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大事,非学会英语不可!”看李嘉诚如何学英语!

李嘉诚一家人来到香港后,已过不惑之年的父亲李云经,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一切都和内地不同,拜金主义盛行,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没有人向他请教古典经籍上的问题,也没有人夸奖儿子李嘉诚在学习上的出众禀赋。

不过,尽管与香港的商业文化格格不入,但事已至此,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李云经也只有努力使自己与环境融合。

另一方面,面对香港的现实环境,李云经教育观念也大有变化,他不再以儒家文化来教育李嘉诚,而是要求嘉诚“学做香港人”。如何学做香港人?最先需要完成的是这两点:一是学会粤语,二要攻克英语。在香港,大众语言是粤语。粤语和潮汕话虽然同属闽南方言,有相似之处,但相差还是很大的。在香港不懂粤语,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此外,因为香港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其官方语言英语于是也成为了香港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特别是在上流社会,英语更是通用语言。望子成龙的李云经经常告诫李嘉诚说:“在香港,想做大事,非学会英语不可。”

李嘉诚小时候就懂事,年级稍长,已体验过人间冷暖,比起一般的同龄人,心智要成熟许多,对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心中十分明白。李嘉诚先是将学粤语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并拜表妹表弟为师,勤练不辍,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利标准的粤语。

粤语虽然难学,但毕竟还是中国话,真学起来不是特别难,再加上李嘉诚天资聪颖,很快学会也算正常。可要迅速攻克英语关,就不是易事了,李嘉诚是如何做到的呢?

李嘉诚先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攻克英语难关。且不说事关个人的前途,就凭父母苦心培养自己的付出,他也必须以坚定的意志苦读上进来报答。很多年后,每当李嘉诚回忆起父亲生病也不求医,而是省下药钱供自己读书,母亲缝补浆洗,含辛茹苦维持一家生计时,总是神色黯然,并产生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伤痛之情。由此亦可见,父母的心血付出在学习上对李嘉诚有多么大的推动力。

在下定决心后,李嘉诚开始努力学起英语,并很快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学、放学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背单词;夜深人静时,他怕影响家人休息,便独自跑到户外的路灯下继续苦读英语;每天早上,天色未亮,他就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苦练英语会话能力;即使后来因为父亲过早病故,不得不辍学到茶楼、到中南钟表公司当学徒时,在每天十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他也从不间断学习英语。不仅如此,在工作时,他怕遭到茶客的耻笑和老板的训斥,也常常利用短暂的空闲,靠着墙角,迅速拿出已经写好的纸片,来抽空学习英语。

因为从小好学,天资聪颖,最重要的是刻苦努力,决心坚定,在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李嘉诚就攻克了英语难关,能够较熟练运用英语书写与会话。

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是极大的,出生于潮汕的李嘉诚,尽管饱受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但潮人永不服输、勇于开拓的精神不能说对他没有影响。在和父母来到香港这个陌生的环境后,经历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李嘉诚虽然有过短暂的茫然无措,但他能强迫自己尽快适应环境,这无疑是其不甘于平庸、永不服输的坚强个性使然。