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地震怎么办?一个妙招被沿用至今,专家直呼有效果

往往人们最害怕的就是天灾人祸,而在这其中地震对于人们来说又是最为恐惧的一种。地震是因为地球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产生的,古往今来,中国人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古人更是有他们的应对方法。

史书中有对地震的记载,他们认为这是地动。并且记载“坏屋壁庐舍,或地裂涌出水”、“草树皆动摇”、“山谷禽兽惊走”、“屋瓦皆堕”,因此发生地震时的人员伤亡还又财产的损失是很大的。

而古人记载的地震有些在某些方面是不完全的,因为史官们主要关注的是皇宫,所以他们的记载有一些更加倾向于皇宫的情况,而关于各地田野百姓的记载是少之又少的。但是直到如今我们仍然无法精确的预测到地震的时间地点。

而古人在这个方面却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和超强的生命能力。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所以中国因为他们而成为世界上最早预测地震的国家,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地正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地和天的阴阳发展不平衡,发现了地震和天体还有自然界之中某种特殊的联系。东汉时期,关于地震的预测更是到达一个新的,让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当时有一个叫做张衡的人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专门用来预测地震的仪器,这在很多时候是准确的。而人们又发现很多的自然征兆都会随着地震的发生而发生。比如说“水位变异见震”、“水动则地震”。

有时候他们还会利用鸡,狗等动物的反应来预测地震,现在的专家们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他们的这些办法实际上还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他们会采取很好的方法来建造房屋,避免地震的过大伤亡。

为了让地基坚实可靠,他们采取了很多的办法,建造建筑时一定要让地基坚实,同时建筑物也一定要很牢固,如此一来,整体性能就很好了。比如说隋朝时期建造的赵州桥,位于地震比较多的地区,但是却一直屹立到现在。现代人建造建筑时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偷工减料,建造更为稳定的建筑。古代的这一方法专家直呼有效果,也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