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忘不了那场艰难的“抗争”

日本投降场景 油画

73年前的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

宣布无条件投降

八年抗日战争终于结束

美联社在这一天

向全球发出电文

“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

今天随着日本投降而告终”

无论过去多少年

这一段记忆

是所有中国人无法忘却的历史

但当时的中国

到底在“抗争”什么

为什么我们即使流很多血

拼很多命

也要“抗争”到底

“抗争”究竟有多艰难

为生命 为自由而“抗”

“抗”由提手旁和“亢”字组成

“亢”的古文字写作

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人

但两腿之间却横着一个刑具(桎)

所以“亢”的本义就是

撑在两脚之间的刑具

而“抗”在刑具的左边

加了一个提手旁

表明用手“抵御 抵挡”刑具

也可引申为

“拒绝 不接受”

1937年7月7日以前

提起卢沟桥

中国人只会想起皎洁的晓月

而卢沟桥事变的枪响

让中国人惊醒

战争开始了

镣铐一个一个戴到了我们身上

当年的“卢沟晓月”

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戴上镣铐

侵犯他人权利的不法分子

扰乱社会秩序的罪犯

然而在日本侵华期间

无辜的中国良民

却被限制了生的权利 活的权利

他们没法生 没法活

甚至没法安详地死

海南保亭"慰安妇"林亚金

在八年里

我军和日军进行了

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然而

最保守的估计显示

中国平民却死了3000万人

中国人在自己的家园

却不得不忍受日本暴军的欺凌

这些“人”烧杀抢掠

他们的行迹

至今让人不寒而栗 毛骨悚然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人才要去“抗”

为生命而抗 为自由而抗

用生命 用鲜血“争”回的地方

“争”上面是一个“爪”

下面是一个“又”

表示右手

中间表示某一物体

合起来

像两手各自用力将物拉向自己一方

所以“争”的本义就是“争夺”

日军侵华期间

中国被日本占领的土地

峰值超过357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十个日本

全国只有

新疆 西藏 宁夏 甘肃

青海 陕西 四川 西康日军没有染指

抗日战争期间

我们要争回的

正是我们原本的家园

正如“争”字所表达的那样

如果我们的双手松懈了力量

土地 家园都会归为敌人一方

当时的青年军口号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

就是在凝聚所有的青年力量

从“保卫”到“争夺”

原本理所应当属于我们的土地

却被敌人给抢夺

当年的心酸和艰难

隔了几个时代

我们依然为之悲怆

远征军雕塑

《战狼》里的一段话

让人至今难忘

“我们将要守护的这个地方

终年荒无人烟

如果没有这场战斗

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来到这里

这里没有青山绿水

没有金银宝藏

可是在我们军人眼里

这里是最美的地方

因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境线

是我们必须用生命和鲜血

誓死捍卫的地方“

老兵敬礼群像

为什么要“抗争”

为什么要拼死“抗争”

为什么七十多年过去了

我们依然不能忘记

我们曾经那样艰难地“抗争”过

文字给了我们答案

历史也给了我们答案

那千疮百孔的老城墙

白发苍苍却眼神坚定的老兵

也给了我们答案

在那场战争中

我们伤亡无数

却依然有着笔直的腰板

如今

每一个中国人

依旧承托着祖国最坚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