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有其表”的陀飞轮是如何工作的?

Dorothy_Cullen


徐不工:虚有其表,从功能性上来解读,确实越来越了……不过陀飞轮的情怀远不止如此。


陀飞轮在腕表构造中有实际的优势吗?

陀飞轮的功能其实非常具体:将手表的平面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的速率变化降低到绝对最小值。乔治·丹尼尔斯(George Daniels)在他的《制表》一书中简洁地阐述了发明陀飞轮的目的,“发明陀飞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不断旋转擒纵机构以产生均匀的平均速率来消除平衡失误。”

陀飞轮应该对速度稳定性有帮助,这个想法看起来很直观,但现在它已经或多或少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陀飞轮算不上是一个帮助——事实上,它有时反而给人感觉更像是一个障碍。


在怀表中手表内部空间的使用问题可能不那么严重,但在手表中,陀飞轮真实地占用了太多可用空间;将陀飞轮用在50毫米或更大尺寸的怀表是一回事,但将它装入30毫米直径的手表机芯则是另一回事。在后石英豪华手表热潮之前的日子里,肯定存在有陀飞轮腕表,但它们的数量非常少——百达翡丽为天文台试验制作了几个腕表陀飞轮,欧米茄也是如此,但都非常稀有,并且在天文台试验中获胜的计时解决方案主要是用于改进杠杆式擒纵手表,并改进微调技术。爱彼(Audemars Piguet)的超薄陀飞轮腕表从1986年开始使用机芯2780,但它旨在巡回展示制表技术,而不是对精确计时的重大贡献。


钟表制造商罗杰·史密斯(Roger Smith),他因为倡导简约和坚固性应该成为手表机芯中最重要的特征而出名。让我们问问他对手表机芯中的陀飞轮的看法,他的回答是:


“我认为George(Daniels)会很高兴地承认陀飞轮在现代钟表中其实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而我同意这个观点。陀飞轮的发明是为了应对双金属平衡的变幻莫测,由于它的性质(两种灵活性)陀螺不可能保持平衡,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离心力的改变和手表的反复震动而造成的。陀飞轮缓和了这些问题。

“在今天,手表行业都使用着单一的金属平衡设备,这些平衡设备一旦在工厂或车间被做好了,就不会移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陀飞轮应该降级到历史中。如果要说陀飞轮在今天发挥的实际作用,就只有当制表师想要展示他们的技巧,艺术性和小型化机械装置的闪亮之处时才可以使用吧。”

在关于手表中安置陀飞轮的讨论中,有时会被遗忘的一点是,“垂直位置的单一平均速率”本身会受到不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单一平均速率当然是理论上的优势,但是单一速率是平均值并且其本身会根据主发条中的功率量,手表的润滑状态以及它在变化中花费的时间量而改变,平衡错误可能或多或少地被夸大了。后一个问题就是多轴手表陀飞轮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样的陀飞轮(例如来自Greubel-Forsey的陀飞轮)作为一种智力的体现仍然很令人着迷。这可能听起来像是一种很微弱的赞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这种对于手表知识的兴趣并不适合所有人(当然它的价格也不适用于所有人的经济水平),但陀飞轮手表仍然会是探索尖端机械解决方案长期使用的有趣例子。更何况,我认为陀飞轮的出现与应用使手表世界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与色彩。

话说回来,无论陀飞轮在今天的手表中是否具有实际作用,我仍然觉得陀飞轮很有魅力。其实当今的制表意义可能并不是关于你做了什么,而更多是关于你如何去做。制作精美的陀飞轮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们罕见,复杂,有趣,令人心动。



徐不工


陀飞轮是腕表的复杂功能之一,更是代表着制表的最高工艺,有和没有这个功能的同款腕表价格可以相差几倍甚至10倍之多。

对于小白来讲,会问陀飞轮是什么?稍微懂一点的朋友会说,陀飞轮是为了矫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提高腕表走时的精准度。

确实,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他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零件的方位误差被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消灭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