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国大将率二十万大军平叛,战败,存活八千,死后朝廷却为其追封

导读:唐朝历史上各个时期与突厥的关系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突厥后裔甚至在大唐生活、做官,为唐效力,哥舒翰就是其中一个,他从军生涯为唐朝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哥舒翰出身西突厥,父亲是大唐名将,母亲是于阗国国王的公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培养起来的哥舒翰,文武双全,重情重义,可是他同时也喜欢喝酒赌博,所以一直都没有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四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在长安守孝三年,也许是因为家中顶梁柱走了,哥舒翰开始被人轻视,之后便开始发愤图强,到河西从军。

公元746年,吐蕃大军分三路来犯唐朝,哥舒翰首先迎战,冲锋陷阵,带领军队把三队吐蕃士兵全部打败,从这个时候起他在大唐才有点知名度。第二年,因为吐蕃人经常在唐积石军收割粮食,于是哥舒翰又带兵在积石军伏击吐蕃军队,几乎把吐蕃骑兵都杀光了,灭了吐蕃人威风,让他们不敢再来抢夺粮食。

公元747年,一手提拔哥舒翰的王忠嗣抗旨,拒绝带兵攻打石堡城,又遭李林甫污蔑,眼看就要被唐玄宗处以极刑。这时,哥舒翰入朝找到玄宗,为了王忠嗣不断向玄宗求情,说得声泪俱下,唐玄宗都被感动了,最后只将王忠嗣贬官。经过这件事情,朝中大臣都对哥舒翰赞不绝口,觉得他知恩图报,有侠义心肠。

一年之后,哥舒翰被唐玄宗委以重任,先后率军在青海建立神威城和应龙城,两次击败吐蕃军队,唐军频频胜出,哥舒翰想趁着士气高涨之际,把石堡城收复。公元749年6月,六万多唐军进攻石堡城,吐蕃率全国之力去守城,终究还是不敌。唐军夺回石堡城。此战中吐蕃被杀死的士兵无数,被俘获的士兵连同将军有就四百多人!

到了753年,哥舒翰再次打败吐蕃,夺得大漠门等地区。之后哥舒翰还成立了神策军。神策军在后世救过唐代宗,常备用来征讨藩镇,在唐朝后期历史上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

在朝廷上,哥舒翰与杨国忠关系很好,但却与安禄山交恶。唐玄宗曾经为他们几个摆宴席,想要借此机会让他们解开心结,不过最后没有成功。哥舒翰战绩多,再加上杨国忠帮忙,官场上如鱼得水。754年,哥舒翰已经是御史大夫了。

哥舒翰虽然有将才,但他性格上的一些缺点总是改不了。比如贪酒成瘾,又喜欢美人在怀。天宝十四年,哥舒翰不小心在洗澡时中风,导致下半身瘫痪,只好在家养病。刚好这年安禄山叛变,洛阳失守,唐玄宗身边无将才可用,竟然下旨让哥舒翰带兵二十万抗敌。

哥舒翰到潼关后,坚守不出,叛军也拿他没办法。可是杨国忠在一旁阿谀献媚,让唐玄宗误以为形势大好,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兵。哥舒翰无奈,只能命令士兵出战,结果中了安禄山叛军埋伏,唐军死伤极重,只剩下八千人还活着。这一仗,让哥舒翰多年的战功威望瞬间不复存在!

哥舒翰与剩下的唐军再一次遭到叛军伏击,他本人也被俘获了。哥舒翰被绑着见到了安禄山,竟然向安禄山投降,说尽好话,如此得以苟活一年多。不久之后,安禄山被杀,唐军又收复了都城,安禄山儿子逃走时就将哥舒翰还有其他俘获的唐将杀害了……

哥舒翰纵横沙场,最后死得如此不堪!有人认为是哥舒翰投降的原因,首先是唐玄宗已经老年糊涂了,再加上杨国忠后期与他关系也不好,就算回去了说不定也是死路一条,再加上其他唐将也有很多投降的,对哥舒翰有一定影响……

不管怎么说,最后大唐没有忘记哥舒翰的功劳,在其死后还追封他为“太尉”,刺谥号"武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