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狄何以成为晋国图霸的最大障碍?“地理”占据一半原因

春秋时期,诸侯国有没有像汉朝匈奴,隋唐突厥那样的边患?答案当然是有的,不过少数民族大多盘踞在内地,力量小的,往往充当中原诸侯国的助攻,比如鞍之战,晋国借助狄人的部队打击齐军,力量大的,则主动威胁中原诸侯国,比如赤狄侵入卫国在黄河北岸的地盘,迫使卫成公把国都迁到帝丘(今河南濮阳)。

赤狄也叫做"赤翟",据说因崇尚赤衣而得名,春秋时属于狄人的一支,分布在今天山西长治一带,跟晋国人杂居。赤狄在抢占了黄河北岸以后,正式成为了晋国东方的边患。这时的晋国,还没有从被楚国打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声势一落千丈不说,国力也渐渐跟不上,要多怂有多怂。赤狄落井下石,天天到边境骚扰,搞得晋国鸡犬不宁。

晋国打不过赤狄,只好打出一张外交牌——和亲。晋成公为了抚慰赤狄,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赤狄王子婴儿,晋国终于安定了一阵子。可惜好景不长,邲之战时,晋国卿大夫先榖因为擅自渡过黄河,把晋军过早拖入战场,导致全军失败,回国后,先榖怕受到清算,于是叛逃了出去,投奔赤狄,做了地地道道的"汉奸"。

先榖认为,赤狄和晋国是亲家啊,自己在这里也不安全,所以怂恿赤狄首领,出兵攻打晋国,晋景公一怒之下,打败赤狄,族灭了先氏一家,赤狄首领也报复晋国,把婴儿夫人杀掉,晋国与赤狄的关系又紧张起来。

晋景公意识到,不打败赤狄,晋国就没法儿复兴霸业,卿大夫士会为晋景公定下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就是扫灭赤狄与白狄(在晋国西),肃清来自晋国侧背的威胁。

周定王十三年,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晋景公命荀林父讨伐赤狄,灭潞氏之狄(今山西长治高平县),第二年,又灭掉赤狄的其他部族,吞并了赤狄过去占领的黄河以北地区。正是在这一时期,晋国经营了邺邑,跟原来的南阳基地连成一片,跟齐国直接接壤,疆域扩大了一倍。

灭掉了赤狄,晋国的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