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青朴,有没有人去过?

壹刊


第一次的去青朴桑耶,是临时起意的。


早上还在尧西喝茶,藏族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我们一会开车去青朴,你走不走?

我想了两秒说,我要去,你过来接我。

青朴和桑耶在我心中都存在很久了,像一卷未显色的底片,等待我去开启。

一个是藏地地久负盛名的苦修之地,一个是藏地第一座三宝俱全的寺庙。我知道是肯定要去,但我一直以为我们会像以前的人一样,坐着简陋的船,横渡雅鲁藏布江宽阔起风的水面,慢慢的靠岸,慢慢的抵达。

中午时分,我们就到了桑耶寺旁边的茶馆喝啃酥油茶,抬头就能看到桑耶寺的金顶,还有阳光下白塔。这里是桑耶啊!藏地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是藏王赤松德赞、堪布寂护、莲师三人合力建起的殊胜之寺啊!

历时十二年,桑耶寺得以严格按照佛经里的仪轨顺利建成。桑耶的主殿上、中、下三层分别采用了藏式、汉式、印式,反映了三种文化的融合。桑耶寺于公元779年建成,寂护大师在此为藏地的首批出家人——吐蕃王朝的七位贵族子弟受戒剃度出家,史称“七觉士”。

走进寺中。一如既往的,转经捅边有很多本地人,男男女女,老年人,年轻人都有。

我喜欢看到藏族的年轻人陪着老人一起转经,手捻念珠,口诵真言的样子。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承和陪伴吧。

藏族的僧人们总是显得随意,坐着或站在那里看着人群,或是自在的走来走去,还有几个说笑打闹的。


安意如


青朴:信念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桑耶寺北12公里的纳瑞山腰,是藏传佛教的修行圣地青朴,海拔4300米,据说“青”指曾住在这里的青氏家族,“朴”是藏语山沟上部之意。青朴所在地呈“U”字形,三面环山,南面是逐渐开阔的山间斜坡地和水域辽阔的雅鲁藏布江,沟里植被丰富,鸟类繁多,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也正因如此,青朴才成为修行圣地的原因吧!

踏足青朴沟 亲近而又敬畏

人们都说“没到青朴就没到桑耶”,这朵隐秘的莲花盛开在桑耶寺的背后。神秘的藏传佛教孕育了众多圣地,而青朴则是众多圣地中最璀璨的那颗明珠,珍藏在朝圣者的心底,是修行者修身悟法的圣地。很多年前在一档杂志中看到这个名字,便在心里生了根,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趟青朴,渴望了那么久,终于来了。

从泽当出发过雅鲁藏布江大桥,沿雅江上行,雅江边上万亩绿树葱翠,荒地上紫色花开成簇,大片沙丘轮廓俊朗,沿途风景诱人。一小时后从一个路口右拐上路,道路开始有些颠簸,越野车在这里爬起坡来都颇感吃力,或许由于路途遥远,一路上到青朴的游客很少。

其实在桑耶寺门口有专门跑青朴的吉普车,就是不好意思让司机等太长时间。所以我们选择包车前往,停车场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到达的时候正好赶上一群修行者在那里分土豆,由于条件艰苦,据说这是他们的主要粮食。

仰望这片圣地,两边的大山犹如两双大手紧紧地将青朴沟怀抱,青山苍翠,流水潺潺,气度非凡,敬而生畏。如星星一样的修行洞遍布在半山腰,我们轻装简行,徒步上道。沿路树上挂满朝圣者祈福的经幡,我们也将准备的经幡一一挂上,一排转经筒在水势动力地带动下转动,这是神山圣水的赐予。

修行者的生活 并非全都闭门谢客

听说山上有108个山洞,还有108眼泉水,后来修行洞因各种原因坍塌,只剩下40多个。但举目所见的这些修行洞岂止40个,只见灌木丛中、巨石下、山坡间的修行洞早已超过108个。

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跟着一群朝拜者漫无目的地上山,想上去看个究竟。来朝佛的作供养的信徒很多,大部分来自各个藏区,服饰与方言都不一样。我不认路,也不懂藏语,只有跟在他们后面,看他们进洞我也进洞,看他们朝拜我也朝拜,只是我没带酥油灯而已。

有的修行洞确实太小了,里面仅有微弱的酥油灯,进出都要弯腰低头,甚至得蹲下去爬进去再挪动,但每个人都有秩序而有耐心地排着队,不管认不认识,个个笑意盈盈。

原以为修行者们都是闭门谢客,不出门不见人不说话,三年闭关修行。没想到大多数修行洞都在开门迎客,也念经也做事也说话。但仍然有些房门紧闭,门口有些标志性的东西告诉朝佛者这里有人闭关,禁止入内,于是所有人也就不约而同地绕道而行不去敲门打扰。

一路上我陆续跟了好几拨人,每个人都友好地微笑,点头示意,即使语言不通,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友好。阳光很强,我停下来休息,刚好遇到在山下分发土豆的修行者,对他们而言我简直像个外星人,很少有我这样游客打扮的人踏足这片土地。一路上我与他们攀谈,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修行者都是女人,看着她们背着一大袋土豆,我心生怜意,提议帮她们背。谁知接过麻袋,将它扛上肩头那一刻,顿时心跳加速,大约估计麻袋里的土豆起码有20公斤重,虽然这点重量对于我这样走南闯北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毕竟这里海拔4000多米,爬起坡来还是有些吃力,看着前面的修行者轻松的步调,我咬牙坚持着。

也许是我的行为打动了同行的修行者而拉近了距离感,我发现他们都开始喜欢我,也没有刚开始那么拘束。其实真诚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我们虽然语言交流有些困难,但通过肢体语言,我们也基本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慢慢地感觉到他们的热情,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还主动提出要我为他们拍照,有个喇嘛的性格很开朗,除了主动要我帮他拍照外,到他家门口的时候,还主动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的房子依山而建,其实更像一个山洞,空间很小,坐三个人已经很挤,但在床头显要位置放着一本厚厚的藏文经书。他拿出一瓶水,要我用舌头添几下再洒在额头上,我猜想是为我祈求平安吧。

我走出喇嘛的家,发现刚才我背土豆的那两个女修行者还在路边等着我,她们要我去她们的家。之后,我就一直跟着她们走,路途所遇的景点她们也会停下来为我讲解,很是热情。

行洞探秘 晒太阳也是重要娱乐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终于来到她们居住的地方,三个女孩住在一起。在那个昏暗而简陋的修行洞中,四壁几乎全部是与佛教有关的东西,有佛像、酥油灯、经书、转经筒等,而其他生活用品也相当简单。

在青朴修行的人生活是清苦的,有些依赖家里的人供养,有些却只能靠一些瞻仰圣迹的信众布施一些零钱而得以糊口。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就能住着石头磊砌的小房子;条件差的只能是用铁皮或者帆布搭起一个小房子,房子里往往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再有困难的只能住在一些连门都没有的四五平方米的小石洞里,除了日月和佛祖照亮他们的心灵,也就只能靠蜡烛伴随他们渡过无数个寂静的夜晚。

念经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而走出洞口晒太阳也就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娱乐。当然,有条件交流的邻里总会在平静祥和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快乐,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也时常会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串门,找几个修行者或聊天,或辩经。偶尔遇到活跃的,见有游客,也会主动上去攀谈几句,甚至天南海北,给你讲讲他修行的经历,比如七岁在甘肃出家,然后几年在康定,然后到拉萨几年,然后再到青朴已经有几年。如果你询问他们在青朴会修行多少年,下一站会是哪里,他们总是会告诉你:也许,一辈子。衣着简朴,清茶淡食,就少许糌粑与山泉度日,过这与世隔绝的修行日子。

三位修行的小姑娘很热情地给我倒茶,并把洗干净的葡萄拿给我吃。看到她们这么简朴的生活,我真不好意思吃她们的东西,但又不好辜负她们的一番好意,就象征性地吃了一个。她们问我还想吃点什么,打算做饭给我吃时,我婉言谢绝后继续上行。在山腰平缓开阔处,这里有莲花生的石像,据说天然形成的大师修行遗迹在青朴遍布,还有许许多多的石雕像,造型古朴典雅,传说这些雕像都是从石头上自然显现,天然形成。

周围到处是破旧的修行洞,由于修行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修行的人在外面随便盖起了小房屋,修行洞变成了修行屋。我又去了几处附近的修行屋,同样简单而神秘。一不小心攀上悬崖,经幡叠叠,迎风猎猎,这里是观光青朴的极好之处,整个雅江就横在眼前,一览无余,风光秀美,享受着登高征服者心旷神怡的乐趣。

青朴到处都是友善的,动物也耳濡目染,狭路相逢的小山羊,也许也是修行的生灵,乖巧地望着你,不由得想亲近,揽在怀里,水汪汪的眼睛仿佛在对你诉说着什么。

隐蔽的圣地 双修洞藏着浪漫传奇

在青朴,除了看到西藏本地的信众外,很多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族信众也会慕名而来到此出家修行。他们中既有六七十岁行走艰难的长者,也有十五六岁含苞待放的少女,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这并不会对他们颂读经文形成障碍,那颗虔诚向佛的心强烈地追逐着人生的真谛,修行的清苦,在他们心中早已成为一种历炼,也不能称其为苦。

于修行者来说,修行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而修行地也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他们的一生或将伴随着山间草木的岁岁枯荣,直至油尽灯枯,万象俱灭。像莲花生大师一样在此苦修、冥思、闭关、而后出关,能弘扬佛法名垂青史者毕竟少数。当然也有青年才俊,到此感悟大师当年幻象,而小有所成。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不是出世的终点,而是冥想静思的安详地,是与大师在冥想中会晤亲聆教诲的地方,是在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变化莫测中参透玄机的地方。传说在青朴,念一遍六字箴言,胜过别处念百遍,在别处修行一年,功德不及在青朴修行一天。

沿着山路蜿蜒而下,走进一座寺院,是座尼姑院,属于必经之路。这里竟然藏着一段浪漫传奇的故事。这座叫“文则拉康”的寺庙是由喇嘛丹增和尼姑德钦主持的。

丹增原来是一位医生,德钦曾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他们本来自青海两个不同的家庭,双双离家,又双双出家,四处流浪,甚至到过印度,最终选择了青朴作为终点。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是栖身在洞穴里面修行的,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苦心经营,终于建造了现在这所寺庙,在青朴一直都有双修洞的传说。

一位年长的尼姑正在洗晒衣物,看见我们便热情地道一声“扎西德勒”,她微笑着回应我们,许多尼泊尔进口来的酥油和被擦得发亮的酥油灯静静地躺在那里,右面是简朴的大厨房。庙里的主奉还是莲花生大师,里面黑黑的石洞是大师修行到老的古老修行洞。

青朴,一个充满想象和幻想的神奇之地,历史上寂护、莲花生等众多高僧活佛曾在此修行,无数的朝佛者也到此寻找顿悟,无数的旅游者在这里探寻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我想,无论他们是以哪种形式来到青朴,离开之后,他们必然与原来的那个自己不所不同,我也如此。

TIPS:

线路:第一天先到桑耶寺,住下后参观寺庙,也可以去寺外走走,比如爬上贡布日神山去拍摄桑耶寺的全景。第二天搭乘青朴的卡车抵达青朴修行地,游览修行圣地,下午徒步返回桑耶寺,或者当晚在青朴山上留宿,第三天徒步返回。另外,最好能在去青朴前了解一些有关青朴的风土人情,不然面对满山的圣迹你可能会茫然不知其详。

行:桑耶寺每天早上五、六点钟都有东风大卡车搭载朝山的老乡去青朴,来回¥20元/人。平时则间或有车去青朴,主要看人多不多了。如果包车来回的话,一般在¥200~300元上下。

住:在山腰的佛堂旁边修建了一个可以提供简单住宿的小招待所。还可以在山上自己搭帐篷住。招待所旁边一间房就是一个小卖部,你可以在那儿买些罐头、饼干、方便面一类的食物。招待所里面还有一个小厨房,可以提供开水。


玩转西藏


身为一个对知识怀有严谨态度的学子,如果我以下回答有任何一个错别字,可直接指出来,或者私聊我,我给你发20元红包。


朋友去过一次西藏山南青朴,给我交流过经验,我和大家说说吧。


西藏山南青朴,位于西藏桑耶镇,在东北方15里的纳瑞山腰哦,海拔在4300米左右,不过道路险恶艰难,所以去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啦。


在当地,当地人一般都是徒步朝拜,这样才显得虔诚。



不过有例外的,比如那些有钱的游客忙,他们比较任性,租用越野吉普去这里。不过很多中外游人都是租用大卡车奔向那神秘的修行圣地,这样显得有有趣。




那里很宁静,你们可以去玩玩咯,很美的地方啦。


大家好,我是“修小养”,一个爱生活一切模样的小奇葩,够犀利!够铁!欢迎关注我哦!

点赞点赞,顺手点个赞啦,就像你顺手玩手机、看信息一样简单。(码字很辛苦,答疑解惑也很辛苦,点赞啦)


修小养


青朴修行地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北岸,来这里游览的人并不多。

桑耶寺虽被视为西藏第一座佛教寺庙,但寺院后山的青朴修行地才是藏传佛教真正的原点。在藏民心中,来到桑耶寺而没到青朴,就等于没来转经,所以一般来桑耶寺后都会去青朴修行地。

如果用“豪情万丈”来形容阿里地区,用“金山碧水”来形容林芝地区,用“大气磅礴”来形容318国道沿线,那么,“心灵栖息地”、“寂寞的空间”则属山南和青朴修行地独有。

“青”是指当时这里的青氏家族,“朴”则是山沟上部的意思。青朴所在的山沟呈n字形,正南面是逐渐开阔的峡谷,正对着水域辽阔的雅鲁藏布江,另三面环山,两侧的大山像两只巨手将青朴紧紧环抱。

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隐修地,寂护大师、莲花生大师、藏王赤松德赞和白若杂那等吐番时期的著名历史名人和高僧活佛都曾在这里修行过,并在此处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圣迹,据说至今还有许多经卷埋在大山深处,在等待着有缘之人的发现和挖掘。

凡夫俗子也都将这里当成修身悟法的圣地。一座座大山深处开凿出一个个狭窄的修行洞,而这昏暗简陋的修行洞里的“装饰品”皆与佛教有关,有酥油灯、佛像、经书、转经筒等等,生活用品则极为简陋。修行者衣着简朴,清茶淡饭,过着与世隔绝苦行僧的修行日子。修行时间短则按月计,长则几十年。

从桑耶寺到青朴修行地有17公里,车程大概半小时。车子只能停在海拔4000米的停车场,停车场是修行者交易生活用品的所在地。在这里,任何一样东西都是靠人工一点一点背上山。

徒步起点是穿过山腰的佛堂,一路经幡飘扬,时不时的需要低下头来,甚至弯腰俯行。这种逐渐上升的狭窄山路,在青朴算是“高速公路”了。

狭窄的山路随着海拔的逐渐上升越来越难行,时而低头俯行,时而四肢并爬。据传,这里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处神泉。再爬上百米就是拉康寺院。这是座尼姑院,庙里主奉莲花生,里面有个黑黑的石洞,是当年莲花生大师修行到老的古老修行洞。

这个寺院是一般香客和游客来的最高处了。我进寺庙参拜,一位慈善的觉姆叫住我,她手里握着一颗糖,指划着要我收下,我没明白她说什么,但我还是非常虔诚地双手接过,边倒退着出去边谢着她。

这个寺庙是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地方,房间有一个地洞,就是传说中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地了。

站在寺庙前,前方就是开阔的峡谷和雅鲁藏布江。这里海拔4350米。从山腰的停车场徒步到这里一般是普通人的极限了,大概需要徒步一个半小时多,海拔上升两三百米,还有一小段山路才能上到山顶。

漫山遍野狭窄简陋的修行洞,修行洞里倾心修行的喇嘛和觉姆,他们在最简陋的环境,以最简单的生活寻求人生的真谛。青朴,是寂寞的另一个空间。

TIPS:1、桑耶寺有往返青朴的班车,20元/人,单程约40分钟,一般上午10:30出发,下午16:30返回。另外,泽当客运站(月光饭店旁)有开往桑耶寺的客车,25元/人,车程1个多小时。2、山腰佛堂旁修了一个小招待所,可提供住宿,床位少。招待所旁有一个小卖部,还有一个简易厨房,可提供开水。山上没有餐厅及住宿。3、免门票。4、从半山徒步青朴一圈需五六小时。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

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