屡战屡败,一个副将及四个军官阵亡。赵王国国王赵丹不听忠臣之言,派人到秦国投降,反而让秦国国耍了一道,各国都以为赵国已经投降了。

赵军一败再败,廉颇坚守阵地不出战,赵王赵丹对廉颇一系列失利和躲避战略感到不满,屡次下书责备。秦国听到后,秦国宰相范睢使用黄金二十四万两的巨款,在赵国发动反间计,说秦国最怕的是赵括,赵括一当统帅,秦军跑都来不及,廉颇年纪老了,容易对付,不久就会投降。赵王听到后,就用赵括替代廉颇。连蔺相如的警告都不理。

赵括的母亲也说了一堆赵括和其父并不相同,没有能力统率大军。可赵王统统不理,好像只有赵括能打胜一样。都是黄金惹得祸呀。

赵括的父亲也是赵国的名将,是真正的名将,在赵括小时候经常和他谈论兵法。赵括的父亲经常说不过他,但赵括的父亲赵奢对其母说:战争是一件死亡的大事,可赵括说起来那么轻松,这是一个危机。赵括不当统帅则已,若当统率,赵国一定坏在他手里。

秦国发现赵括当统帅后,认为消灭赵军主力的时机终于到来,秘密任命战神白起当统帅,王龁当副将。

赵括到了前线,撤销了廉颇一切坚守的命令,更换廉颇的参谋人员,下令全军出击。秦军假装后退,却秘密在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大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围。赵军发动数次猛烈的反击,均无效。这时候,赵括采取了廉颇的守的战略,可已经来不及了。

赵军被围后,秦国国君害怕日久生变,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到长平参战,可以说是动员全国的兵力了。

这时,赵国向刘齐国和楚国求救,两国虽然答应,但向齐国借一点粮食都不借。真像杜牧说的: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赵军在46天没吃的情况下,饿的没了力气,互相杀了吃。面对如此情况,赵括以统帅身份,作了最后一次反攻,可是秦军拒绝肉搏,赵括也中箭身死(赵括虽然死了,但还是一个血性男儿)。赵军没了统帅,40多万军队投降,却被白起分成十个营,全部坑杀。至此,赵国可以说退出历史舞台了。

其实,廉颇和赵括的战法都是要保粮道,只是廉颇很实际,而赵括异想天开。廉颇很实际,采取守势,重兵保护粮道,粮道不断,赵军40几万人,而且战斗力也很强,只要坚守,是绝对不会败的,还有可能拖垮秦军。而赵括和算盘是什么呢?就和他爸爸说的一样,把战争当儿戏,也像后来失街亭的马谡一样,自以为是,赵括认为,击破秦军以后,自然有粮,粮道自然不会断。这就是实战和纸上谈兵的差别。

赵括在平常谈论中,明明做不到的事,硬是担杠说能做到,这就是失败的原因。

脱离实际。


玄田牧


没有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国也很难赢得这场战争,因为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绝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将军和士兵之间的较量。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这一次关键性战役,秦国不仅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彻底打消了六国抵抗秦国的勇气。那么长平之战中,赵国到底有没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呢?在我看来,还是有机会打赢的,不过要满足几个条件才行。

一、刺杀白起

你没有看错,想打赢这场战争的根本方法在于派高手刺客除掉白起。正是有了战神白起,秦国才能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人甚至说,如果赵括的对手不是白起,长平之战结局就胜负难料了。

二、贿赂范睢

贿赂范睢的目的是在无法杀死白起的情况下,通过贿赂范睢的方法,让范睢为了避免白起君前争宠、功高震主让秦王临阵换将。如果换上曾经救过范睢郑安平这种无能之辈为将,估计不要说赵括,任何一位赵国有名的将领,应该都可以轻松将其击败。



三、连魏交楚

三晋之地本为一家,韩国实力微弱不足道哉,但魏国却还有十万精兵在手上。赵国只要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劝动魏王出兵,同时游说楚国,让楚王发兵,形成三家合击之势,长平之战的结果,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赵括是一个被误读的名将!长平是一场非战之罪结局!赵国已经被逼到死角,必须奋起一搏!

再说廉颇!无能之将,在秦军从河西而来并未想到能与赵国有大战,秦军主力在扛楚前线,一支偏师佯攻上党而已。但廉颇连丢数城,明明可以御敌之外,却偏偏被秦军偏师连克。山西素称表里山河,内部峡关隘口众多。廉颇指挥的赵军在占尽天时地利的优势战场上接连失败,彼时已赵国再无退路。换将之为也势必,无奈而已!

继续说赵括,在此危难之时,秦军趁赵国虚弱,便不断加强这只偏师的实力,不断从抗楚战线上抽调兵力,不断迷惑楚人使其不敢妄动。偏师渐渐成为了主力。大军压境赵括临危受命,抱定必死决心与秦军一战,虽死而无憾。

再说长平之战,赵国真败了么?史记战国部分内容多出自秦史,秦史中凡利秦者大夸奇谈,不利者反被模糊。长平一战死亡人数不可能为四十万之纵,赵国全国人口也征集不到那么多人,四十万甚为夸张!古人号有虚兵之习惯。我们不从长平之战来看,因为这个有争议。单看长平之战后第二年燕国潜大军十万攻赵,其结果也为大家所知,攻赵不克不说反被赵围困燕都。试问四十万精壮已丧的赵国有何实力在长平之战第二年就可以踏平燕军反攻入燕境?这个问题谁能回答?只能反观长平之战的真实情况了,也许未必是赵国之败罢了。


病毒55854924


赵国压根不是败在赵括身上,而是败在赵王身上,白起用计把廉颇调走了,换上了赵括,假如你是赵括,你会怎么办?还跟廉颇一样吗?廉颇不动被换下来了,赵括再不动会怎样?赵王换下廉颇就是要赵国军队出战的,赵国耗不起,他可不是魏国,韩国,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水系丰富。所以无论是赵王换上谁去,都得出战,无论他愿不愿意。白起用的是连环计,而最重要的并不是对将领的,而是对赵王的,这时候赵王中了计,下面的将领无论能不能看出来都必须往陷阱里钻。都说赵括纸上谈兵,其实也未必,换个时机才能看出来他到底才能如何,在长平之战中,看不出来了,因为无可奈何。可怜的赵括,千百年来一直在为赵王背黑锅


秦121914746


没有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国也赢不了。

国与国的战争,往小处说是一城一地,一兵一卒的对决,一个小的错误有可能断送一场胜利,一个偶然的机会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大处说是国力的竞争,名义是上军事对决,背后却是经济实力、人口实力、军事实力的综合决战,而赵国的国力是无法与秦国相比的。

长平之战名为一场战役,实则是一场旷日持久(3年)的消耗战,赵王之所以力排众议选择缺乏实战经历的赵括取代廉颇,也是有一定的苦衷和合理性,只不过赵括的失败给了许多人批评的机会与口实。

要想判断赵括对这场战役的影响,先要对长平之战做交代。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大败于阏与,这让隐隐露出冠军相的秦国明白,统一天下并非一朝一夕,各诸侯国依然有相当的实力,必须稳扎稳打才能获取最后的胜利,正在此时,一代名相魏国人范雎来到秦国,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被秦昭王采纳。

距离秦国最近的是老冤家魏国,作为战国早期的大国,魏国一度把秦国欺负的咬牙切齿,但自吴起离开以后,风光无限的魏国慢慢沦为鱼腩部队,而经历商鞅变法的秦国陡然崛起,此消彼长之下魏国被秦军打的毫无脾气,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魏国倒霉连带邻居韩国也不好过,作为战国七雄中最小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的韩国在申不害变法失败后雪上加霜,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国陷入灭国的危机中。

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命令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但冯亭对秦国怨念极深,不愿意就此便宜了大仇人,在无力保住家园的情况下想出了一招“驱虎吞狼”的绝技,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对于这等飞来艳福十分矛盾,下属赵豹认为韩国已经是个火药桶,此时出兵会招来祸端,而平原君赵胜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秦国志在天下,与其等他做大被吞并,不如利用这个好机会博一把,赢了还能得到大量的土地扩充力量,且由于韩赵两国同源,双方百姓情感上存有互相帮助的意愿,帮助韩国有利于稳固国内政局。于是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以防备秦军来攻。

后世许多人据此认为是赵国自招祸端,其实是不客观的,秦国不会因为赵国的窝囊放弃统一天下的目标,与其说是赵国自招祸端,不如说是赵国希望借机逆天改命,勇气值得所有人的点赞。

站在秦国的角度,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当然不能善罢甘休,双方在外交交涉失败的情况下,立即诉诸武力,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军先后占领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把韩国收拾的服服帖帖,紧接着,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双方在长平直接开战。

赵国的主帅廉颇是一代名将,在短兵相接以后廉颇深知对手强大,赵国难以速胜,只有利用地理优势扎紧防守,再利用敌人疲惫的机会偷袭才有一线生机,这一做法倒是与刚刚夺冠的法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急于获胜的赵王却对廉颇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他有磨洋工的嫌疑。

面对危局,赵国国内也是意见不一,尤其是在外交领域,大臣楼昌提议与秦国议和,而名仕虞卿则认为已经箭在弦上,不死不休,最好的办法是联合楚国魏国等合纵抗秦,虞卿认为“议和使团去了秦国,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方寸大乱的赵孝成王最终采纳了楼昌的意见,派出使节到秦国议和,而一切恰恰如虞卿预料的那样,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的赵国外交上也被孤立。

秦国利用双方议和的时间不断偷袭赵国的粮队,造成长平前线粮草短缺,而秦国自己却利用水路运输的优势源源不断补充前线,加之农忙时节来临,几十万大军在前线不能参与耕作,赵国国内经济压力山大。

就在此时,一则谣言在赵国流传开来:秦国不怕廉颇,怕的是赵括。

后世许多人认为赵王是中了秦国反间计才重用的赵括,这种小儿科的想法太低估了作为君主的智商,如果赵括真像历史描述的那么不堪,绝对不会因为一则谣言影响国运,他之所以被选中,除了因为熟读兵书,家世渊源,更多的原因在于国家陷入危机时刻,赵国军队需要新鲜血液,赵国的宫廷需要新面孔,赵国拖不起了。

作为传统军事强国,战国时期的赵国可谓将星云集,赵奢、廉颇、李牧一时瑜亮,但此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垂垂老矣,李牧驻守雁门郡无法分身,赵孝成王有心聚沙成塔,再造一位将星,作为曾经打败秦国的赵国一代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借机成为各方阴谋的交汇点。

赵王想利用赵括这个机会赌了一把,赢了就是中兴再造赵国,名垂青史;输了就是国破人亡,天下流泪。

而学院派领袖赵括也是信心满满,虽然遭到母亲的反对,但他依旧对赵王说道: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而这一切虽然有很多机缘巧合,却正是秦国想看到的,赵括的任命通知刚下来,王龁就悄悄回国,替代他的正是春秋战国第一杀神--白起。

武安君白起来了!

许多人把长平之战的失利完全归罪赵括,却忽略了他的对手可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优秀的指挥官,这位平民出身的绝世名将生平从无败绩,无论对手是谁,不过是他的又一个军功章罢了。

白起先是佯装失败,引诱初出茅庐的赵括,接着用两万五千精兵截断赵国的粮道,然后再用自己最拿手的快速穿插战术把赵国军队切割成一块一块。看到胜利希望的秦昭王征召全国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支援前线,是非成败,在此一举。

双方都压上了自己的国运。

赵国失败了!断粮四十六天的赵军无法打破秦军的防御,开始自相残杀,主帅赵括更是在突围过程中被乱箭射死,群龙无首的四十万赵军选择投降。

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双方伤亡七十五万,赵国元气大伤,再无力抗衡秦国,秦国虽然惨胜,但统一天下已经不可逆转。

后世许多人假设,如果当时取代廉颇的不是赵括而是李牧,或者说廉颇没有被取代,长平之战的结果会不会逆转,历史当然不能假设,但可以预见的是,赵国的国力与秦国相差太大,战事拖的越久对赵国越是不利,长平之战打了三年,纵有名将加持,赵国也不是秦国的对手,赵括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罢了,如果他能得到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成为一代将星也未可知。


日慕乡关


赵国仍然赢不了,不过我认为赵国并不是输在国力,而是输在了朝堂之上。以当时的情况判断,廉颇被换已成必然,即使不以赵括换掉廉颇,也会以其他将领换掉他。原因就在于朝廷已经决定以主攻替代主守,而一旦展开野战,不论赵国以何人带兵,都将不是白起的对手。

廉颇被撤换已成必然

虽说如今史学界对长平之战到底是持续了三年还是数月仍有争议,但可疑确定的一点是,秦赵双方在进入对峙阶段后,赵国首先撑不住了,这个不仅是国力上的问题,还有朝堂上的问题。

秦赵双方前线军队数十万,每天的开销都是天文数字,秦国即使国力比赵国强,恐怕也有些捉襟见肘,两国其实都不好受。赵国之所以先是求和,后是换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朝堂,而差的就是一口“气”而已,不是赵国先顶不住了,而是赵国君臣顶不住了,反之秦国君臣却选择了以举国之力支持这场战争。

在前线进入对峙阶段后,赵国朝堂分裂成为了两派,一派支持廉颇的坚守之策,另一派则建议更换主帅主动出战。而赵孝成王显然倒向了主动出击一方,赵王在召见楼昌、虞卿等等商议对策时,甚至说出了”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的话,意图亲自率兵与秦军决战。在楼昌的建议下这才放弃率兵亲征,转而派郑朱前往秦国议和。

从这里看,在派郑朱议和失败,且导致赵国陷入“五国不救”境地之后,面对国内的压力,主战的赵孝成王换帅已成必然。而秦国的反间计,只是让赵孝成王在挑选继任者时倾向了赵括而已。

即使没有赵括,赵国野战仍难胜秦军

在赵国朝堂已经做出换帅的决定后,不论以何人为帅(李牧此时驻守雁门关尚未成名,乐毅刚到赵国还未重用),在正面野战之中仍然难以战胜秦国。这个从长平之战前期的战况就可窥见一二。

在答应接受上党郡时,赵国就已经料定秦国定然会挥军来攻,赵孝成王向群臣问道,“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

平原君赵胜当时回答“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可以为帅,理由则是“(廉颇)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引严尤《三将叙》)

然而事实呢,长平之战前期,即使面对秦将王纥,廉颇率领的赵军仍然多次战败。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四月,王纥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赵孝成王令廉颇迎战,双方先头部队在玉溪河谷交战,赵军裨将茄被杀,初战失利后赵军退守空仓岭防线。

六月,廉颇再次战败,空仓岭防线被秦军攻破,重要据点尉城和故谷城被秦军攻占。赵军再次向东撤退,于丹河一线构筑防御工事。

七月,赵国坚守营垒不出,秦军发动强攻,赵军西侧防线被攻破,两位尉官被俘虏。

廉颇由于多次作战不利,赵军这才东撤至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了第三道防线,坚守不出,双方这才陷入对峙当中。在李牧驻守雁门关尚未成名,乐毅刚到赵国还未重用的情况下,赵国即使不换上赵括,又有哪位将领是白起的对手?

虽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但即使赵国不换上赵括,仍然极难取胜,或许只是不如赵括败的那么惨罢了。当然,我认为赵国战败其实并不是因为国力等客观因素,而是败在了赵国君臣上。


香茗史馆


赢不了的。

首先,赵国和秦国在国力上差距巨大。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壮烈激昂之士。其实主要说的是赵国。

赵国,四战之地,与秦,魏,齐,匈奴接壤

匈奴整天袭扰,周边没一盏省油的灯。特别是秦国。

这是致命要害之一:兵力被迫分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兵力得到了很大的长进,但是赵武灵王最后居然被困,饿死在宫中。因为赵国的兵变。

这是赵国的致命要害之二:兵变传统。

赵国致命要害之三:国力。

赵国始终没有彻底变法成功,其军功、爵位和获取与秦国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平民上升通道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赵国所在的土地,虽然算不上贫瘠,但也远未达到肥沃的标准。对比秦国,秦孝公废弃井田制,而后引入更合理的赋税,自收付了巴蜀且成功建立都江堰后,粮食充足,所以可以长期养活六十五万的兵力和赵国对峙。

其四:政治形势。

秦国这时候是秦昭王,赵国这时候是赵孝成王。就实而论,这二人的执政水平,秦昭王要高出一个档次。

所以,赵国是全面落后与秦国,持久战,国力消耗不过,大决战,廉颇和白起也试探性的打过几次,但是两人都是一代名将,双方的军队都没有很大的伤亡。

但是再这么消耗下去,赵国要先死。

赵王找其他国家借粮不成,决战,就迫在眉睫。廉颇知道决战不会有好结果,最好的可能是两败俱伤,但是赵国很容易一战完蛋。秦国则能撑得住。

所以,这才派上了赵括。

僵持的局面,因为赵括的指挥失误,导致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所以,没有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国也几乎不可能赢得长平之战(除非发生什么陨石撞地球之类的)。对手强,对手背后的国家机器强,自己兵弱,国家机器也弱。事实上在整个战国时代,都缺乏能成功制衡白起的人才。白起始终没有经历过一场败仗。


原梓番


当然能赢,在我感觉之时赵在长平之战还比秦更有优势。一地利如果赵不失廉颇之工事,秦也难攻破。白起之胜也是由于战领廉颇之事。如果赵不失,秦也难奈何,。二,人和,从韩不愿归秦而归赵可以看出。当赵括没死之时围四十天而非降也可看出。当然天时说,基本也在赵。但赵真没赢,就不说。如果白起,诱敌之计失败而城工之事久攻不下,那么白起岂不危急。如果当时白起以十万之诱,赵括以三十万而击。十万以守,白起岂能攻城之顺利?如果久攻不下赵以三十之万而围秦,那么白起难到不可以变成赵括。古代战争朝夕之变万化谁能说谁一定赢?如果从国力来说那么,陈胜,刘邦,刘秀等能做天下。在我眼里李牧战国四将之首。更感觉吴起好像穿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