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物价为什么那么高?

乐乐78838333


在呼和浩特生活了十几年,我最终选择了离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物价高,收入低。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物价这么高,不光是菜价和肉价,其他生活必需品也同样贵,还有快速增长的房价。

一个省府城市蔬菜供给能力很差。原本呼市主城区不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年推进,围绕呼市周围的农村大都变为城镇,原来的蔬菜种植土地都建上了高楼。当农民拆迁暴富后,便失去了农民的身份,也就是说能给省府提供蔬菜供给的农民少了,愿意种菜的人少了,只能靠从外省调菜,那成本能不高嘛。

肉类和禽类供给能力也很差。在呼市餐桌消费中,肉类和禽类一点也不便宜。有些南方人很奇怪,你们那不是肉类主产区吗?这个问题不难解释清楚,内蒙古那么大,很多牛羊肉调运到呼市所产生的费用也不低呢,再加上本身饲养成本高,各种环节累加在一起,就导致肉类价格居高不下。包括猪肉也一样,自给能力仍然较差。

餐饮消费受蔬菜和肉类价格高的影响,自然会被推高。在呼市早餐店吃早点,近几年感觉价格年年涨,包括去饭馆里吃饭,也感觉到消费额度不断增高。这本身不奇怪,随着蔬菜肉类水产品等价格高,再加上人工服务的工资也在不断提高,还有其他环节等,都导致餐饮消费也被推高了价格。

衡量一个城市的物价水平,只需要看菜篮子,就可以预见其他行业的水平,因为很多行业领域都是相互连动的,波及性非常明显。在一个收入并不是很高,但是消费很高的城市,幸福感很难说有多高。


韩国成老师


1.呼市二环附近的大台小台,前巧报,五里营,八里庄等村子,以前都是种菜的,后来城市改造都拆迁了变成了暴发户。后来市政府为了解决菜篮子红尘,在赛罕区东面和南方面盖了很多温室大棚,但是这些人以前都是种玉米和养牛的,不习惯种蔬菜,导致大部分菜盆空置。呼市的菜得从山东等地空运,菜价就高了。

2.呼市近20年,城市面积扩大了两倍,说明呼市有三分之二的人享受到了拆迁带来的经济好处,很多人拆迁有了钱,买好车,呼市马路上奥迪,宝马太常见了。有人会问,呼市没啥赚钱的支柱性产业,有钱人怎么这么多,都开好车?其实,这当中大部分是拆迁暴发户买的。

3.呼市是内蒙政府所在地,内蒙政府和呼市政府有很多公务员,官员,隐富很多,消费能力不差。从经济学来说,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呼市物价这么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很多人不差钱,消费能力高,导致物价跟着涨。但是,呼市大部分群众还是没啥钱的,但物价这么高,真是苦了我们劳苦大众啊!


情感解忧树洞


在外省生活过的人回呼市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呼和浩特市的物价高,消费高。不少来呼和浩特旅游的人也有这种感觉来呼市吃一顿饭在他当地可以吃俩顿了。但是像呼市周边的一些城市其实和呼市的消费水平都差不多,如包头,集宁,鄂尔多斯。这一区域的物价高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吧。下面就说一下为什么呼和浩特的物价高了。

第一 蔬菜大部分靠外运

呼和浩特地处北方,离蔬菜大省距离较远。呼和浩特的蔬菜供应中,其中有近70%需要从外省供应,如山东,河南等蔬菜大省。从外省运过来相应的物流成本就会增加不少。菜价高其实是呼和浩特市物价高的一个很大的源头,菜价一高,相应的餐饮业价格就会上升,还有居民的日常生活开支也会增加。这样就会导致一个循环,带动其他相关的产业提高价格来保证收入。

第二 本地菜难以形成市场化规模

呼和浩特的菜价高不是一天俩天的事儿了,当地也在积极的发展本地蔬菜种植。在呼和浩特市的周边郊区建起了很多的温室大棚来进行蔬菜种植。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有很多新建的蔬菜大棚无人种植闲置在那。又或者是在蔬菜大棚里种植一些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如草莓,油桃等。种菜的少,而且都是散户难以形成集中供应,难以和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形成对接。种出的菜不好卖。这样就造成了现在种菜的越来越少。


最后 民以食为天,积极的发展本地蔬菜供应,让市民朋友们花更少的钱吃到更高品质的蔬菜。相关部门统筹规划一下这个事儿,让本地菜能形成规模化集中供应能有效和大型市场对接,让有资格有兴趣的企业进入到蔬菜种植业,以大企业集中管理的模式来带动呼市蔬菜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保证蔬菜价格。


悅青城




相比较而言,呼和浩特市的物价确实有点儿高。类似的问题,先前也看到过。而且也做过相关的回答。那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感受!不说套话,不说数据,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物价上涨的成因。其实个人感觉,这两年呼市的物价是呈平稳态势的,部分有小幅上涨,但也有部分下跌,这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经济形态。只所以大家感觉高,觉得贵,还有一层因素是部分群体这两年的收入是呈下降态势的,收入减少自然生存压力就加大,这是定律!


居民能够切身体会的物价首要的当属衣食住行,而在这些领域,线下经营者的成本始终是上升的。无论是房租还是人工开资,以及其它的隐性成本都居高不下,降不下来,但是商家总得赚钱,也得生存。那所有的成本自然会转嫁到商品上。

再来说说第二个主因,那就是购买力,尽管物价高,但是商品还能够卖出去,还有人买单,都能够维持经营,这说明大部分群体是有这个消费能力的。那么这部分群体是什么人呢?中高收入者,经过数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显然有部分是享受到了这个红利,而恰恰这部分是消费的主力军。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购买力的主因。

再者,区位优势。呼市是自治区首府,服务业态多元丰富,消费品类应有尽有,这也导致周边许多高消费人群会选择来呼市消费购物,这也从另一个层面拉升了呼市的物价。

其实物价成因还有许多因素,呼市的物价高是高了点儿,但还不至于失衡,因此能做的只能是多想辙赚钱,合理消费,有技巧的消费,降低生活的成本。综合来说,呼和浩特市还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那么大家觉得高吗?都来说说吧!


青城百姓事儿


呼和地区周边基夲没有大的种菜基地,数十年来郊区农村疯狂种房无人种菜,这种生存观念的改变与政府有直接关係.政府没有一个合理扶助农民种菜的政策,呼和地区基本吃的菜全是从外埠拉运回来的,在关乎民生上还赶不上包头地区,再加上物流成夲,因此呼地区吃菜贵的不得了,百姓无耐啊...。


手机用户72294629062


呼市人有钱哇。不管吃喝先闹台车。不管挣多少。先把面子第一摆对。然后就是房子。好像买了便宜房子都很丢人似的。最后就是随地大小便,不遵守交通规则。原住民还不错。主要就是周边外来人员有钱的没钱的把呼市闹得天翻地覆。


Optimus79616305


现在哪儿不高,中国目前是普高。我四线城市的房价堪比二线,目前的均价是一万一,你比一比你的城市就知到了


黛瑞恩


呼市的物价其实在05年之前还是不高的,随着鄂尔多斯的一批巨富的产生,之后纷纷来呼市买房,不但拉高了呼市的房价,也把呼市的物价一并炒到了天上。


田边卡夫卡


觉得呼和浩特物价过高,可以离开呼和浩特,这样呼和浩特的GDP降了90%,呼和浩特成为鬼城,多好啊!


无忌男孩


全是人为炒起来的,就以呼市本身的经济,根本达不到那种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