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毁掉的“帝国长城”,名将檀道济悲剧人生

东晋末年,门阀政治的日趋腐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结果导致爆发了孙恩、卢循武装举事,在镇压这场武装举事的过程中,一些出身地主阶级中下层——寒门的将军,开始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兵权。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刘裕,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借助东晋“第一王牌军”北府兵的力量,“奋起寒微”,灭亡了东晋,登上皇帝宝座,建立起刘宋新王朝。

刘宋王朝的建立,使东晋以来门阀士族的统治地位遭到削弱,专制主义的皇权重新抬头。宋武帝刘裕咽气之后,他的继承者多为贪婪不厌足、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为了夺取和巩固帝位,他们彼此猜忌,互相残杀,上演了一幕幕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骨肉相残”丑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余波之所及,使得刘宋朝廷的文武大臣,尤其是声望高、地位重的功臣勋将,也往往在莫须有的罪名中被无辜屠戮。遂造成了刘宋王朝内部君臣离心离德,军力不振,无法抵御北魏政权进攻的一系列严重恶果。

檀道济就是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其人生跋涉的,而他最终的蒙冤被杀,则是这种黑暗政治之下,功臣宿将历史命运的一个象征。

檀道济,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出身寒门,是刘裕的最早追随者之一,也是刘宋王朝中最著名的将领。历任扬武将军、宁朔将军、征南大将军、司空、江州刺史、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等要职。

他智勇兼备、骁勇善战,长年担负戍守北边的重任,在与北魏大军相拒中,屡建功勋。北魏军中上下对他都是忌惮三分,惟恐避之不及。以其军事才能和卓越贡献而言,称檀道济为捍卫国家的“万里长城”并不为过,说他维系刘宋政权安危的中流柱石也恰如其分。

檀道济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在治军管理上也颇有建树,往往能临事不惊,处危不乱,善于量势设计,稳定军心,扭转战局。如著名的唱筹量沙,巧解敌围就是突出的一例。无怪乎后世兵书《三十六计》也要和他扯上关系了,将“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作为全书的立论依据及切入之点。

檀道济虽然功勋卓著,兵权甚重,可是对于刘宋政权却是一片忠心,并无贰志。这一点连宋武帝刘裕本人也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一直没有效法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将这位大功臣推上断头台,并且在临终之前淳淳嘱咐他的继承人少帝刘义符说:“檀道济虽然军事上颇有一套,但即政治上没有什么野心。”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威震强敌的英勇将领、元戎功臣,最终还是不能为他参与拥立起来的宋文帝刘义隆所容纳,惨遭灭门大祸,留下千古遗恨!

檀道济平生唯一可算是做错的事情只有一件,这就是他当年出于为刘宋朝廷前途考虑,参与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所策划的废杀少帝、拥立文帝的活动。虽然说这件事情有干预朝政(其实也是皇帝家中私事)之嫌,文帝上台后并不感激,对事件的主谋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大开杀戒,恩将仇报。

然而,宋文帝刘义隆终究是不会放过这位功臣元勋的。他登基后,始终对他心存“疑畏”。之所以暂时不杀檀道济,不过是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可以替自己镇守北方,抵御北魏大军的进攻。这一点,是只知道打仗,不懂得政治权术的檀道济将军所永远也不会想到的。

宋文帝这一阴暗的心理,恰好为无耻小人所利用。彭城王刘义康十分嫉妒檀道济的功名,便趁宋文帝久病不愈、心情郁闷恶劣之际,屡进谗言,诬陷檀道济。这正好挠着了宋文帝的痒处,牵动了他隐忍多年的凛凛杀机,于是即把檀道济从其驻地江州召回朝廷。

当时,檀道济的妻子已经预见到此去凶多吉少,危在旦夕:“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招,祸其至矣。”

但是,檀道济的见识似乎还比不上一个妇人,总以为自己有大功于朝廷,对皇上忠心耿耿,大概还不至于有大的危险,依然奉诏入京。在京城建康住上一段时间后,宋文帝的病情略有好转,恰好北魏又于此时入侵边境,宋文帝一看檀道济还有他的用处,就准备让檀道济“还镇”,放他回江州。檀道济刚刚踏上回归的船头,尚不及拔锚启航,宋文帝旧病复发,沉疴不起,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于是再度下达圣旨,把檀道济从船上召唤下来,收付廷尉,并将其子孙、亲信一网打尽。

当檀道济面临逮捕之时,曾愤怒得“目光如炬”,摘下帽子往地上猛地一摔,恨恨道:“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自毁长城”的由来。

檀道济的悲叹感慨太有道理了,“自毁长城”的恶劣后果立即呈示了出来,宿敌北魏君臣闻知檀道济的死讯,禁不住大喜过望,雀跃欢呼,认为刘宋朝廷方面再也没有能同自己相抗衡的大将之材了,于是便趁机加强了对刘宋政权的军事攻击,刘宋北部边境局势骤然紧张,防御阵线几至颓溃。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刘宋皇帝才想起檀道济守边安境的好处来,免不得浩叹一番:要是檀道济还在就好了,岂能容北魏“索虏”军队如此嚣张捣乱!可惜人死不能复生,再说也等于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