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吹过一个天大的牛皮,世人奉为经典,实际上完全没那么复杂

公元前225年,李信伐楚战败,秦王嬴政大怒。

在伐楚之前,嬴政问过李信和王翦二人,灭楚要用多少兵力?

李信说:二十万人就够了!

王翦说:至少六十万人。

但是李信最终败了,嬴政不得已,只能去找王翦。

当时王翦已经告病在家了,嬴政亲自去探望他,说:我很后悔没有听你的话,李信果然战败了,难道你就忍心抛弃我吗?

王翦坚持说自己有病,不能当大将。

嬴政就跟他打哈哈:行了行了,你别推辞了,就这么定了!

王翦说:要是一定要用我的话,那就必须要六十万人。

嬴政说好。

于是王翦率领秦军六十万伐楚。嬴政亲自给他送行,一直送到灞上。

王翦趁机说:请大王你赏赐一些田地宅子给我!

嬴政说:你只管去打仗吧,还怕会穷吗?

王翦说:我们这些将领就算功劳再大也不能封侯,所以,趁着大王还喜欢我的时候,要些赏赐,也就是为子孙们打算而已。

嬴政哈哈大笑,答应了他。

等到王翦的大军到达武关的时候,又派了五个人回去,向嬴政请求赏赐。

王翦身边的人都说:你这样不断讨要赏赐,是不是太过分了?

王翦说:你不懂,大王性格很多疑,这次把全国的兵力都交到了我手里,他是不放心的。我请求赏赐只不过是告诉他,我只想跟子孙共享天伦,没什么异心。

王翦的心机可谓敏锐。

公元前224年,王翦按照上次李信的进军路线,到达平舆后,就安营扎寨,不走了。

楚国方面将倾国的兵力都交给项燕,他们有理由相信,项燕能打败李信,就同样可以打败王翦。

项燕作为一个名将,他的头脑是非常冷静的。李信伐楚的时候,项燕采用的是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战术。

这个战术是非常正确的。

楚国当时的国都是寿春,周围都是平原地带,这种地形无险可守,必须要以歼灭敌军的有生兵力为首要任务。

所以,在这样的地形作战,大体有两种有效的战术。

第一,迂回包抄,夹击敌军。

第二,诱敌深入,以逸待劳。

正巧,秦伐楚的两次战争中,李信、王翦、项燕三位统率所采用的战术完全都是围绕着这两点而进行的。

首先说李信。李信伐楚的时候采用的是包抄战术,他准备和蒙恬各率一军,包抄楚军。但是没有成功。

因为项燕的战术是诱敌深入、以逸待劳。他根本就没有主动前进,项燕将主力隐藏在后面,派出去的都是很少量的兵力,李信打了几个非常小的胜仗,以为楚军不堪一击,就冒险深入了。所以,最终项燕的战术成功了。

这一次,为了应对王翦伐楚,项燕还是决定采用相同的战术——诱敌深入、以逸待劳。

但是,非常凑巧的是,秦军主将王翦采取了同样的战术。他到达平舆之后,就命令安营扎寨,坚守不战。

秦楚两军就这样相持了好几个月,小的摩擦天天有,大的交战一个无。

这时候,需要比拼的就是双方的耐力了。秦王嬴政方面,在李信战败后他已经别无选择,而且王翦在出征之初索取财产自证无异心,基本得到了秦王的信任,所以,嬴政对他是有足够耐心的。

但楚王负刍则不同。看到一连几个月不打,他觉得项燕胆小,下令进攻,催了好几次。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太多次,将与相,或者将领与君王、地方与中央,如果不能保持足够的信任和配合,就会出问题。长平之战的廉颇,五国伐齐的乐毅等等,都遇到了这种来自后方的打击。

这种打击是致命的。项燕迫不得已,只能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对秦军发动进攻。

这一改变,秦楚之间的平衡就逐渐向秦军方面倾斜了。

前面我们说了,最有效的战术是两个,一个是诱敌,一个是包抄。现在大王不允许项燕诱敌,怎么办?当然是包抄。

但是王翦在这里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他非要带六十万的兵马。他在自己的侧后方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几乎全线都有防卫。

这一部署,断绝了楚军实行包抄战术的可能性。

项燕几乎除了硬打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

王翦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他的营垒是攻不破的。

此时的王翦非常悠闲,成竹在胸。他每天都沐浴泡澡,改善饮食,让士兵们充分休息,养足精神。

很明显,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过了一段时间,王翦问士兵们现在都休息地怎么样了?

下面人回报:士兵们在比赛投石头,已经超过了规定的距离。

王翦认为士兵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强,是时候反攻了。

此时,项燕因为屡攻不破,又无法野战,只能撤退。

王翦发起追击。楚军到了涡河后,被河水挡住,一时难以渡河,被王翦追上。

两军一交战,楚军阵型混乱,大败。项燕被杀,楚军溃散。

楚国的正规军就这样战败了,楚国的防线宣告瓦解。

公元前223年,王翦命令将军蒙武平定淮北,自己亲自率主力拿下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楚国灭亡。

我在之前的李信伐楚之战中对于王翦有过评价,实际上李信所说的兵力二十万应该是足够的,但是对于王翦的战术要求将会提高。如果王翦想要轻松击败楚军,那么三十万、四十万的兵力也已经顶天。六十万的数目实在太多了。而且这一点还触动了嬴政的疑心,秦王没有采纳,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设想一下,如果嬴政坚持要让王翦出征,而且只给二十到四十万的兵力,王翦也应该会胜。项燕在政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早已埋下了必败的因素。

《中国古代战争100场》系列之王翦灭楚之战

刘弘文为您全面解读中国古代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