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情夫“没有他历史的结局或许大有不同

南北朝时期,有段冯太后执政的历史,有史学家认为,这是北魏最为繁华的时期,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个爱好淫乱的冯太后,历史的结局会不会大不一样。

当初北魏文成皇帝拓拔拓跋濬挂掉以后,由儿子献文帝拓跋弘继位,献文帝年龄还小,刘有冯太后掌权。掌权之后的冯太后,年纪轻轻老公就挂掉了,就开始了淫乱的生活。当然这淫乱与她的功绩相比,都会被人们自动希望。

​献文帝长大以后,冯太后就把朝政大权还了回去。献文帝是非常聪明睿智的皇上,无论军事还是治国,都是能力强大的帝王,北击柔然,南占青州,内平叛乱,能知人又善于听人劝诫,把北魏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有俩件事情,一直争论不休。一是献文帝为何会早早禅位于五岁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有人说是被逼退位的,有人说是主动退位的。

第二件事情,是献文帝究竟是毒死的还是自己病死的,有人说的毒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关于这俩个问题,本来解说一下。

第一件事情,禅让不是被逼的,根据史书记载说的是,献文帝喜欢黄老之学和玄学,自己淡泊权利,故而禅位。但是这也有个问题,即使献文帝禅让以后,权利依旧在自己手中,这怎么可能是淡泊权利呢?认为献文帝被逼退位的,估计也有这个原因吧。

史书记载魏显祖聪睿夙成,刚毅有断;而好黄、老、浮屠之学,每引朝士及沙门共谈玄理,雅薄富贵,常有遗世之心。显祖下诏曰:“朕希心玄古,志存澹泊,爰命储宫践升大位,朕得优游恭己,栖心浩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献文帝是真不想干皇帝了,但是孩子还小,国家需要他,不可能会丢掉不管。

​关于第二件事情,是被毒杀还是病死,史书是这样记载:魏冯太后内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显祖,密行鸩毒,夏,六月,辛未,显祖殂。这是说因为献文帝处死了冯太后的情夫李奕,冯太后怨恨自己的亲生儿子。就把他给毒死了。这样可能性非常大的,因为冯太后执政后,做了一些很反常的事情。

史书记载:太后自以失行,畏人议己,群下语言小涉疑忌,辄杀之。冯太后害怕自己淫乱的行为,遭人非议,只要涉及到对她讽刺,就会被诛杀,由此可见,冯太后的确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史书记载:太卜令姑臧王睿得幸于太后,超迁至侍中、吏部尚书,爵太原公。秘书令李冲,虽以才进,亦由私笼,赏赐皆不可胜纪。冯太后对她宠幸的人,赏赐多到数不清楚,由此可见,冯太后毒杀儿子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冯太后要毒死自己的儿子献文帝,也是由于献文帝刻意弄死了她的情夫李奕。因为太后淫乱的事,毕竟影响皇家形象,让自己当皇帝的脸挂不住,不能动怒于太后,只能从情夫下手。冯太后也想掌权,权利就象一剂毒药,得到了便会上瘾,毒杀献文帝很正常。

​献文帝历史评价蛮好的,这个聪明睿智有为的帝王,有治国安邦和开疆拓土的开明帝王。改变了一人犯罪,株连家人的法律条规。对违法犯罪事件,严格按法律程序走,不能有任何造假的事,要严格认真处理案件,使得人人不得冤枉。

史书记载:魏显祖勤于为治,赏罚严明,慎择牧守,进廉退贪。假如献文帝不被毒死,北魏会在献文帝的带领你下愈加强大,如果形势允许,统一中国估计也不会难事,至少不会比冯太后的统治下差。

李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夫,因为他的死,让北魏皇帝与太后决裂,无形中改变了历史,能成为李奕这样的情夫,估计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愿意吧!文章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