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长寿的嫔妃:原是内务府宫女,58岁才被册封为嫔,活到97岁

可能是因为清朝的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较前朝好很多,清朝不少人的寿命都是比较长的,尤其是皇室的人。例如康熙有一个妃子活了97岁,成为清朝妃子中最长寿的一个,堪称有清一代后妃之冠。

这个妃子就是定妃,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正五品郎中拖尔弼之女。家里世代都是皇宫的奴仆,常常担任膳房总领、宫内管领等职务。

原先定妃是作为内务府上三旗宫女选拔入宫的,在宫里当了几年差后,被康熙皇帝看上了,于是宠幸了她。很幸运,定妃很快就怀上看龙种,在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那一年她26岁。

按清朝皇宫里的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生下胤祹时,定妃连嫔都不是,所以她根本就没有抚养儿子的资格。幸运的是,康熙把她的儿子交给了苏麻喇姑抚养,苏麻喇姑曾经照料过幼时的康熙,所以足以证明康熙十分重视这个皇十二子胤祹,交给她抚养,定妃也可以安心了。

后来也确实如此,皇十二子胤祹被苏麻喇姑照料得很好,拥有一个不争不抢的良好品性。康熙末年的时候,各位皇子之间争权夺利,拉帮结派,打击对手,而胤祹却选择了独善其身,不参与任何一派的争斗。

正是因为如此,雍正皇帝登基即位为帝后,打击了大量当年的政敌,可他却放过了定妃的儿子胤祹,还封其为郡王。胤祹得以善终,活到了乾隆二十六年,享年79岁。

我们再说回定妃,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后,定妃并没有母凭子贵,这个时候连个称号都没有,或许是不受宠吧?直到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才想起她来,于是册封她为定嫔。这一年,她已经58岁了,但她也满足了,毕竟儿子过得很好,一家衣食无忧!

雍正皇帝继位后,在皇太后那里得到了懿旨,于是尊其为皇考定妃,“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在这份旨意里面,内容简明扼要,却又句句在理。

定妃是十二阿哥的母亲,十二阿哥当年不做自己的对手,所以是有功劳的,应当惠及其母亲;定妃又多年侍奉自己的父亲-康熙,没功劳也有苦劳;那么多年过去了,十二阿哥的母亲还只是一个嫔,这是不应该的,所以特意升为妃。

雍正年间,定妃就住在自己儿子胤祹的履亲王府里养老,享受着天伦之乐。乾隆年间,每到各种节日的时候,乾隆都会邀请定妃入宫,赋诗献寿,是当时的一件盛事。定妃90大寿时,乾隆还亲自去府里拜寿,尽自己的孝心。

或许清心寡欲之人命更长吧?定妃一生活了97岁,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才离世,成为清朝最长寿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