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占领西欧后为什么不停下来发展?

Dawn-远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侵略的过程中,谁都想保持战果,进行消化,但是别人会同意吗?等你消化完事,发展起来了,那你不是要称霸全世界。

在绥靖政策下,英法对德国已经很纵容了

在占领西欧后,不知道是出于蛊惑英国,还是真心实意的,希特勒向英国提出休战协议,为了避免和英国进行激烈的军事对抗,甚至有人认为希特勒在敦刻尔克放跑盟军是为了给英军一个“好印象”,从而避免恶战的爆发。

当然,英国新上任的首相丘吉尔是明确拒绝了,从英国方面来说,绝对不能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政权,一旦形成这样的政权,那么英国将被彻底封锁,这在19世纪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已经这么干过一次,所以英国不能再吃这样的亏。

保持欧洲大陆的均衡,让其相对牵制,从而保证其光荣的孤立政策,并且占据最有利的话语权。

在丘吉尔上台前,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一直实行绥靖政策,对德国的行为很放纵,毕竟当时德国刚缓过一口气,内心全是复仇的火焰,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大战,英法在德国不断侵占周边小国如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都一再表示妥协,甚至有一些纵容的感觉。

英法的妥协反而让希特勒更加肆无忌惮,因此才有了闪击波兰

其实,英法的想法是很好的,就是要将祸水东引,最后让德国和苏联打,两败俱伤的情况下才是英法最容易看到的,斯大林当然也明白,苏德秘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共同瓜分了波兰。

德国闪击波兰后,意味着再无和平的可能,英国当时认为波兰应该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一旦德国和波兰开战,那么英法就从后面怼希特勒的屁股,但是英法没想到的是,德国的新型打法,再加上苏联的帮助,使波兰并没有坚持多久就战败了。

英法还没完成战争动员,那边就战事就已经结束了,因此,英法对德只能是宣而不战,让德国攻击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双方对峙之后,英国再绕过去怼德国的屁股,结果账面数字高于德军的法军,只坚持了39天就被打败,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当时还号称自己是欧洲最强陆军,转眼就被人按在地上摩擦,其内心的阴影面积应该有多大。

所以,不要说占领了整个西欧,就是闪击波兰之后,希特勒即使想要和平,也没有人会答应啊,因为你已经超过了别人的底线了。

苏联陈兵边境,使得占领西欧后,根本无法停下来了

战争本来就是一部停不下的战车,在打打停停中做的比较好的,一个是俾斯麦一个是日本,俾斯麦一边通过战争,一边通过外交,在德意志完成统一后,也尽量克制自己,使得德国能有一战时期的辉煌;而日本是甲午海战要台湾,朝鲜半岛,还想要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没拿下来,在日俄战争后再次获得辽东半岛的权益,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东三省,这一步步走得都挺好,就是仅仅六年就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在是狼子野心放不下了。

在德国打败法国控制整个西欧后,面对的就是西面是英国,东面是苏联,希特勒本打算用海狮计划击败英国,但是在不列颠空战中没能取得制空权,而德国的海军更不是英国的对手,反而是英国将整个欧洲大陆进行了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也只能冒险一搏,入侵苏联了。

其实苏联也并不是什么好饼,斯大林在德国和苏联交界的地方兵力不断增加,很可能也是趁德国入侵英国时,德国陆军被动用,然后就能从东面向德国插刀。

有一种战争的打法是,我感觉你要打我,所以我率先打你,这叫先下手为强。

综上,不是说你挑起战争,然后你喊停就能停,喊停的资本是占据绝对的优势,话说要是占绝对优势的话,希特勒会喊停吗?


史论纵横


元首拿下西欧之后没有停下来发展,而是选择继续扩大版图完成统一世界的梦想,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绝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资源问题。要知道,占领了西欧之后德国战争机器需要的钢铁、煤炭、贵金属以及粮食都得到了满足,而绑架了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奥地利之后的德国是不缺石油的。

多瑙河流域富含大量的石油资源,直到今天这里都是欧洲的能源产地,之所以出现油荒是因为纳粹德国没有实行战争总动员,统治区的交通和工农业发展占用了大量石油资源,再加上东线作战的交通条件太差,连棉衣都不能及时送到前线,更不要说是运输极为不便的油料了,因此前线部队缺油并不代表整个帝国缺少石油资源。

(为了节省石油汽车顶着大包,上过小学的都认识)

德国真正开始缺油是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期间,此时盟国的战略轰炸对轴心国的军工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连步枪生产车间都被抹平了更不要说是显眼的炼油厂了。因此说,1941年的巴巴罗萨计划,并元首不是为了石油资源去冒险。之所以没有在得到西欧之后满足,是因为德军赢得太顺利了,这让元首统一世界的野心进一步膨胀。

此外,斯大林不费吹灰之力就恢复到了沙俄时代的版图,苏德边境“维斯瓦河-布格河”距离柏林仅有700多公里,在推平了法国之后能威胁德国的就只有近在咫尺的苏联了,这让德国高层们感到不快,联想起一战时期沙俄军队攻入东普鲁士的教训,元首有理由认为饮马维斯瓦河的苏联红军是必须消除的威胁,而且最好趁着连战连胜的旺盛士气完成。

此外,带有领土情节的元首对占有了欧洲大半土地的苏联越发不顺眼,他四面出击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国扩张来的土地,还没有苏联捡便宜得到的多,或许在元首心里他必须把帝国领土扩张到压过苏联才有存在感吧。再加上德国情报部门查获英国给苏联传递信息,希望联合斯大林夹击德国,后者甚至已经制定出了闪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让元首认为苏德必有一战,这才有了开战的动机。

此外,元首急于找苏联人清算还包括了一战的仇恨!一战战败给德意志带来几乎毁灭的灾难,整个社会都把这股仇恨发泄到了英法协约国身上,同时还有共产主义运动也是德国人要报复的对象,因为在希特勒这一代人的眼中是共产主义革命导致了战争失败。(下图是1918年形势图)

因为一战打到1919年的关键时刻,德国工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不断罢工,同时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在当年4月,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并由此引发了导致帝国战败的社会革命!恰巧的是,当时的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都是犹太人,而后来德国右翼党派发动终结第二帝国的十一月革命也是犹太人领导的。

这就是希特勒痛恨犹太人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在元首眼中是他们搞乱了第二帝国的后方,导致形势一片大好的德国在一战紧要关头战败。因此,拿下西欧以后不管资源情况如何,元首都会找苏联算账,更何况德军还是只付出了十多万人的代价就统一了西欧,完整的军队完全有实力马上东进,去完成元首的统一与复仇大业,攻打苏联就顺理成章了。


兵器世界


德军占领西欧之后为什么不停下来发展?占领了西欧之后还想停下来吗?西欧有什么呢?你停下来拿什么去发展呢?

为什么德国占领西欧之后没法停下来?

桃花石杂谈前面不但没有解答问题,反而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因为其实只要大家了解了后几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恐怕题主的问题也就比较好解答了。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什么条件,或者说缺少了什么条件就很难发展。

德国占领西欧之后,虽然有了人,但却陷入资源困境


其实一个国家的发展,当然人是第一位的,有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说在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之后,就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但只有人行不行呢?在这可以先打个比方,比如一个人天资聪慧,按说很有发展前途,但如果把他扔到一个周边几千公里一个人也没有的沙漠里,只提供食物和水,但不让他接触到任何其它人,你觉得他能有怎样的发展呢?

其实这就是当时德国在占领西欧之后面临的环境了。因为当时虽然德国占领了西欧地区,掌握了大量当时在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但面临的问题是这些人才没法发挥他们的才能,因为德国所占领的地区极度缺乏石油等在20世纪发展所必备的自然资源,所以这时的德国就像刚才所说的被扔在沙漠里的人一样,空有一身本事,但却没有能够施展本事的任何硬件条件。

为什么二战时的德国没法和战后的德国以及日本比?

说到这肯定又有朋友会提出,那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不也一样吗?同样没有资源,怎么就发展起来了?那咱们就用一张图片来解答一下这个疑问吧。

这张图片是日本在2016年到2017年年初每月的石油进口量,单位是百万公升,大家可以看到图表里面的数字差不多都在15000以上,也就是代表日本每月进口的原油基本都在150亿公升以上,而150亿公升差不多能折合2000万吨原油,也就是说现在的日本每年要进口超过两亿吨原油。而这些石油就是日本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其它所有国家也一样。

所以战后的日本和德国能在本土没有太多能源的情况下持续发展,是因为他们能够持续从国际市场稳定地买到本国发展所必需的能源,而假如有一年一升石油也进口不到,日本或者德国的经济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停滞,即使有再多的人才也很难改变。而这正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所面临的局面。

德国在二战期间占领的土地虽然不小,但却没法改善其面临的资源困境

德国在战前所需要的石油基本是完全依赖进口,但在德国占领西欧之后,苏美英等掌握着能源的国家不接受德国对西欧的占领,所以都对德国实施贸易禁运,德国没法再从国际市场买到工业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石油。德国本土石油产量极低,在二战期间被其吞并的奥地利虽然有一点石油,但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因为德国在当时每年大约需要至少800万吨原油,但德奥产量加起来却只有200万吨,虽然德国在二战中的盟国罗马尼亚当时也是欧洲主要石油产区,每年也能为德国提供200多万吨的原油,但跟德国当时的消耗量相比相差还是很远。


苏联境内的油气分布,绿色代表石油,红色代表天然气,离德国最近的产区就是图片左下方1区域附近的高加索地区,而那里也是苏德战争真正争夺的焦点,斯大林格勒就在附近

所以这时的德国基本上就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局面之中。如果就留在西欧不再打了,那么不单本国的经济会很快没法继续运行,而且占领区的经济秩序也会很快陷入混乱。那么到时不单反抗会此起彼伏,而且美英苏也还是会打它,而它自己到时恐怕连仅有的一点石油储备也都消耗完了,别人打它的时候恐怕连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所以还不如趁当时还有点石油储备,去打苏联,万一能把苏联境内的油田抢到手,那困扰德国上百年的能源困局就会瞬时被化解,德国也就有了从地区强国向全球强国转变的资本了。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美英苏在能源问题上不可能对德国有退让,因此德国在开始发动战争之后,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当时并没有暂时停下来缓一缓,甚至是回头路让德国选择。德国一停下来,就意味着自己把自己逼入能源绝境,所以它只能让战车加码运转,去赌一把自己能否抢到苏联的油田,当然本身这个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但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却基本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了。


桃花石杂谈


这个问题问得好。

如果希特勒在灭亡法国,驱逐英国,独霸整个西欧后,放下屠刀,铸剑为犁,不就可以避免后面的苏德战争的巨大失败了吗?但是希特勒为什么没有停下来呢?

其实希特勒也是很无奈的,因为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停止,想要停下来,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之所以这么说,是德国的内外因素造就的:

1、战争和国民福利挂钩

这是德国民众狂热支持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原因。

希特勒是通过合法的选举途径上位的,这和日本和意大利不一样,在相对民主的德国,希特勒要想上位,需要给德国人民更大更丰厚的承诺,上台后想要坐稳第一把交椅,也需要用许诺笼络德国人民的心。

而开战,就是希特勒实现自己承诺的最直接方式。

希特勒上台前,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让德国民不聊生,社会倒退,希特勒首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德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

于是他宣称,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民族,要对犹太人进行彻底的消灭。众所周知,犹太人以经商闻名,有大量财富,希特勒通过洗劫犹太人,帮助德国获得了大量的资金。

当德国走出阴霾时,希特勒又宣称,要让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于是德国一步步开始撕毁凡尔赛协定,积极扩军备战,对莱茵区进行军事占领。

军事的膨胀引起的是英法等国的恐慌,不过他们一直在幻想希特勒能够先打苏联,绥靖政策让希特勒如鱼得水,先吞并苏台德区,然后兼并奥地利。

虽然希特勒对外咄咄逼人,但是对内一直承诺提高德国工人的社会福利水平,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希特勒承诺要让德国人15年内每个家庭都开上小汽车,大众公司因此声名鹊起。

扩军需要钱,而军队消耗大量资金势必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德军只能向外,不断掠夺来获取更多的权益,回馈德国民众。

当和平的手段已经无法奏效时,希特勒果断发起对波兰的闪击。

而西方国家虽然也随即宣战,但是只是口头上支持一下,法国人还躲在马奇诺防线里做着德国给自己刚正面,疏于防备,结果被德国打得满地找牙,只不过40天时间,曾经的欧洲第一强国法国就宣告灭亡。

2、外部威胁始终存在

我们先不说占领西欧后,大量的德军的复员再就业问题。单是看占领西欧后的外部形势,就不能让希特勒停下脚步。

法国投降后,1940年5月开始,德国开始了对英国的猛烈攻击,此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下台,丘吉尔成为新的领导,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人终于放弃幻想,全面迎战。

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部,海岸线短,因此海军的发展一直是德国军队的瓶颈,这一点在进攻英国的时候尤其明显。

因为英国是传统海洋大国,海军力量位居欧洲第一,因此面对德军时,英国依托英吉利海峡,能够从容应对德国的攻击。在海军掉链子后,希特勒改变策略,出动大量飞机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德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进行了惨烈的厮杀,由于英国的雷达技术相当发达,再加上大量西欧飞行员来到英国,因此英国空军实力大增,最终1000多架德军飞机最终败给了800多架英国飞机,希特勒消灭英国的计划泡汤了。

为了表示不屈不挠的决心,在希特勒轰炸了英国后,丘吉尔即命令英国空军空袭柏林,最终英国度过危机。而希特勒为了防止英国反扑,在法国海岸修建起大西洋堡垒,一直到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

而东部的德国,则更让希特勒焦虑。本来英法想要祸水东引,结果苏德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并默契地瓜分了波兰。此时虽然苏联刚刚进行了大清洗,但是实力仍然是欧洲第一,这是希特勒所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嗜领土成性的苏联,绝对不会看到德国独霸欧洲,所以即使希特勒不打苏联,苏联也迟早会进攻德国。

而对于希特勒而言,伏尔加地区的黑土地是著名粮食产区,这里的石油和煤炭也是德国梦寐以求的,而消灭苏联就可以得到这些。

所以,希特勒是停不下来的!所以,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一起探讨历史!


静夜史



德军占领西欧后,为什么不能停战?

有以下分析:

一,终战能力比发动战争的能力,其资源动用更多。孙子兵法认为,庙算多者胜,其计算就包括终战能力。只有终战,才能保全发动战争获取的成果,不能终战,一切都不能兑现。



二,从国际格局看,美国一强独大,英国削弱而不僵,苏联正积蓄力量,德国根本无力独自自导战略格局而独吞利益。


三,现代战争是商战,其背后的资本商业利益,是无形的手,导演着这场大战。而资本的贪婪是无所谓善恶人性的,马克思因此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着肮脏的血。德国的战争机器的维持,是要资本的。而此时的欧洲资本,是跨国流动资本。资本的逐利性,就要玩命的消耗一切,包括钢铁与生命……


蛙塞哈哈


德军占领西欧后为什么不停下来发展?

一、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绝不是你想停就停的。从1938年开始,德国在西欧通过蚕食鲸吞,至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占领了除苏联、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外的广大欧洲地区。1938年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第二天奥地利就被合并入德国;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又占领捷克,获得了捷克丰富的战略资源和庞大军工;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了波兰,36天后波兰亡国; 1940年4月9日,德军调头进攻西欧,丹麦一天就被德国占领;1940年4月9日德军进攻挪威,63天后挪威被德国在地上抹去;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在坚持抵抗19天后宣布投降; 1940年5月10日,卢森堡就一天就亡国; 5月14日,荷兰在抵抗5天后宣布投降),即使强大的法国,也仅仅坚持了40天就宣布停止抵抗;1941年4月15日,德国完全占领南斯拉夫,随后希腊军队也在1941年4月23日向德国投降。至此,西欧除了英国外,几乎全为德国占领。对西欧的国家而言,希特勒的德国就是他们的公敌,对西欧的人民来说,希特勒就是个魔头,反抗德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希特勒成为西欧各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对希特勒而言,德国占领了西欧,但西欧并不属于德国。战争的机器一旦启动就无法停下,希特勒可以决定对外战争,但希特勒永远无法左右被侵略国是选择反抗还是顺从,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宣战,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使德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停下来搞发展?

二、希特勒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有很多人会问,二战中希特勒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他不战败,他到什么时候才最后停止战争?从希特勒的著作、演讲和后来德国的所作所为来看,希特勒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种族清洗,希特勒有一个最疯狂的种族灭绝计划!他曾提出过人种优劣论,把世界上的各色人种分成四大等十七小等,第一等是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第二等是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第三等是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第四等是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在希特勒看来,最劣等的人种是斯拉夫人(苏联)、罗姆人(吉普赛人)和犹太人。希特勒和纳粹掌权后,这些信条就成为德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并通利用德国强大的国家机器将这种意识形态付诸实践,即通过限制“劣等”人的繁衍来改进人类种族。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希特勒的战争就不会停止。

第二个目标是称霸世界。占领西欧后,离希特勒的称霸目标还相差太远。首先,西欧的英国没有投降,事实上不但大英帝国没有投降,英国还控制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只要英国没有投降,就不能说德国在西欧占稳脚;其次,东部还存在着一个强大的苏联。希特勒深知苏联的强大,可以这样说,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的协议,进攻西欧都是他在为有朝一日进攻苏联做准备,希特勒对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敌视丝毫不亚于他仇视犹太人,但苏联不是法国,他有广阔的国土,有强大的工业(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最后,还有一个美国。美国是希特勒实现称霸的最后一个障碍,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是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只要种族灭绝和称霸世界这两个目标没有实现,希特勒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来!


社会我亮哥


这就和当年日本占领中国华北,为什么不停下来发展一样的问题。或者更早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为什么不停下发展是一个道理。

周边有敌人不断打仗,占领成本过高导致不经济,必须不断消除威胁,而消除威胁只能打仗,打更多的仗,占领更多的地盘带来更多的威胁,更多的不安全。

最后决定搞把大的,一次定胜负,然后发现掉坑里了。再不断的收缩战线,再搞重点进攻,再搞重点防御,最后四面皆敌,最后被打趴下。总体来说就是实力不够,树敌太多,对德国对日本都一样。


山依斜阳


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赚钱的手段,比抢钱还来钱快的?

德国的扩张是全球性的,是不以元首意志而转移的。一旦停止扩张,纳粹党的执政合法性就会受到挑战。因为是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纳粹党才有机会上台。作为选举承诺,希特勒向每一个日耳曼人承诺,让他们都能过上好生活。

而实现这种生活的方法,就是直接明抢。通过战争手段,迅速的掠夺外国资源,实现收入的飞跃式增长。一旦抢劫上瘾了,就收不回当初那份初心了。

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了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算完结了。 因为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解放日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以上内容,摘至某位领导人于1942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一文。

连中国人都知道纳粹党的弱点,希特勒他自己能不知道?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在犯迷糊。为什么德国如果不抢,他的经济就要崩呢?这就要从战前的德国经济结构来分析了。



1933年,希特勒钦点沙赫特为德国的财政部长。这位仁兄上台之后,德国经济连续几年增长率超过15%。当然这只是表明现象。实际上,他的那些措施,全部都是饮鸩止渴的骚主意。

比如说,由政府举债,兴建公共工程。这个想法很好,问题是德国政府也没钱,开的都是空头支票。而且政府也不可能无休止的搞这种以工代赈的工程。否则负债太多,政府会破产。中央财政破产怎么办?去外国抢呗。

又比如,私营没收充公,迫害犹太人。这一点主要针对犹太人,大量犹太人的资产被纳粹没收,成为政府的资产。问题是,犹太人总有杀完的一天。杀完了怎么办?去国外接着杀呗。

再比如,大力扩军,搞配给制,经济产业向军工倾斜。通过推行配给制,获得产业之间的剪刀差,再将这些资金进一步扩军,代价就是德国的农业水平退步明显。经济瘸腿的情况非常明显。

以上三条刺激经济的手段,综合下来的后遗症就是,德国经济靠军队。如果军队不再需要产品,经济立马崩溃。一个连农产品都不能保证的国家,经济能稳吗?



问:德国人想不想稳定西欧?

答案是,想。

问:那德国人为什么没有选择稳步发展,振兴经济呢?

答案是,不能!

因为1936之后,世界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德国出口的工业产品的价格在下跌,德国政府持续赤字。德国人的平均工资水平每年都在下降,截止到1938年底,三年时间工资水平下降了25%!

所以,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创造军需订单,才能维持德国的经济增长。

问:德国为什么不发展西欧呢?

答案是,德国人不允许。

因为西欧的工业化发达,德国的工业产品在西欧卖不动。即使动用政治手段,使用倾销的方式,资本的流动也无法构成循环,德国只能陷入资本的自我循环状态。

比如说,德国人会造汽车,法国人也会。售价都是三万欧。德国人可以用高压政策,强迫法国人提供廉价的原料给他们,并且用高于三万欧的价格买德国人的汽车。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肥了德国人,坑了法国人。结果只是德国的经济好转了而已,西欧还是被坑了。

问:德国人能不能和西欧共赢发展呢?

答案是,当时还不能。

前面也说了,那几年原料价格猛涨。德国因为侵略英国,被全世界宣布禁运。德国人的产品本身就利润下滑了,在欧洲又卖不动,如果德国照顾西欧国家,让利给他们恢复经济。那德国本土的经济就垮了。本土经济衰退,德国人会支持希特勒和纳粹党吗?

而且,最关键的是。苏联人能让德国人安安心心的在西欧搞经济吗?


苏联和德国,无非就是谁先打谁的问题。

所以,结论就是德国人停不下来,在苏联的影响下,他也不敢停下来发展西欧。因为德国人的体量不够,经济结果不正常,没有办法带动整个西欧的经济。


Mer86


夺取了西欧,却没消灭英国,这是很大的失败,日不落帝国的潜力巨大,虽然不能直接干预欧洲,却不断给德国人制造麻烦,让德国人永无宁日,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两国直接接壤,迟早有一战,德国和苏联都是这么想的,这也就解释了苏联在战争之初会损失这么大,说明苏军一样准备进攻德国,只不过德国行动更快,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为双方做准备留下时间,对两个流氓来说随时都能是废纸。

对德国来讲,德国战略纵深太浅,资源也不足,人口也比苏联少很多,东普鲁士直接面对苏联,一旦被攻击,直接就被攻入核心地域,将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先发制人,把苏联至少赶到乌拉尔以东,寒冷的西伯利亚,控制东欧大平原平原,控制苏联粮仓,用较少的部队,控制乌拉尔山关隘,困死饿死苏联人,然后等开春以后,让日军在远东牵制攻击苏军,派军以强大的军队,占领中亚,对被严重损失的苏军决战,苏军将遭到毁灭性打击,苏联最终会不复存在。


随风236324708


希特勒也想暂停下来,消化下占领区,可是他的企图最终还是落空了。

首先是英国,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拒绝了同德国的和谈,决心以彻底打败德国为最终目标。一面联合更多的国家加入反法西斯的阵容,一面在各个可能的战场同德军展开对抗。而德国迫于海军力量的不足一直难以下定决心发起登陆英国的行动,同英国的战争不可避免的陷入持久。



对于东面的苏联,德国同样深怀不安,苏联在1941年边境部署的兵力已经是1940年的2倍,机场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更为严重的是德国在1941年已经严重依赖罗马尼亚的油田供应石油,而苏联距离罗马尼亚太近了,假使苏联先发制人,可以一开始便攻占这些油田,这对于长远来说是致命的威胁。


就整个欧洲的战略而言,希特9勒最害怕的是苏英两国的联合,这无疑将在根本上威胁到德国的欧洲主宰地位。希特勒认为随着战争的延长,苏英联盟的危险将与日俱增,而作为欧战主导地位的德国决不允许坐视周边地区的强国在等到最佳时机时来遏制德国的崛起。所以希特勒认为必须抓住时机,先发制人!

也就是说德国在占领西欧后,绝不会放弃其进攻的手段,它只有取得绝对的欧洲霸主地位才会停手。所以1941年德国要么选择英国要么选择苏联,总之战争机器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