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亡式”育儿,被恶意摧毁的中国下一代

在中国,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父亲,也有母亲,可活得却像个孤儿。在最渴望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陪伴;在最渴望交流的时候,却发现没有倾听。他们成了一群被父母无意中忽视掉的“中国式孤儿”。

1

在知乎上看到网友分享的一个事:

广西南宁的一个乡村里,一个老人死去多天,被人们发现时,她的孙子面黄肌瘦,倒在床边奄奄一息。

孩子才2岁,奶奶突然死去的这么多天里,他自己拧开水龙头,靠喝自来水活了下来。

在这个光秃秃的家里,只有老人与孩子两人相依为命。男孩的父亲远在广东打工,母亲生下他一年,就离开了家庭。

阿奇不是孤儿,却活成了“父母双亡”。他不知道爸爸的电话,不记得妈妈的样子。

他的世界里,只有奶奶一个亲人。

2

无独有偶。

两年前的一个冬天,湖南耒阳市一老一少祖孙两人被发现死在家中。

那天中午,57岁的老人在阳台晒被子,突然一口气喘不上来,捂着胸口倒在了地上。

还不到2岁的外孙女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外婆不动了,不给她喂饭了,不给她加衣服了,她的两只脚也只穿了袜子。

她好冷好饿,到处翻找着食物,饿得受不了了,就用稚嫩的小手抠桌子脚。一直到外婆死去好几天,孩子也被活活饿死在家里。

老人和孩子被发现的时候,离元旦过去才刚刚三天,远在温州打工的父母,元旦没有回家,也没有电话。

就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这个不满2岁的女孩,好似“父母双亡”一般,只能和她生前唯一的亲人外婆一起,做了死后唯一的陪伴。

在她的生前和死后,父母的怀抱都在难以企及的远方。

3

还记得那个冰花男孩吗?

零下十几度的寒冬,他穿着单薄的外衣,稚嫩的脸颊被冻得通红,晃当当的脑袋,被冻成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大冰花。

他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

冰花男孩说,他已经好久没见到过爸爸妈妈了。

记者采访了他的家里,发现除了穷,还是穷。

一个老人,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姐姐,然后一些破烂的家具,就是这个家的全部。

因为买不起自行车,孩子每天要走三小时才能到学校。

因为长年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常常会躲在角落,无声地哭泣。

4

无爱无资源无保障的生存环境,对有些孩子而言,能平安长大,已是不易。

湖北一个11岁留守女孩,被一邻居男子频繁性侵,却不敢作任何伸张。

她说:奶奶年纪大,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不知道可以跟谁说。

贵州五个留守孩子,一起挤在垃圾箱过夜,不幸全部中毒遇难。

因为家太冷,而垃圾箱更暖和。

或许你会问,是因为留守孩子缺钱吗?

是的,当然缺钱,但他们,更缺爱。

5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为了生活放下了孩子。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明明不是孤儿,却被迫过上了“父母双亡”的生活,在孤单中绝望。

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颠沛流离,谁不想父母儿女满堂,共享天伦之乐。

可反过来想想,“父母双亡”的童年,让孩子的记忆里永远有了一道巨大的隙缝,再多的钱也买不回人之初的圆满。

“父母双亡”的成长中,孩子从小就被打上了缺爱的烙印。

对他们来说,父母也许只是常常加班到深夜的大人,也许只是在周末常常因为工作放自己鸽子的“坏人”,也许只是要开家长会时才想起来的“熟人”。

或者与我一样,父母是记忆中的陌生人。

为人父母,生活的担子再重,肩上的尘土再厚,也要抽点时间,回家看看,陪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