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在三环以内生活与在五环以外生活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韩延雷


在北京漂了十多年了,记得刚毕业来北京的时候是在天通苑,找到工作后搬到了北三环,住了两年。合租房,那会一间卧室租金在一千到一千二。虽然地铁不如现在线路多,但是交通还算方便上下班时间只要半个小时。后来换了工作,不想再继续合租下去,就在天通苑租了个一居室,每天上下班时间加起来得两个多小时,再后来买房子买到了更远的六环,上下班通勤时间又延长到三个小时。要说住三环和五环最大的区别,主要还是体现在通勤时间上。这么多年过来,在五环外的时间很长,感觉自己不是生活在北京,北京这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感觉很陌生,至少我真的不知道北京三环里的晚上什么样子,北京的漂亮姑娘们集中在什么地方玩也不知道,什么三里屯工体对我来说太陌生。似乎不曾在北京生活过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


佐敦涂料北京


哇,这个问题我来答太合适了。

来北京后,我住了一年半的天通苑,然后在去年的秋天,搬到了北三环。

住在五环外,就天通苑来说,生活比较方便,好吃的比较多,但是上下班通勤实在是伤脑筋,五号线每天都挤得不行不行的,进站的时候还限流。有时候赶上下雨,就得排队好久才能进站。进去了也挤得不行,曾经挤上车的时候,被后面人踩到后脚跟,踩的全是血。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早起,7点之前去地铁站,或者走路3、4公里去赶13号线。

挤地铁的日子,真的挺苦。夏天一整车厢的人,体味就别提了,还有那种变态、色狼。曾经遇到过一次,我狠狠的踩了那个渣滓一脚,但是都有心理阴影了。冬天穿的衣服厚,地铁里又很热,往往出一身汗。

下班在外边不敢浪太久,离家远,晚了地铁就没有了,打车又舍不得花钱。当时在东五环工作,每天通勤要4个小时左右,每天上下班都有一种“讨生活”的感觉。曾经几次晕车,有好心的乘客把我扶出来,帮我捡掉在地上的手机,地铁列车员帮我拿水拿糖,那是我觉得北京最温暖的时候。还要感谢一下第二个在天通苑租房给我的房东,人好,房租便宜,所以最后我搬家的时候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

我在天通苑的两个房东都是东北人,我也是东北人。第一个房东就是那种典型的二房东,群租房一大群人,乱收费,退租也不退钱。第二个房东是自家买的房子,人很温良和善,帮了我不少忙。所以说,在北京租房,千万不要找二房东,很大几率被坑。

后来换了工作,搬家到了3环边上,很少挤地铁了。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这个超级大城市,睡眠时间也多了。天通苑成为了一个记忆,再也没有回去过。交通很方便,地铁、公交均可,有了更多约会、陪伴伴侣的时间。但是很多时候会想起在天通苑吃过的好吃的,哈哈,没办法,吃货嘛。通勤上,步行20分钟上班,所以加班到很晚也不怕了。以前住的远的时候,晚了就不敢加班了。有更多的时间体验生活,逛逛街逛逛公园,在家做做饭,开始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北“漂”,开始认真的生活。

3环里很多小区都是很老旧的,我的也是。老人多,供暖不好,小区环境老旧,这都是很常见的。找中介租的房子,供暖不好,马桶坏了,大大小小的问题给不给解决要看运气。去年冬天养了2只小乌龟,可能是因为房子供暖太差,最后都死掉了。

经常听到同在北京的朋友,抱怨租房室友的奇葩事迹,也有房东要把房子卖掉,要让租客3天内搬出去的案例。在外漂泊,更能体会到人情冷暖。租房市场不规范,完全的卖方市场都让我在内很多租房人头痛。

不论住在五环外还是三环内,心态其实很重要。有条件住的近当然好,如果住的远也不要因为每天通勤劳累影响心情。

祝在外漂泊的人,都能好好的。


无趣


等有了孩子,如果对孩子的教育还有点要求的话,那么三环内和五环外对你的区别就是天壤之别,不止学校教育,就连课外班都是一样。

我在二环内住过十几年,现在住在北三环,北五环外昌平区曾经买过一个房子。可以说现在的二环内是很清净很干净的,超市购物也分地方,金融街附近是不太方便,但西四新街口还是不错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这些不用说了。购物娱乐也就几步路。街道一切都很规整,电线都入地了。

五环外的房子买了几乎没有住过,只出租过几年,每次去那边,出了地铁站就头大,不知道为什么,人的气质都跟二环里非常不同,随地扔垃圾吐痰的人随处可见,小广告也贴的到处都是,市政很差,一下雨就满地脏水。路上有一些游商,买的鸡蛋灌饼烤冷面啥的。给人感觉就是挺low的。小区挺新的,但租户多,还有一些买了房的,父母从外地来帮忙看第三代,可能还没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堆垃圾,带着孙子捡垃圾,甚至会把别人暂放在电表箱里的有用的东西据为己有,开着房门大声聊天,把狗放在楼道里,等等。住在郊区上下班是大问题,高峰时间经常需要等20多分钟才能进站,然后挤着一路进城。二环边的地铁二号线高峰期还有座,北三四环之间的10号线不用排队,但车里人多,不过人和人之间还能保持安全距离。

五环外一直属于城市的郊区,最初也没想让人们大量居住,所以垃圾处理场、高压发电站这些都是建在五环外,异味和辐射看你介意不介意吧。教育资源薄弱,重点学校除了极个别,五环外基本没有,连学而思这些都少,有也是一些低端班型。所以有了孩子的,只有有北京户口还想参加国内高考的,只要有条件都会换房进城。

五环外有发展空间,但仍需时日。


supermodo


哪啥,我家老宅就在王府井南河沿,現在王府中环正式对外营业了,老宅还拿了三年噪音费。在四环边上还有宅常住。经常两头跑,两头住。体验不同生活状态。

说住在王府井附近,可谓是北京一环的中心,溜达去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夕阳夕下看东华门的角楼,以前东华门夜市还在时,晩上一片叫卖声,灯光闪烁。王府井大街每一处吃店我都了如指掌。王府中环试营业时就去了,我觉的定位有点超乎想象,不怕不“高大尚”,怕是假装的。试试开业有三四次多,可谓有一点生不逢时。建业三四年错过了许多花季。

住在这里,讲述什么是城市功能,从这里走路去协和医院用不了一刻钟,两站地距离还有北京医院及同仁医院,坐四站车是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东城区是最老区域了,学校及幼儿园都很多很好。現在养老社区很丰富。商业,医院,文化教育都是近距离的展示和方便提供。

唯有不足的是,(自己以为)城市居民土著明显少了,商业文化緑化多了,木有啥子大型超市,菜站。老百姓看灯容易吃菜不咋方便。三甲医院众多,人也拥挤。社区小门诊过于简陋。远不如四五环外社区门诊好。

说北京西边四环边上的生活故事,我感覚方便是比较出来的,与城里中心相比,最满意的是,社区10分钟之内大超市很多,出门口就是首都菜栏子工程的小超市比比皆是,且社区医院服务项目很多基本药都全。不过去三甲大医院(301医院)坐车二十分钟。对我而言,需求就是吃要方便,有病去路不要太远。

我欢喜住在四环边上,生活中很方便,这里早就开了“盒馬鲜生”,十分钟就免费送到。昨天自己还订制挪威三文鱼,这是城市中心难得到的消费。一份三文鱼不到四十元,城里就是百元。亏得城里有宅,否则停車至少二三十元。

相信北京城市会越来越美丽,城里城外都会有莫名情怀,在哪里都会有故事发生,百年巨匠巨变,所问所想也是传说。





山人品茶


在北京生活,几乎所有的配套都是跟地段有关的。

三环内意味着交通方便、出门就是菜场超市商城,走两步就是剧场、博物馆、展览馆。身体与心理都相对享受。当然房子也贵,而且基本是老破小、筒子楼一类。

(手动画的三环、五环、六环,各位看官将就看)

五环呢,您出个门至少2小时起,晚上和朋友聚会到8点就得往回赶;配套也差一些,菜场超市商场都远,周末本想去看个话剧想想那么远算了就宅着吧。相应的,五环的房子便宜,新房多,小区环境比较好。

五环外还有一种农民房,那种就更便宜了,1000来块钱的小单间,独门独卫小厨房,比3环内的隔断房好,对于初来北京的人还是很合适的。当然这种房子交通就更不方便了,下地铁了您还得坐个黑车或者“蹦蹦”。

我之前在酒仙桥住过一阵,接近五环,住了一年我就赶紧搬家了。为何?因为那一年周末基本没出门,憋得我都快抑郁症了。最近的公交站走15分钟,最近的地铁站走30分钟,基本出门就得打车。最近的菜场也得走10分钟。有时候说懒得做饭,点个外卖吧?不好意思,必胜客只送到隔壁小区,您这里过了分界线。
当然,那个小区环境还不错,2008年的小区,小区有喷泉、草坪、户外健身区域。房子有大客厅,落地窗,窗外有一大片绿化,视野开阔。闲暇的时候坐在窗前吹吹风,看看四季变换,非常惬意。
一年后,我终于进城了,住在东三环边!从死宅恢复为户外girl,那一年我简直太开心啦!每个周末我都出去逛街(败家娘们气质暴露无遗),毕竟满大街都是商场啊!走路4分钟到地铁站,公交车四通八达;楼下就是菜场,超级爱下厨,每天变着花样做健康早餐。都说”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那一年我感觉各种事情都顺风顺水,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房子当然是比较老旧的,83年的房子,对,比我年龄还大。电梯黑黑的,等电梯的时候身边一堆颤巍巍的老人。小区绿化?不存在的,有几棵老树已是不错了,没有门禁,楼道也没人打扫。
当然,城里也有高档小区的,毕竟贵啊。
总体来说,虽然还是三环内居住体验好,上班打拼已经那么辛苦了,就不要再让自己在路上做无谓的消耗了吧。

烽火观察


我2009年在二环雍和宫附近买了一个小房子,小区带游泳池健身房洗衣房,有底商是大超市,离着车站地铁医院都很近。那时候感觉时间是自己的,生活节奏可以放慢一些;2010年我把这个小房子出租了,房租5500,然后我到春秀路去租房子陪儿子上初中,老破小的两居室,其实是一居室改造的假两居。马桶是坏的,油烟机按了一下整体就掉下来了,瓷砖是胶带纸贴在墙上的,进来后把所有的能换的能修的都换了修了,一住就是三年,期间丢过一辆摩托车,每天夜里都听的到豪车在二环上飙车的声音。2014年卖掉了二环的小房子,搬到了遥远的六环外,房子变大了许多,儿子也出国了,我们每天奔波在路上,时间变短了,每天早晚都是天黑着,再也不能走着去簋街,遛弯儿去银座,想去吃卤煮炒肝都正宗的地方了!我大顺义现在还是农村,偶尔周末能去赶大集买新鲜的水果蔬菜,其他城里人的享受都还没有,天黑了还有些怕怕的。总之在城里生活是自己的,时间也是自己的;在六环外点个外卖都不方便,上班像奴隶,周末像农民。


老狗爱小猫


这个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我家有房在二环内也有在五环外的,咱们就从衣食住行这几方面说吧,首先衣,那市中心肯定比五环外买衣服方便多了,各种大型商场什么档次的都有,五环外没法比,然后是食,好吃的东西肯定也是二环内的多,五环外就分地方了,有的地方好馆子多一些有的地方就没什么可吃的!住的话呢,二环内房子普遍比较小,老楼比较多,我家的一个一居室就40多平米,但是你要想住大房子那也是有的就是贵!大约15,6万吧,我说的是每平米价格!五环外房价就低得多了而且都是比较新的小区,市里买套三居的钱在外面够买个联排别墅了,独栋的够呛。!最后说出行,如果在市中心住我觉得最好还是打车,自己开车真心累啊,那不是一般堵,而且各种小胡同没地方停车!还是打车或者干脆骑车出行!五环外就好得多了,当然现在也堵但是比市里强多了,车位也多!其实我觉得市里面最有优势的一个是教育资源另一个就是医疗资源,好学校,大医院离的近,五环外的都差不少,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么多凑合看吧!


一长风万里一


我也来说说吧,来北京17年,上学7年在回龙观,那个时候除了几个小区就是庄稼地,进城就是345和小巴,后来慢慢有了13号线,但是属于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毕业买房子在回龙观,其实,生活很安逸很舒适,各种吃喝玩乐,超市购物遛弯都很方便。只是进城是个大工程,不管去哪,先开半个小时。后来卖了房子搬到五环,奥森附近,感觉离城市近了很多,生活水准提高了很多,去看演出逛街都近了很多,离开了才恍然觉得回龙观还真是个大农村,身在其中的时候没有对比,其实和北京关系不太大,就像一个独立的小镇。不说人文素质有没有变化,起码觉得自己也算身在北京,走几步到奥森,坐两站到鸟巢。再后来搬到了二环,德胜附近,好吧,其实五环也离北京挺远的。这地方出门溜达的距离,就可以到后海到鼓楼到地坛到雍和宫到恭王府到北海到景山。。。

回龙观,北京是远方,一个概念

奥森,北京是附近,一类关联

德胜门,北京是生活,一种体味


会说话的梯子


我住牛街,单位在国贸,国贸停车费太贵每天都地铁出行,半个小时就到!每天早上九点起床,九点半出门,到单位十点。住在二环里什么都方便。时间也是自己的。每天下班到家六点半(加班就不好说了,得凌晨到家了),媳妇全职在家带孩子做饭接送上下学。我到家先换衫然后去宣武体育场跑步或者踢会足球,大概八点回家,一周大概三次左右,不是天天去,然后简单的吃点东西。要是不锻炼的时候,进门喝点小酒吃点牛羊肉,十分惬意。很多住通州燕郊或者北五环北六环的,可能八点也就刚到家,然后路上堵车堵的没有心情了。

另外住二环内,交通比较方便,汽车不是必需品。就是周末带孩子上课或者逛街开开。出差坐动车离南站西站都很近,起步价10分钟就能到!唯一一点就是去机场有点远,这个是唯一觉得不太方便的地方,不过每次晚上很晚飞机出差回京,的哥一听二环内,都比较爱拉,一百三四十块钱。

可能是打小就住南城,没出过二环,不便评论五环六环的感受。


手机用户7018825618


要说在北京三环内与五环外生活的区别,那真是大了去了。我住在海淀四环内,单位在房山五环外,下面我来说说区别。一是消费差别大。先说房价,北京三环以内的房价要比五环以外的房价贵很多。就拿三环以内的学区房来说,现在最便宜的也要一平方米八万多,可是在五环以外,学区房最多也就三万多,仅房价两者就区别很大。再说吃,三环以内吃一碗面得要30元,同样档次的饭店,在五环15块钱就可以了。买菜也是,郊区便宜很多很多。二是教育资源。我样命留北京生活,说白了就是为了儿子能在北京有个好的教育。北京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特别是北京有名的那些公立学校,都集中在了三环以内,这也是为什么三环以内学区房特别贵的原因。五环以外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从教育资源上来说,就和三环以内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五环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高校了。三是交通。北京三环以内地铁公交,四通八达,就没有你想去而去不到的地方,可是在五环外,交通就没有那么便利了,五环很多的线路还没有开通地铁,六环有些地方坐公交车也不是很方便。五是医院。三环以内各种总医院、大医院和专科医院,想看病、生孩子、急救都很近,也心里踏实。五环外都是小医院,又少又远,心里也不放心。六是空气条件,这个当然是五环外好于三环内啦,身心愉悦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