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明君却将皇位传给弱智儿子,傻皇帝一句名言成为经典历史笑柄

晋武帝司马炎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逼迫曹魏皇帝曹奂禅位,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祖孙三代共同积淀和经营,到司马炎这里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大一统王朝。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早年深得民心,他厉行节俭、虚心纳谏、任人唯贤,成就了史上著名的“太康盛世”。司马光称赞晋武帝为“不世之贤君”,可见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之高。

不过晋武帝也不是个完人,也有人生污点。他统治生涯的后期开始疏于朝政,生活腐化,光后宫佳丽就上万人,沉迷于声色;朝中买官卖官现象盛行,各级官员贪污腐化,最终加速了西晋的覆亡之路。司马炎人生中所犯的最大一个错误,要属选错了皇位继承人,在明知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非常愚钝的前提下,还将他立为太子,并将国家交付给他,最终把帝国送上了穷途末路。

晋惠帝司马衷在继承皇位之后真算是赶鸭子上架了,他本来就脑子不好使,痴呆懵懂,曾经一句经典的“老百姓吃不起饭,怎么不吃肉呢(何不食肉糜)”更是被后人视为笑谈。这样一个人如何能治理的了国家,最后大权落在了他的老婆皇后贾南风的手中。然而贾南风对于陷害他人和专擅朝政乐此不疲,至于怎么治国则是一窍不通。在种种混乱之下,最终爆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国家遭到严重破坏,民生凋敝,紧跟着又来了个“五胡乱华”,西晋王朝就此覆灭。

至于司马炎为什么要立这个傻儿子当储君,历史上普遍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怕自己的皇位最终落在了自己的弟弟司马攸的手中,因此需要拉拢权臣贾充站到自己一边,而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正是贾充的女儿,所以只得立司马衷为太子;第二是因为晋武帝甚是喜欢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认为他能成为一名好皇,为了能让孙子将来继承大统,就先立了这个傻儿子。

说来说去,这样一个结果都是因为司马炎的私心所致,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