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的100余人中有一位来自湖北麻城 你认识吗?

中国同盟会油画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广泛联合,使全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领导核心,从而使中国民主革命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加速了革命的步伐,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资料图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坂邻近清驻日公使馆的日本子爵阪本金弥住宅内举行。参加成立大会的留日志士有一百余人,著名成员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章太炎、胡汉民、汪精卫、陶成章、朱执信、章炳麟、蔡元培、秋瑾,唐绍仪、汪兆铭、蒋洗凡、廖仲恺、陈其美、谭人凤、刘揆一、刘师培、唐群英、何香凝、阎锡山等,还有8位著名共产党人朱德、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杨殷、苏兆征、张云逸、李四光,但是鲜有人知的是湖北麻城的余诚也是其中的一员,为当时中国同盟会湖北分会的会长。

余诚(1884—1910),又名仲勉、淑潢,字简斋,号思父,今麻城市张家畈镇人。父名雅诗,清太学生,痛恶官场陋习,放弃功名,到河南经商。余随父在商城读私塾。

1895年,余回故乡,从族兄浩吾读书。听浩吾讲述戊戌变法始末,悲愤不已。1902年县试,名列前茅,次年中副贡,同年就读于武汉。1904年,变卖家产,自费留学日本。

1905年秋,余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派其主持湖北盟务。后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与王博沙回沪,襄助在沪同志创设中国公学,收容留日归国学生。旋回汉与刘静庵合作以“日知会”会址为活动基地,发展同盟会员。同时,又深入黄冈、麻城等地倡导改良教育,发动群众剪辫,动员妇女放足。

1906年春,余诚受同盟会派遣归国,与日知会领导人刘静庵通力合作,发展组织。5月,在武昌正式建立同盟会湖北分会。余诚被推举为分会会长。日知会员大多加入同盟会。但由于清政府对武汉地区监视严密,所以该分会“表面仍称日知会,内容实为同盟会”。在余诚、刘静庵的领导下,该会与东京总会联系密切,发展迅速。他们还创办东游预备科和江汉公学两校,为革命培育和储备人才。

萍浏醴起义失败

《民报》

6月6日,孙中山派乔义生偕法国军官欧极视察湖北同盟分会,在操场上面对千余听众发表激烈演说。清政府侦探混迹其间,分会组织由此泄密。12月间,萍浏醴起义失败后,该分会即遭破坏。为奸人告密,刘静庵、朱子龙等被捕。余诚被追缉,只好易服避走上海,栖身中国公学,任干事。集《史记》句,代《神州日报》撰发刊词,为《民报》写文,以犀利文辞,反击康梁保皇势力。清两江总督端方据报,说余为革命党分统,能制多种炸药,悬赏5000元缉捕,以致在沪无法藏身,复东渡日本潜心治学,为此改名诚,字季穆。不久,被同志推为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还受程克邀约,任《河南》杂志主笔。

1908年,余又回武汉, 领导同盟会同志, 发展不少会员。1909年秋,病情恶化,由李四光、陈子静护送上海就医。医嘱回乡静养。时,清吏缉捕甚急。为避当局耳目,在同人协助下,将余藏入棺内,棺底凿一通气孔,由上海运回,安顿在少时读书处休养。余在病中,读书不止。1910年2月5日逝世。

余热忱爱国,尝于日记写道:“养极高尚之人格,造极精纯之学问,建设新政府,使中国成为第一等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