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刘宋之建立者 寄奴曾住巷陌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灭五国杀六帝

刘裕(公元343年---公元422年)系刘邦哥哥刘交第二十二世孙,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早年因家境过于贫寒,落魄到靠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为生,有时为补济家用而去赌博樗蒲。由于一向贫穷,遭乡里贱视,当时的人多不能赏识他。 不过,刘裕才能出众,且有大志,当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说:"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后从军,初为东晋北府军下级军官,从刘牢之镇压孙思、卢循起义,升为下坯太守。公元405年,击败篡晋的桓玄,掌握朝政大权。公元409年,率军攻灭南燕,又回师击败卢循。公元412年,西攻谯纵(今四川省境内)、收巴蜀。公元417年,攻克长安,灭后秦,封为宋王。

公元420年6月丁卯日,刘裕代晋称帝,东晋灭亡。定都建康,建年号为"永初"。因刘裕家族世居彭城,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旧地,所以刘裕建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史称刘宋。从此开始了南朝,与北方的北魏南北对峙。

刘裕创造了一项纪录,一生共杀死了6位皇帝,分别是: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对外称王、对内称皇帝)、后秦姚泓、东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刘宋初期,刘宋王朝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王朝。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已为南朝版图,使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谢安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

刘裕即位前后,实行"土断"《使侨富户口编入所在郡县)、抑制豪强兼并,减轻赋税,放免奴客兵土。生活上崇尚节俭,不爱珍宝,不喜豪华,宫中嫉妃也少。宁州地方官曾经奉献琥珀枕,是无价之宝,他不稀罕。在出征后秦时,有人说琥珀能够治疗伤口,他就命人将它砸碎,分给将领作为治伤药。平定关中后他得到了美女姚氏,十分宠爱。臣下谢晦劝谏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废政务。他当晚就将姚氏送出官去。得了病,群臣劝他求神拜佛,他阻止,只命医官诊治,自己静心调养。因此,刘裕是个比较明的帝王。

刘裕所创的宋朝,皇帝独掌大权,主要辅佐,多选用寒门,原来的高门大族,只能做名大权小的官员,难得皇帝的信任。削弱士族的政治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宋朝国内的统一程度远非强藩割据的东晋朝所能比拟,政权大大增强了。当时鲜卑拓跋部落统一黄河流域,出现强大的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所以,刘裕消灭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大的贡献。

刘裕读书不多,但据传,刘裕撰有《兵法要略》一卷,可惜今已佚。

公元422年5月,对裕病重,诏太子刘义符叮嘱说:"檀道济虽然颇有武艺、韬略,但是没有大志,徐羡之、傅亮跟随我多年了,是不会有野心的。只是谢晦跟随随我屡次征战,颇能随机应变,日后如果有变乱,定出在此人身上。你继位后,可以将他遣出京城。派到会稽、江州等郡,以防不测。"又亲笔书写遗诏,命令:朝赶不准再设置别的中枢机构,以宰相兼领扬州、配备给兵士千人。大臣中凡任要职者,可以从台见军队(禁卫军)中拨给兵士充当护卫。如有战事,军队中必须配备台见军队、战事结束后归还原建制。后世如果有幼主登基,朝政大事一概委托给丞相,母后不要称制。仪仗队不许进入台殿门。重要官员可以多给护卫。"

5月癸亥日,刘裕病死于建康。刘裕死后的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武帝。

南朝宋(420-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国力最盛的王朝。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南京)。

刘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王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 ,文化上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家,如谢灵运、刘义庆、鲍照、裴松之、范晔、颜延之、祖冲之、何承天等,建康文学史论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世说新语》、《后汉书》、《三国志注》等名著诞生于这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