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喜欢写诗词

在古代,诗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写首好诗,不仅能扬名立万,而且运气好的话,还能混个一官半职,所以写诗是读书人的基本功之一。话说,大诗人李白,年轻时游遍了大好河山,写出了名扬四海的佳作,在文艺界已是十足的大腕。在京城长安也有不少的粉丝,甚至唐玄宗都是他的铁粉。诗好归诗好,千金散尽的李白除了写诗喝酒,可以说不务正业。而立之年的李白,自然渴望功名,为朝廷效力,顺便解决银两短缺的问题。碰巧唐玄宗恩科,赏了李白一个官位,可以待诏随时面君。可是这位诗仙生来放荡不羁,并不理会官场上的套路,得罪了不少的权贵。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只好回归文艺界,继续写诗、饮酒。

现代人喜欢追星,特别是歌星。以前可不兴这个!古代唱歌的是没有身份地位的,再大的腕都不行。曹操喜欢听曲,手下养了不少的歌女,加上自己能写,写好了就让乐工谱曲,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女们演唱,心里是洋洋自得。曹操最喜爱一个歌女,能够唱高八度的,对她是恩宠有加。可是这位歌女有点恃才傲物,有时故意怠慢曹丞相。曹操心里十分的不悦,就暗地培养一批女高音,等其中一位超过先前那位的音高的时候,曹操是果断的将她斩首,以泄心中的怒气。

曹操

即使是李师师那样的头牌歌星,也只能沦落到妓院。虽然有当朝皇上、文人墨客、富家子弟,甚至道上朋友的追捧,依然摆脱不了妓女的身份。因此,古代的大户人家的女子,即便是教育,也是以琴棋书画为主,一般不轻易教授唱歌的。男子就不一样的了,大诗人王维经常独坐竹林,抚琴长啸,教人听了一惊一乍的。

李师师

诗人柳永,科举失意,便专心写诗词,同勾栏酒肆的歌女打得火热。一时间,全国的歌厅都在卡拉OK柳永的作品。这么说吧,柳永的名气,都是歌女给捧出来的。宋词很多的词牌,每个词牌都有固定曲调。词一写好,勿需谱曲,便能开唱。一些大的酒店、大的歌厅纷纷跟柳永签约,谁先拿到新作品,谁的生意就更火。当然,柳永是搞通俗的,以情歌为主;也有写高雅的,比如苏轼,他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风靡全国啊!

柳永

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