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终于顺利接班

司马懿临死的时候,把他所有的政治资本和权力全都给了他的大儿子司马师。

司马师在老爸咽气的时候,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司马懿把自己的政治遗产交给司马师是经过长期考察的结果。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正好生在司马懿被迫去当曹操手下的那一年。

青年时期的司马师是个勤学好问的好青年,同时也是个热衷于谈玄学的人,曾经加入过“浮华交会”,是一名资深的灌水家,与何晏、夏侯玄的水平相当,是当时很有名的清谈人物,就连何晏对他都很佩服,常对人家说:“唯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子元是司马师的字。

司马懿那时已经是大魏皇帝的红人,按常理来说,司马师一成年就可以免试成为公务员,而且年年有提拔。可因为曹叡对他们这些人极为反感,最后还进行了一次严打,那些没有背景的人都受到了严厉的处分。他因为有个与皇帝是亲密战友的老爸,所以才没被抓。但曹叡却规定:这些人永不得录用。因此,司马师虽然早已成年,却还没有找到工作,只能在家里当啃老族。对此,智商高度发达的司马懿也没有办法。直到曹叡死去,“浮华交会”的首领曹爽当权,这些人才不再啃老,纷纷加入公务员行列。司马师这才“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这时,司马师已经31岁。

中护军就是皇帝禁军之一中垒营的负责人,这是个肥缺。当然,按司马师的出身而言,也算不得什么。他刚成为青年军官不久,曹爽就觉得司马懿不爽了,但又不好意思拿老人家下手,就从司马师那里开刀,来个机构改革,解散中垒军,那些编制全归到自己的部队里去。尽管司马懿出面争取,但曹爽能答应吗?而且没多久,司马懿也被曹爽摆平。父子俩乖乖地回到家中当只能指挥几人仆人的贵族,而眼巴巴地看着曹爽一天比一天牛起来。司马氏父子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就商量着如何收拾曹爽。司马懿其实比曹操更多疑,比诸葛亮更谨慎。他在决定搞定曹爽时,先是在心里打了很长时间的腹稿,然后只跟司马师商量,连司马昭都不让知道。可见,司马懿是多么看好这个长子的。

司马懿请病假的当天,就叫司马师去组织一个有三千人的黑社会组织。这三千人全都养在民间,平时都不声不响地做潜水员,直到倒爽运动发起的这天早上,司马师一声召唤,便立即集体冒泡,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司马师居然把这事做得天下只有他们父子俩知道的地步——可见,这人不是只会清谈、不会做事的何晏之流,而是属于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人才。从这方面来看,何晏对他的评价是到位和准确的。后来,司马氏父子就是靠这三千个黑社会组织成员搞定曹爽的。司马懿在选择他的继承人时,做过长期的观察和考核,而且很严格。当然,他要考察的对象只是针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对兄弟。就在他向这两个人宣布明天要向曹爽摊牌的前夜,他居然还在半夜去观察这两个儿子的动静——结果是司马师“寝如常”,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司马昭就不同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司马师就带着他的喽啰“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把司马懿弄得大叫:“此子竟可也!”这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这小子要得”!

其他人平时只看到司马师天天在家里搞清谈,现在见他突然之间就组织到这么一群私家武装力量,个个都惊得嘴巴大张,不知这小子的手里还有什么秘密武器。洛阳城内的那些大官一下子就都倒向司马氏父子的阵营,使曹爽一天时间就成为一小撮,司马师这一招的威慑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把曹爽搞定之后,司马懿全面掌握大权,司马师同时也成为魏国的政坛新星。

朝廷评功论赏,司马懿当然是功劳最大,而司马师是他老爸的头号助手,功劳当然是第二了。于是“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功劳绝对不是为曹家或全魏国人民立下的,而是为司马家立下的。授予的人是曹氏的第一把手,授给谁却全是司马懿说了算。

司马懿知道他年纪已大了,就大力提拔司马师,一上来就让这个大儿子成为领导人之一。卫将军的官是很大的。你知道那个姜维吧?在费祎被郭修杀死之前,姜维就是卫将军。

司马懿在快死的那两年里,用最后的力气,把司马氏集团打造得跟以前曹操打造曹家势力差不多。他在提拔司马师的同时,还任命老弟司马孚当太尉,全面掌管了枪杆子。就像那句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长期跟那些清谈的人混在一起,司马师也很讲究脸面。在司马懿死掉的时候,他自己一言不发,只是唆使别人到处散布:“伊尹既卒,伊陟嗣事”之类的言论。你应该知道那个伊尹吧?就是中国史上第一个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臣,哪位权臣想把皇帝搞定,都得把他挂在嘴边——说白了,就是利用他的无形资产说自己做的是正确的,是向伊尹学习的。

当然,现在司马师不能向伊尹学习,他是要做小伊第二。曹芳一天到晚听到这样的口号,虽然有点气愤,但气愤过后,也知道这种气愤是没有用的——现在整个朝中全是司马师的人,全国人民在听司马师的话,而不是在听曹芳的指示。于是,只好下文让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司马师正式走上魏国的政治舞台。第二年,也就是魏嘉平四年(252年)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这些职务串联在一起,使他在名分上也成为最有实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