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对房地产“放水”抱有幻想?房价大局已定,不妨看看这3个信号

楼市调控走到了深水区,在这个关键十字路口,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消息传出来,随着政策持续深入,大家的心态也在变,有的人感觉就快看到了房价下跌的希望,有的人则希望能够看到“放水”房地产市场的“转机”。就如前阵子央行“放水说”一样,稍有一丝风吹草动就会被行业内各种解读,也许这就是观望的心态和预期在作怪。

第一,房地产乱象治理大幕拉开,这些城市忙起来

最近这几天不少热点城市又忙活起来了,不过这些城市都在集中精力忙活一件事情,那就是响应住建部等七部门开展房地产市场乱象治理,目前大幕已经拉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跟进。今年6月底,住建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七个部门表态要在2018年下半年开展房地产乱象治理活动,活动范围涉及全国30个热点城市,治理重点包括投机炒房、黑中介、开发商等。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这30个城市都是房价上涨压力比较大的城市,只要控制住这些城市,房价也就稳定了下来。截至目前,福州、厦门、合肥、宁波、成都、宜昌、上海等部分热点城市已经加入其中,比如成都11个部门联手、福建8部门联手、宁波也是8部门联手、宜昌首批就通报了7家企业等等。其实,继731会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后,住建部这几天也连续召开了几次房地产会议,其中给外界透露出的最强劲信号就是针对楼市调控不力的城市要严厉问责。

第二,房贷利率折扣下调?调控放松暂时想都别想

在所有楼市信号都偏向趋冷的关键时刻,昨天一则消息再次给楼市增加了一些变数,而且还被解读为“救市”的信号,特别是房贷利率这种比较敏感的政策出现了变动,不过现在结果看起来却有些滑稽。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工行和农行同日调整了上海首套房贷利率折扣,从95折降到了9折,此消息一出着实让不少利益方高潮了一番。可是没过多久相关单位就出来辟谣了,纷纷表示并未进行调整,而且也表态要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关于这件乌龙事,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房贷利率上升依然是主流趋势,只是步伐放缓了一些,在去杠杆的背景下一般不会出现这种下调的可能,毕竟中央刚刚已经定调楼市调控不会放松,就算真的会下调也不会选择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顶风而上;另一方面,上海等一线城市出台的调控政策一直都是比较严厉的,而且成交量下滑更是比较明显,笔者认为房贷利率“松口”也得等到楼市整体降温、房价大局平稳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当然也是个别城市出现局部微调,很难有全局性大幅度调整。

第三,土拍市场再爆冷门,房企拿地态度趋于保守

除了房贷利率闹乌龙这件事儿,房地产市场还发生了一件大爆冷门的事情。8月10日太原举行了土地拍卖会,结果8块土地全部流拍,让人大跌眼镜,只能等待再次拍卖的命运。其实早在5月份左右的时候,住建部约谈了12个楼市热度较高的城市,太原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某房地产网站统计数据显示,太原平均房价首次破万是在2017年11月份,而2017年年初则是8000多的房价水平。

笔者认为,在当前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政策“后手”究竟还有多少没人说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落实“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定位,调控不会放松,因城施策的调控版本会越来越多。同时对于太原这样一个被点过名的城市来说,开发商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多多少少还是比较谨慎的。其实不仅仅是太原,土拍遇冷在不少城市都出现了,而且住建部也表态调控不力就要被问责,地价不降,房价被限,开发商只要手里有“存粮”自然就会先选择保守的态度。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市场,目前业内的观点基本达成了一致。从短期内来看,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不可避免的会进入下行通道,而购房者会持续选择观望;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格局肯定要变天了,而且决定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依然是金融环境以及人口等要素。那么,未来房地产发展模式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笔者认为,深圳此次的房改模式或许会成为未来不少城市的借鉴,可以预见的主流趋势会是大幅度提高租赁等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减少商品房的比例。当然了,从疯狂到理性总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