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在执行前后,他们的家人都会怎么想?

volume782


我上大学时,我的刑事诉讼法老师给我们观看了一部关于死刑罪犯的纪录片,在纪录片里拍摄了好几个死刑犯与其家属的临刑会见的场景。在该纪录片里,死刑犯的家属在临刑会见时,大概有以下三种反应。

一、难舍难分

就算死刑犯犯下滔天大罪,大多数家属也都不希望他去死。在纪录片中,甲把一家三口全都给杀了,从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到执行死刑前,他的家属接二连三地厚着脸皮去慰问被害人家属,希望他们能够原谅甲。虽然明知道这样做都是徒劳,但他们仍然不愿放弃。

就像最近发生的复旦学生投毒案一样,林森浩的家属明知道黄洋父亲一心想让林森浩被判死刑,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一次次去找黄洋父亲,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原谅。

甲终究还是要被执行死刑了,家属临刑会见时压抑不住悲痛放声大哭起来,嘴里反复说着“一路走好”、“下辈子做个好人”、“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这样的诀别话语。说实话,虽然甲是恶贯满盈的死刑犯,但这个场景还是让人颇有些于心不忍。

二、罪有应得

当然,也有部分死刑犯的家属觉得他罪有应得,犯下重罪让他们也脸上无光,甚至拒绝去见他最后一面。

在纪录片里,乙入室强奸了一名年轻妈妈,最后害怕被她告发就把她活活砍死。更加丧心病狂的是,他还把她年仅2岁的女儿给活活掐死了。乙的家属认为他简直是罪大恶极,认为他丢尽了家族脸面,从案发以后就一次也没去看过他。直到临刑会见的时候,看守所电话通知乙的家属要不要来见他最后一面,家属直接拒绝然后挂断电话。

三、恨之入骨

当然,也有的死刑犯的犯罪对象就是至亲之人,其家属当然非但不会探视他,还会对他恨之入骨。

在纪录片里,丙就因为母亲嫌他好吃懒做并阻止他搞同性恋,他一怒之下就将母亲乱刀砍死,竟然还奸污了母亲的尸首。犯下如此人神共愤的罪行,他却一点悔过之心都没有,接着在家看电视。第二天案发以后,警察抓他的时候他还在澡堂里愉快洗澡。

丙对生身母亲犯下如此罪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无法原谅他,甚至对他恨之入骨,在他行刑前也不愿来见他最后一面。


冰焰


大实话:无论是多么罪大恶极之人,家人在面对亲人被执行死刑的时候也是悲痛万分的。

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于这些死刑犯的态度一定是千刀万剐都不解恨,但是,对于其家属来说,当面对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其内心一定是痛苦且煎熬的。

首先,就死刑犯被执行前,作为家人来说,无论外界怎么评价自己的亲人,指定是不愿意看着家人被判死刑的,这时候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找最好的律师来为自己的家人做无罪辩护,以便能够从死神手中将这个将死之人拉回来。

这其实和一些身患癌症的人一样,当事情没有发生的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想的都是如果自己得了癌症,反正治不好,那么还是尽早安乐死了算了,也避免给自己和家人造成经济负担。

但是,你会发现,现实并不是如此,大部分家庭会为了自家身患癌症的人治病而倾家荡产。因为我们是人,虽然在理性层面我们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一旦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基本上不可能保证之前的任何理性。我们想的还是想尽自己所为亲人求得生存机会,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然后就是死刑犯被判死刑的阶段,这时候对于家人来说已经是无力回天了。基本上就是煎熬期,毕竟这时候就相当于是掰着手指头给家人算时间了,可以说是过一天就少一天。虽然我们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是在不知道具体时间的情况下还是不会那么焦虑的,不过如果告诉你具体时间了,估计很多人的心态就会改变。

最后则是执行死刑后,可能也只有在这时候家属的心情才会相对平静,因为这种死亡这时候就真的是相当与一种解脱了。

因为,很多事情一旦出了一个无法逆转的结果之后,大多数人还是会接受,甚至是如释重负。然后就是一些心理安慰的想法,什么下辈子做个好人之类的。

当然,这就已经没什么现实意义了,只是多年以后再回想这事的时候可能心中还是会有一些隐痛吧。

最后,也是希望我们所有人能够明白,我们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着,更要考虑到我们肩上所承担的对家人的一份责任。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与我们同一个镇的有个死刑犯,那时还是一九九六年,他被执行那天的早上拉去游街,五花大绑,头发剃了,穿一身囚服,两个法警押一个囚犯,他两个亲妹妹租一辆麾托车在后面跟着,我们很多老乡也跟着在后面,这时,死刑犯看见他妹妹了,就大声叫,妹妹,爹妈全靠你们了,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他妹妹说,哥,你就安心的去吧,爹妈有我们负责。我在后面也很揪心呀。枪毙的时候,法警不准旁人越过拦索,六个法警举着枪一圈圈的围着死刑犯转,只听见砰的一声,也不知道是哪个开的枪,因为,法警们头上带着面具,人,应声而倒,他妹上前领尸时,才发现他流下了几滴懊悔的泪。


忠杰宏


我一个朋友在监狱里工作,他说:很多人在这一刻都会追悔莫及,但是世间并没有后悔药卖,所以那些人的后悔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尤其是那种知道自己明天要被执行的囚犯,他们有的直接精神崩溃,有的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了。所以说人的思想崩溃真的很可怕的。


我这朋友说,大多数死刑犯在行刑前,家属都会要求要见一面,很多时候会有其他附属的条件,比如换一件新衣服,比如洗个澡,比如和妻子孩子都见面或者家里人做些饭菜直接给这个囚犯送过去,陪他吃一会,走过最后一程。这也许是家人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吧。

在执行之后,有很多家人都是把囚犯的尸体认领,当然这个认领不是自己拉回家,而是经过检验之后,送到医院的殡仪馆,然后再由家人接手。这个朋友说,有很多犯了事儿的人都是一个人,没有亲人,他们走之前会非常凄惨,没有人陪,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惦记他们,这时候牢里的工作人员就会陪陪他,权当送他了。


虽然很悲惨,但是都是由于自己的行为导致的,所以应该要付出代价。


老王侦查记


无论这个死刑犯生前所犯罪行有多么的罪大恶极,多么的死有余辜,这说的是对受害人和社会而言。


但如果站在家属的角度上来说,尤其是对他们的父母来说,这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痛苦,悲伤在所难免,今生离别已成定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痛,没几个人能感同身受,何况是以这种方式来诀别,内心不强大的亲人是承受不了这种刺激的。但面对现实,不能承受也要承受,也许家人会一夜白头,也许会承受不了打击而与世长辞。

虽然明知如何的努力,也不会留下亲人的命,但他们还是会倾尽所有为犯了罪的儿子请律师,希望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出现奇迹,留下亲人一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也就是至亲的亲人才会去做。这就是亲情,血浓于水的关系。


等亲人被执行死刑之后,剩下的至亲就算他们活着,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形同行尸走肉,犹如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只有下意识的去吃喝拉撒睡,同时他们还要承受邻里之间在他们背后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但此时,此刻他们早已不在乎了,因为他们知道就算在乎,那又能如何?自己也左右不了别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左右不了自己每天思念那死去的儿子或女儿或父亲。

在每天默默无闻中,定期给死去的亲人烧个纸钱,让他们好早点托生,说几句让他们下辈子做个老老实实的人等等的话语,以寄托想念之情。

最后想说,做事做人,于社会于家庭中还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遵纪守法,对得起自己,朋友家人,别误入歧途,时刻想着你的亲人,失去自由痛苦,失去生命和亲人那就生不如死了。


诗词公寓


家教育狠关键,我小时村里有一家4个儿子4个女儿,大女儿结婚早,后来4个儿子都偷,父母都给藏着,能吃就吃,能带就带,那3个女儿找的也都偷,后来3个儿子判死刑一个不知去哪了,3个女家都判邢,父母上吊死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为孙疯狂



死刑犯执行前后,其家人的想法这是个悲哀的话题,我试着回答一下。

犯下滔天大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可能被判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从案件被侦破后,其家人就陷入惊恐、痛苦和悲伤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儿女,其父母揪心裂肺、痛不欲生,其兄弟姐妹心如刀绞、爱恨交织,其亲朋好友惊愕不已、怨恨嗟叹……犯罪嫌疑人的亲友,在侦查阶段的刑拘、逮捕,以及审查起诉,到开庭审判,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承受着巨大和痛苦的心理压力。


也许其家人抱有幻想,死马当活马医,尽全力拯救掉入深渊罪孽深重的骨肉。他们为其聘请律师,做被害人家属工作,积极争取有一线生还的希望……随着诉讼进程,被告人的累累罪行昭著大白,其家人内心的渺茫希望逐渐成为泡影,看到自己骨肉原来是如此暴戾凶恶、恶贯满盈、心狠手辣……他们的内心可能掀起一阵波涛,人性的善良也许让他们换位思考一下,对受害人送去同情和怜悯之心,自然而又短暂的,对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被告人产生憎恨。神圣而庄严的法庭上,当对被告人做出死刑判决的法锤落下,家人悬着的心似乎跳出,惊慌颤抖、痛不欲生……


死刑犯判决后,其家人的日子用度日如年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人们都知道“十指连心”,骨肉难分,生离死别是人生最悲哀的。即将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家人个个心如刀绞。哀莫大于心死,也许家人会期望再见一面,也许家人不愿看,他们在犹豫纠结着。

当丧钟敲响,死刑犯被依法执行,其家人的脸上的眼泪可能不在流淌,已变成了内心的鲜血淋漓……

法律神圣而无情,公正又公平。也许死刑犯的家人值得同情,但罪犯的罪孽深重又不让人怜悯。虽然一个丑恶的灵魂在世间消失了,但其给家人带来的无尽悲伤却难以散尽,也许将会长久甚至终生伴随,挥之不尽的痛苦,折磨着无辜的家人。记得毕淑敏说过:我对家人是惟一的孤本,也是他们的自尊。让我们一起祈祷世间多些善良,少些罪恶,多些责任和担当。也许一定意义上说,遵纪守法,才能让自己和家人都能平安、幸福和祥和的生活,享受人生快乐完美的意义。


伏龙苏


死刑犯也是人啊!何况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姊妹呢?这是真正的亲人啊!哪有不痛快悲哀的,就是外人都要为之流把眼泪。感情可以理解,至于他在外头杀人犯法,是他咎由自取。再说父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姊妹哪有不讲情感的道理,在亲戚朋友的面前装都要装出来,这才符合人之常情。当然,如果是真的生死兄弟那就是另当别论的了。你个人犯罪,一家人都在跟着你受罪,人啊!活着就不要违法犯法,不能够触碰法律,你个人违法犯罪,等于全家都在为你担惊受怕。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谁要是不信邪,以身试法,那就是你的不是,一切都是因为你咎由自取而引起的痛苦,人活着绝不是为你个人而活着,人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分清楚那些不能触碰的就绝对不能触碰,触碰了你就要倒霉一辈子,甚至可能殃及下一代。


6353902879


,如果是兄弟姐妹会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如果是亲qi朋友,会埋怨,叹息。国家的法律不能犯,谁触犯了法律,将受到法律的制载,给家人带来的是灾难。


红山树538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其实坏习惯和坏脾气多半都跟家庭教育或多或少的有必然的关系。一个人能走向犯重罪的道路,家里人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多数死刑犯死前忏悔的同时也在埋怨家人和身边人的纵容。而作为其家人我想应该也在忏悔自己没有加以管教,放任纵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