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两次失败两次,最后因为实在无法忍受皇帝弟弟的臭骂上吊而死

在汉武帝刘彻的六个儿子中,最有名的,就是含冤而死的老大刘据,和后来继承皇位的小儿子弗陵。在他俩之外,第三子刘旦虽然不十分为人熟知,但在历史上,却也是个极不安分的人物。

他生在皇家里,为了抢到龙椅,一辈子是耗尽了心力,但最后,却落得了个被活活骂死的结局。

燕王刘旦

本来,做为皇三子的他,跟皇位是八竿子打不着边儿的。汉朝传位实行立嫡立长,他跟这两者都无缘,皇位,只能是大哥刘据的。最初,父皇把他册封为燕王他已经很高兴了,打算就此认命,在自己的封国内做个快乐的诸侯王也不错。

然而,他的二哥刘闳无福享受皇家天命,早早就去世了。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接着,太子大哥也死了。这时的刘旦,第一次感到,那个曾经遥远到无法企及的皇位,突然间变得近在咫尺了。

他认为,自己已经成了“皇长子”,未来的皇位必须非他莫属了。刘据死后两年,他在父亲病重之际,派使者送信到长安,说希望自己能到长安做守卫,以防“不测”的发生……

刘彻看完信就摔地上了,说我不过是病重,还没死呢,你就如此地急不可待!盛怒下,他当即斩杀了信使,又下旨削掉了燕国的三个县。从此开始,刘彻彻底厌恶了这个三儿子,你不是着急当太子吗?在朕眼里,你那个小弟弟弗陵比你强太多,就他了!

汉武帝刘彻

很快,刘彻驾崩,小太子继位,新朝建立了。可是,刘旦始终都无法接受皇位就这样落在了别人的手里!他在自己的封国内,处处以皇帝自居,而且,出行都使用天子的仪仗。谁劝他,他杀谁!

刘旦一边招兵买马广纳亡命徒,一边勾结刘姓宗室刘泽等人,狂造舆论。说,刘弗陵那么小,根本就不可能是自己那个老爹的儿子!根本没有资格当大汉皇帝!他,才是正位的皇位继承人!

可是,刘旦只会嚣张闹腾,连周密一点的起兵计划都不会做。公元前86年,起事前,他们的计划就败露了,被人奏报到朝廷,刘旦的所有罪行被皇帝查了个底儿朝天!

可是刘弗陵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事情到了这种境地,他却还依然念着手足之情!他把那些参与反叛的所有大小官员都杀了,唯独不追究这个皇兄的罪,依然让他以燕王之尊在封国快活了下去。

汉昭帝刘弗陵

然而,刘弗陵没想到,自己的以德报怨,换来的,不是皇兄的感恩悔过,而是他更变本加厉的疯狂计划。公元前83年,刘旦再次策划谋反。不过,这次的阵势更大,他联络了姐姐鄂邑长公主和军中外戚上官桀等人,准备以武装政变的方式夺取帝位。

然而可笑的是,他居然又在同一块石头上以同一个姿势再次栽倒!公元前80年的九月,又是在政变发动前夕,他所有的政变计划都提前被人报给了朝廷。之后,就热闹了,公主自杀,参与谋反的其他大臣,全部被诛族。只剩下一个刘旦。

然而,刘弗陵这次依然没有杀他。只是,给燕国下了一道特别的敕令,赦免了这个封国里所有的官民,唯独刘旦不在内。

汉昭帝刘弗陵

此时的刘旦,已经心灰意冷。他明白,皇帝不会再给他第三次谋反的机会了。他自己也做好了被削封废爵的准备,心想,就算被废成庶人一个,也认了,留着一条贱命,苟喘下半生吧。

可是,他等来的,却是一份意外的玺书,是刘弗陵派专使送来的。全文很长,且措辞十分严厉,从汉高祖刘邦创业的艰辛开始,说到之后大小诸王们坐地享有的富贵。

接着,就转到刘旦的谋反行径上,把刘旦的逆举从前到后,彻底臭骂了一遍:“……有逆悖之心,无忠爱之义。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高祖之庙乎!”

读完刘弗陵的这封“骂”书,完全无地自容的刘旦连白绫都没心情找了,直接扯下自己衣服上的绶带,悬在房梁上,仰起脖子就挂了上去。他死后,燕国也被废除,后来,改成了广阳郡。

本来,“谋反”这种大罪,是任何君王都容忍不了的。第一次刘弗陵能饶恕他,已属难能可贵。第二次,刘弗陵没有下杀兄令,却专门送来了一把足以取命的软刀子。

这封长长的玺书,语言很直白,但是,字字带刃。无论是谁,处在刘旦当时的情形下,都会无脸继续苟活于世了!杀了兄长,自己手上还不沾血,刘弗陵的厉害,在此,可见一斑!

史料出自《汉书·武五子传》,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