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財經學院紅色行動志願者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7月5日至7月14日,浙江寧波財經學院紅色行動暑期實踐團的大學生們開展為期10天的紅色之旅暑期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的開展,旨在更好地繼承弘揚紅色文化,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做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7月5日,紅色行動團隊大學生志願者分隊抵達浙江嵊州,和嵊州老兵王軍安見面,並告知小隊的來意。隨後他們到了另一個辦公室,在辦公室牆上赫然貼著一張二等功喜報,老兵王軍安告訴說,其他勳章證明被放在其家。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喜報,但依然能在他眼神中看出不少驕傲和自豪,他小心翼翼地端正,並指點給大學生們看。交談過程輕鬆但不失嚴肅,老兵王軍安告訴了許多戰爭中感人實事以及部隊堅韌精神,特地就當代大學生精神面貌做了一番指導。近一個半小時專訪結束,團隊禮貌離開,受到老兵熱情相送。

在去浙江新昌採訪老兵的路上,經過幾個小時奔波,大學生志願者們終於踏上尋找老兵的道路。雖然行李很重,天公亦不做美,但絲毫無法阻止他們迫切想要見到英雄的激動心情。老兵們住址位於新昌儒岙鎮。儒岙地理位置較為偏僻,雖然行程較長但一路的風景卻十分迷人,山清水秀,怡美可人。這些都是在城市很難見到的,禁不住讓人多看上幾眼。初到儒岙,志願者 們不可避免有些近鄉情怯,但老兵們的熱情,很快就讓這種情緒消失殆盡,爽朗的笑聲,幽默的語氣,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看扛過槍,打過仗的軍人。老兵十分平易近人,對於大學生們的專訪,他們十分配合。在要求老兵參觀他們榮譽勳章時,也是欣然應允,勳章在時隔多年後依舊閃閃發光,勳章是老兵們的記憶,它承載著老兵們的崢嶸歲月,承載著那段血與淚的鐵血青春。老兵們還勉勵大學生們,希望多學些有用的知識,將來夠報效國家。

7月7日至7月8日,團隊全體成員來到嘉興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革命烈士遺物、事蹟。紀念館展示抗爭史和非常多的革命先烈事蹟,讓團隊成員感受到當時存亡之秋的危機感,深刻體會到先烈們決心與意志。在參觀嘉興革命烈士陵園時,只見門口石碑上刻著“英雄圓”這三個鮮紅大字,鮮紅色的字體,遒勁的筆鋒,彷彿是在向我們傳遞著烈士們不屈、堅強的信念。在獻花環節時,由我們團隊退伍軍人胡龍吉手持白菊對烈士墓碑進行獻花儀式,以此表示對烈士們深深的敬意。此情此景,我們靜默不語,只想靜靜為烈士們獻上一曲輓歌。嘉興革命故事深深吸引了團隊成員們,在眾多革命先烈奮勇抗爭的血淋淋的事實下,成員們再次受到渲染,對犧牲的將士們肅然起敬,並堅定學習他們堅韌精神的決心。

7月10日上午,大學生們前往位於杭州小營巷紀念館。小巷悠悠,風過留痕。小營巷始建於南宋時期,館內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接下來大學生們參觀“後人往憶”,有一種記憶轉瞬即逝,如煙偏散,有一種記憶刻骨銘心,終生難忘。60年前,在小營巷,一位偉人的意外拜訪,打破了小巷的寧靜,並在這一條淳樸熱情的小巷裡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更在每一個經歷者心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記憶,通過這一段記憶之下留意而出的文字,感受到60年前居民的溫暖與感動。當天上午,團隊成員還來到位於杭州市的浙江省武陵館區,武陵館區內容之盛,幾乎涵蓋了整個浙江吳越地區發展歷史,給參觀者展示了一個歷經滄桑但是依然不改赤子之心的吳越文化。隨後團隊來到位於二樓的浙江省革命抗爭展廳,展廳內陳設大量、完整的革命第一手文獻和文物,完整到涉及中國革命發展歷程,以至於到現代的改革開放發展成果。7月11日,走進黨史館的大門,一塊大型的石頭上刻著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幾個字,讓原本有點慵懶的大學生們嚴肅起來。館內設綜服部、展教部、館藏部三個部門,主要負責杭州黨史資料徵集、研究、保管並開展相關展陳和宣傳教育等工作,深切地體會到革命的艱辛與不易,認識到必須珍惜並踐行革命精神。

10天時間,寧波財經學院紅色行動暑期實踐團大學生們通過聆聽抗戰故事,追尋紅色史蹟,重溫革命歷史,真切地感知到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發展的脈搏,進一步堅定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鬥的理想信念。(李雅 龔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