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位弟弟贪财好色,独留一门绝技,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朝初年,李世民为了登基称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当场杀死,从此让他背上了弑兄杀弟的恶名。其实在封建皇权社会,为了争夺皇位,导致父子兄弟骨肉相残的事,简直数不胜数,比如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的高氏皇族,皇帝一登基,兄弟们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被杀绝,李世民比起他们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二十二个皇子,皇位争夺战仅仅波及了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四李元吉。李世民登基之后,对于其他的弟弟们还算不错。除了老七汉王李元昌,因卷入太子李承乾谋逆大案被赐死,李世民在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的弟弟们都受到他的善待,封王赏爵,尽享荣华富贵。不过,李世民的弟弟们,可不都像他那么雄才大略,也颇有几个不成器的,滕王李元婴就是其中一位。

李元婴在李渊的众多皇子中,排行第二十二,是李渊一家最小的一个皇子。李元婴生于贞观四年,当时父亲李渊已经退位多年,成了坐享清福的太上皇了。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个最小的弟弟也很照应,贞观十三年册封他为滕王。李元婴饱受宠溺,成了一个典型的膏粱子弟,不尊礼法任性胡为。《新唐书》记载,李世民病故时举国同悲,身为大行皇帝幼弟的李元婴,竟然毫无悲戚之意,反而公然“集官属燕饮歌舞”,若无其事一般。

李元婴为人十分贪财,他身为唐朝亲王,皇家赏赐与俸禄本已十分优厚,但他却贪得无厌。他曾担任金州刺史等官职,所到之处“骄纵无度”,肆意搜刮聚敛民财。名声之恶,甚至连深居九重深宫的唐高宗李治都有所耳闻。唐高宗李治有一次心情好,大赏各位亲王,“赐诸王帛各五百段”,众多亲王们人人有份,唯独给皇叔滕王李元婴、李治的弟弟蒋王李恽的赏赐,与众不同。

《资治通鉴》记载,唐高宗李治给他们的赏赐是两车不值钱的麻绳。李治同时还专门下旨说明用意:“滕叔、蒋王善能经纪,不须赐物,给麻两车以为钱贯。”意思是知道滕王和蒋王两人善于“经营”,都是弄钱的高手,给你们麻绳两车,用来做穿铜钱的钱串子,省的你们家里钱串子不够用。滕王李元婴接到这道充满喜感的圣旨,哭笑不得,万分惭愧。李元婴的贪财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李元婴还是一个有名的好色之徒。《新唐书》记载,他在洪州都督任上时,利用自己的皇族身份仗势欺人,属下的家眷凡是姿色出众的,“绐为妃召,逼私之”,借口王妃召见她们,用强迫手段玷污她们。属下们大都畏惧他的权势,敢怒不敢言,结果他因此吃了大亏。都督府有个小吏,其妻郑某貌美如花,被李元婴骗进府中,欲行不轨。谁知这个郑某是个性烈如火的暴脾气,一看李元婴要动手动脚,火冒三丈,管你什么滕王不滕王的,脱下鞋照着李元婴劈头盖脸一顿抽,当场打得“元婴面血流”,半个多月没法上班,直到伤疤好了才敢出来见人。

除此之外,李元婴还有一身坏毛病。《旧唐书》原文抄录了唐高宗李治给他的一道圣旨,圣旨中一一指出了李元婴的诸多过失,很多细节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大唐朝亲王所为,分明就是一个高衙内。他为了取乐,光天化日在大街上拿着弹弓“以丸弹人”,吓得百姓们东奔西跑,甚至在十冬腊月天“以雪埋人”,把活人埋到雪里,以之为笑乐。还明目张胆违反“夜不开城”的法令,多次通宵城门大开。李治还斥责他“极为轻脱,侮弄官人”,并严厉告诫他“人之有过贵在能改,国有宪章,私恩难再!”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可惜李元婴却成了油盐不进的顽石一块,依然故我,唐高宗最后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滕王李元婴虽然人品低劣,但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李元婴开创了一门独一无二的绝技:滕派蝶画。唐代史料《画断》、《历代名画记》等都记载,李元婴“亦善画”,尤其“工于蛱蝶”,擅长画蝴蝶。他的蝴蝶画在唐朝就已名噪一时,极尽工巧,华美精致,当时就有“滕王蛱蝶江都马,一掷千金不当价”之美誉,在绘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之所以称为绝技,是因为滕派蝶画有两绝:一是用料绝,所用颜料极为考究,多用佛赤、泥银等昂贵颜料以及多种名贵香料着色,画作因此具有独特的宫廷富贵气派。二是传承绝。

李元婴被誉为滕派蝶画的开山鼻祖,他死之后,留下的滕派蝶画技艺传给其子李湛然,李湛然又传给幕僚梁蔚,历经千百年一直保持传承有序,代有传人,从血脉源头保证了滕派蝶画技艺的纯正,使得大唐风韵原汁原味得以留存至今。因此它视为绘画史上的绝技,广受历代名家推崇,如今已被列为省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