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盛戎和袁世海:胡里胡涂演孟 良、焦赞,轮流钻桌子!

一次富连成科班在广和楼贴演《穆柯寨》,由裘盛戎和袁世海分饰孟 良、焦赞二角。

这个戏演的是焦赞在元帅杨六郎面前说大话,说什么山东穆 柯寨有的是降龙木,用手搂巴搂巴就是一大捆,用靴尖扒拉扒拉就是一大堆。 这全是他的信口开河。

杨六郎命他去盗降龙木。焦赞在路上遇到孟良,又假 传将令说元帅派孟良去盗降龙木,于是焦孟二人同往穆柯寨。

结果孟良、焦 赞被穆桂英打得大败而回。他们回营搬取杨宗保同去会战穆桂英,结果又被 打败,而且宗保也被擒上山去。

孟良、焦赞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决定放火烧 山,穆桂英用分火扇煽之,火反而烧向孟良、焦赞,二人慌忙扑火,火扑灭 后才互相埋怨着回营请罪。这是一出带有玩笑戏性质的剧目。 孟良、焦赞互 相打趣,诙谐逗乐。

裘、袁二人每演此剧往往使剧场气氛格外活跃。这次演 时却与以往有所不同。管事的苏先生为了掌握好演出时间,决定不演头场, 这样焦赞在元帅面前说大话,杨六郎派他去盗降龙木的情节就被删去了。

一 上来就上孟良,接着是焦赞以元帅的名义让孟良去盗降龙木。由于去掉头场, 使焦赞假传将令的情节交代不清,从而削弱了剧场效果。

裘盛戎饰孟良、袁 世海饰焦赞,他们对苏先生的这一决定很不满意,但既然已经决定了,也只 能这样胡里胡涂地演下去。

但是演着演着又做出了新的决定。苏先生发现后 一出戏的演员还没进后台,又怕这出《穆柯寨》早早地演完了,后面接下上, 所以又通知裘盛戎、袁世海“马后”(即把戏尽量演得慢一些,把演出时间 延长一些)。这么一来,简直有点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的味道,使得裘、袁 两位小英雄不觉心中恼火。

当戏演到杨宗保被擒,焦孟二将在“乱锤”的锣鼓声中上场之前,在台帘里头裘盛戎小声对袁世海说:“不是让咱们‘马后’吗?那咱们就使劲的 多烧烧!”

袁世海一听就明白了,他笑着表示同意。在这一场焦赞提议放火 烧山后,又信口而云:“你那里将火放得大大的,俺在这里掐诀念咒。拘来 了一条冷龙,骑在冷龙的身上、钻入火塘,将小本官(指杨宗保)就这么一 背,背在了肩上,起到半悬空中,嗨,到那个时候我还要唱呢。”

孟良让他 唱两句听听,焦赞就唱起了小曲。裘、袁二人连念带做把这段戏演得十分火 爆。当穆桂英用分火扇把火煽向孟良和焦赞又下场后,焦、孟二人在场上理 应孟良扑火时,焦赞钻到桌下藏起来,孟良把焦赞揪出后,焦赞扑火,孟良 又钻到桌下藏起来,如此反复三次即表示火已扑灭。

然而今天却不是这样演 的,三次过后,二人在“乱锤”声中继续轮流钻桌子,四次、五次??钻个 没完没了,由于他们扑火、钻桌子的身段和表情夸张可笑,而且反复 不停地表演下去, 所以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又叫好又鼓掌。当苏先生发现了 场上的这种异常情况后,不禁大发雷霆,立刻加以制止,这幕闹剧才结束了。

裘盛戎、袁世海在后台受到了苏先生的严厉斥责。袁世海自知理亏,一 言未发。裘盛戎却像他平时那样声音不高地对苏先生说:“您不是让我们‘马后’吗?” 当天晚饭后,孙盛文师兄对裘盛戎、袁世海进行了一次苦口婆心的谈话。

这次谈话使他们都受到了教育,终生难忘。盛文说,“吃饭时苏先生和我讲 了,要让我管管你们,我听了这话很难过。打你们吧,舍不得;不打你们, 你们今天的事又做得很不好!苏先生让‘马前’,删了头场,后来又让‘马 后’,都是有原因的,是为了全场戏演得别洒汤漏水。我若是管苏先生的这份事,我也得这样办,有什么不应该呢?你们的戏不好演,也有着一定的道 理。但无论怎么说,也不能在舞台上起哄、开搅,这是多坏的毛病啊!??” 孙盛文在开导裘盛戎、袁世海认识错误的过程中,还举了许多正反两方面的 例子,使得裘盛戎、袁世海直听得心服口服,痛哭流涕,决心不再犯这种错误。

这当然是 在裘盛戎的学艺历程中的一次教训,一件值得记述的往事。它使裘盛戎认识 到这是犯了“梨园规约”中所明确禁止的“当场开搅”的错误,的确是不应 该这么做的,自己还向苏先生顶嘴反驳更是不对的。

裘盛戎在他此后几十年的从艺生涯中再 也没有发生过这种“搅戏”的事情,这次教训给他的教益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